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探究

时间:2022-10-15 05:30:07

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探究

摘 要: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质量要求是不断提高的,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城市景观设计水平,让城市呈现出新的发展风貌。城市公共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构成,成为目前研究者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的相关问题,希望对今后城市景观设计具有一定帮助作用,进而促进现代城市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景观设计

1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1.1 基本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广义上指的是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绿地、广场等,主要面向公众开放并举行各种活动。其特有的公共性决定了与市民生活的密切联系,是人们生活、游憩以及人与人交流的主要场所。城市公共空间在本质上属于城市设计的范畴,是“城市”和“公共空间”相结合的产物。凯文・林奇把城市公共空间分为郊区公园、市内公园、广场、线性公园、运动场和球场、荒地和儿童游乐园等六种类型,这些空间参与到城市形象的塑造,并为市民提供许多建筑所不能提供的服务。城市公共空间由基面要素(或称底界面要素)、围护面要素(或称侧界面要素)和设施小品要素(包括公共艺术)构成,三种空间构成要素在不同的空间类型有不同的体现方式,共同创造一个展示城市的精神与形象,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的特色空间环境。

1.2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包含的范围广泛,类型众多,本文所研究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主要是指城市广场、城市公园、街道空间以及滨水区。

(1)城市广场。广场是空间领域中因为有了民众的广泛参与而具备了社会属性的人造空间。最初的广场发源于古欧洲中叶,是市民公共性的重要表现形式。由街道、绿地、建筑物构成的广场在欧洲城市中地位独特,是普通市民举行集会、游行、演讲、娱乐的主要场所,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通常对城市广场所形成的共识在于:通过硬质铺装和相关构筑物限定的的空间;主要构筑要素包括:植物、道路、绿地、山水和铺装,并禁止交通工具内部行驶,划定停车区域;承载着休息、娱乐、静坐、观察周边人群的作用,可为参与者提供餐饮、卫生、娱乐、购物等乐趣,是一处自成体系的公共空间领域。从上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多种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城市广场具有严格的边界和清晰的节点,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在这里应该看到的是现代化城市中富有魅力的生活百态。因此,城市广场本身应该具有吸引大众的独特魅力,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它拥有宜人的尺度,对季风、阳光、水循环等小气候的参考以及围合的空间界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等。

(2)城市公园。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的一种表现方式,是设计师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并使空间、绿地、铺装和山水等要素所创造的生态性、经济性、人文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修建城市公园主要是出于长期居住城市的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要,又被称为城市的“绿洲”,其服务的对象是普通民众,更好地促进市民之间的相互交流。目前都市中的城市公园同样具备美化城市生活、舒缓市民压力、生态和教化的各种传统职能。同时,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城市居民价值观的转变也使今天的城市公园承担了比过去更复杂、更多元化的城市功能。

(3)街道空间。街道空间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形成的基本骨架,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要素之一。从功能层面,城市街道是连接各个区域之间的纽带,是城市机动通得以实现的物质载体;从美化环境层面,现代城市街道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城市绿廊”,是构建城市景观的重要要素,是城市外部形态的表现之一;从社会层面,街道是城市各种活动展开的舞台,是体现城市精神的重要场所。街道是从城市区域系统中划分出来的带状空间形态,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的空间形态和交通结构相比具有更丰富的方向性、动态性。同时,街道具有更多的人文气息,除了具有改进交通、美化环境的功能以外还具备典型的经济性和商业性等特征。

(4)城市滨水区。城市滨水区在地理上是指天然的湖泊、海洋等与城市建筑相邻的空间区域,是市民与自然接近的纽带。城市滨水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自然性和人工性结合的特点,由陆域、水域和两者交接的水际线组成,是城市记忆与历史的载体,是城市魅力最显著的体现。目前的城市滨水区多数在满足人身安全的基本前提下,综合运用生态学、美学的基本原理以逐渐恢复城市水体的生态修复功能。城市滨水区应当能够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持续、亲水的自然环境,同时还要深入发掘城市文化和滨水文化,打造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滨水区,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建造充分体现本地区文化的城市滨水区工程,关乎生态民生,一定要慎重处理。城市滨水区的建成涉及规划、景观设计、水利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要关注滨水区各个功能区的合理配置和交通的便利性。城市水体是城市生存的依靠,同时也是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在当今社会中,建设滨水文化氛围,唤醒广大市民热忱的保护自然水体和传统景观文化的意识,对塑造有魅力的城市风貌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采取将滨水区的开发和土地开发有机结合的方式,这也是提高国土面积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1.3 城市公共空间的效能

优化城市化中公共空间的建设,能在汇聚人心的基础上,为城市居民创建出更好的生活环境,在逐步增进城市公民爱护环境公共意识的同时,促进整体城市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相反,倘若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没有建设出高品质的城市公共设施,没有完善的公共配置,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市供需要求,从而导致社会政局的动荡,引发违法案件的发生。就实际情况而言,人们不难见到很多风景秀丽的公共场所都被政要机关或者是高级会场所所代替,使其成为平凡百姓触手不及的宏伟建筑,而常见的旅游胜地也被征用成为特殊的城市用地。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城市空间意识的不断增强,部分特殊用地已逐渐回归本真,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城市公共空间。

2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分析

2.1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含义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内容宽广的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综合应用学科。这一学科从诞生、壮大到成熟,其研究和设计的对象和范畴也不断变换,包涵越来越广,从屋后小花园一直到整个地球圈。目前,景观设计师在我们周围生活中随处都有贡献。该专业的学者和大师的作品经常在规划项目中得到体现,包括新城镇、区域自然系统、城市公共空间、滨水区、写字楼环境、城市广场、公园和绿色通道等。由此可见,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已是提高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美化手段。结合所指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也就是由城市公共空间所提供的供人们欣赏的景物,所强调的就是所有公共空间构成物的整体效果给人们的感观享受。它包括城市公共空间里的花草树木、地面铺装、景观小品、建筑雕塑、地形起伏等等。根据景观的本质属性,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由本土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构成单位有平原、山地、丘陵。沟谷、河流和湖泊等组成,自然景观是地域性的综合表现。现代城市的人文景观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城市功能区、城市街道、城市广场等。人文景观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产生,因此具有人文性、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和实用性等许多特点。根据景观的柔和度,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软质的,如树木、花草、水体、音乐、阳光;另一类是硬质的,如地面铺装、墙体、栏杆、雕塑小品。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存在的;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材料的。

2.2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对城市的现实意义

(1)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是城市特色的体现。纵览古今中外,城市塑造的公共空间景观是城市特色和魅力的体现,展示城市的公共空间。比如,布拉格、福罗伦萨、锡耶纳等欧洲中世纪的古老广场和街道描绘出的城市的历史形态,展现出欧洲中叶名城独具特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水城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也是著名的地标,显示着城市的古老魅力。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黄浦外滩扮演着城市的形象,储存着太多的城市的无限魅力,包容着人们的城市生活。由此可见,无论是古代漫长的传统生活还是当代高速的现代生活,城市的公共空间永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所在,景观营造是城市空间的重点表现。

(2)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是市民生活的重要环境。城市中的生活空间需要景观来装点,这是每一个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和基本单元。借助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能够很清楚地意识到,即使在一个普通的城市中生活,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们使用城市公共空间的时候,每个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各不相同,但都想找到一个符合人体机能的舒适的自然环境,作为普通人类的喜怒哀乐和穿衣住食,这些都需要一个相应的空间环境来满足人类的不同要求,即建立满足当代的配套的生活环境空间。在安全问题得到很好解决的同时,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依存,容纳着不同人群的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的共同作用反过来又使得城市和居民的公共空间景观变得赋予生气和魅力。城市空间环境的自由度越高,安全度越好,人们的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机会和行为就会越受欢迎,在以后的城市建造和改善中,就会更加注重景观的大众感受,以便产生更和谐和安全的生活氛围。在满足市民归属感的精神层面上,景观的营造可以通过借鉴凯文・林奇城市印象五要素来诠释和解读,建立点线面结合的空间复合层次,解决人们的定位需要和生活归宿感。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主体市民来说,公共空间景观的使用和感受需要在精神层面上加以突出。价值突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除了在硬件上加以变现,更多的是要满足市民精神层面的渴望,通过利用各种资源和凝结设计者的智慧来塑造形象,影响城市的表达和人们的感受。

2.3 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现状

众所周知,城市是市区群众生活聚集的区域,而现代城市社会中趋于多元化发展的状况,会从多个层面上去影响到当前城市公共景观形象艺术风格的形成。例如当前城市的建筑,当前城市的色彩、雕塑、服务设施等等,可以说城市公共景观形象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不只是可以体现出现代城市独有的文化特征,并且也能够去促进了新时期我国城市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如今城市公共景观的形象成为了城市形式的载体,也能够成为现代城市价值的重要构成。一般人们去一个地方旅行,是为了欣赏这个地区所独有的文化景观,也从而去了解不同地区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实现了拓展视野的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依旧难于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例如许多城市公共景观的设计缺乏科学性的规划,一味地想要提高自己城市的名誉与品位,就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设自己的“面子工程”。我们所要建设的城市景观艺术是给予群众一种感悟艺术的事业空间与没有限制交流的文化艺术场所,是不能够将公共性与艺术性混合在一起的,这两者需要有各自的侧重点。我们在给予其审美价值同时,需要去努力展现出自身具有的公共艺术内涵,使得两者能够在当前公共艺术领域中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3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我们说城市景观设计对于一个城市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不能忽略的是,在实际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在下文中简要论述:

(1)城市景观失去原有特色。随着现代城市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传统景观与文化遗产频繁遭受破坏的现象。部分城市为了扩大路面,砍伐了道路两旁的古树。一些传统民宅都被铲平,取代的是毫无生机的高层楼房。诸多传统景观、名胜古迹是一个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族文化积淀的客观反映,对于城市历史发展、文化风俗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传统景观、风景名胜也是一个城市地区的特点体现形式,但是当前众多城市的公共景观因为盲目地建设而显得十分平庸、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2)城市景观设计时忽略了软质景观的设计。诸多城市公共景观的绿化设计过程中,会将设计的重点放到构成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中,通常会忽略了绿地、林荫这些相对软质的景观设计,让一些绿地草皮、花卉成为了整个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附属地位,因此需要我们后期设计中注意。

(3)城市景观设计相对奢侈。我们说城市公共景观提高档次的基础就是功能的合理性,但目前所谓的档次被人们理解成为是磅礴的气势或者考究的用材。很多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广场化”、“园林宫廷化”、“绿地观赏化”等现象,一些人们片面地认为,必须要建设具有标志性的设计,才能够提高整座城市的气势与档次。

3.2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对策分析

(1)城市景观设计要与自身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我们说在实际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务必要与城市自身文化历史紧密结合,一方面要突出城市具有的现代化特征,另一方面也要去充分展现出来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将城市原有的古建筑群体等文化景观渗透进去,在设计景观的时候,要与城市古建筑群协调,这样就不显得突兀,也有种和谐美感。如果两者难以紧密结合,那么就可以选择分区设计的形式,可以将城市布局成为了古城区与新城区,就保证了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景观的和谐,也不会去打破原有的城市设计原则。

(2)城市景观设计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我们说每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与营养级。而秋天落败的枯叶就是春天生命生长的养分,如果一味地去清除了公园的落叶,那么就等于切断了自然环境中闭合的循环系统。我们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过程中,要使其废物变成营养,例如借助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生态设计思路。

(3)城市景观设计要加强生态绿地建设。我们说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绿化是难以忽略的一个环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地保留城市绿地原有的自然特征,在城市河岸边的一些带状的公园都要尽量去保留,构建起城市的绿色通过,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完整。另外,我们在城市景观绿色设计过程中,可以去推广屋顶的绿化设计,去对城市环境进行调节与改善。

4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素及方法分析

4.1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要素

(1)功能区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根据城市历史、城市规划或政策规定的影响,可分为行政活动区、经贸商业区、文化休闲区、科教区、工业区、居住区、交通枢纽以及一些传统活动区域。它们不仅满足城市中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也同时体现了城市为居民更好服务的功能。

(2)景观体系。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体系是一个综合系统,它主要包括城市轮廓线系统、廊道空间系统、板块空间系统(如公园等)、观光路线、视线走廊、眺望系统以及城市建筑景观系统等。他们是城市视觉品质的主要表现特征,为城市空间生活提供美学服务和城市旅游体系。

(3)重要节点。街道、广场、雕塑、标志物、交叉结点及公共设施等,为城市重要标志或重要节点,他们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生态效益。公共城市绿地、城市公园、广场、河流、片林及道路等这些本土景观为城市提供水分涵养、吸尘降温等生态服务,同时也有生态隔离和减震避灾的作用,为城市提供了景观与生态的共融和多样化。

4.2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要求

(1)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城市景观环境作为城市外部空间设计,最重要的是应与城市周边的建筑、空间、色彩和环境等相协调,从大局着眼,整体组织景观体系,人与环境关系;在高度统一的规划设计建造出更加符合人性的景观环境。

(2)景观设计的可持性。从城市宏观上,景观设计要使整个城市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景观场所除了在城市为人们提供户外休闲、健身、娱乐等活动场地外,它还要提供协调城市内外发展、土地的有效利用、城市避震减灾、城市美化、减少污染等多方面的功能,保障一个城市及城市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可持性发展中,景观也是具有生命周期的。现代的景观表现越来越注重其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在空间上的扩充性,景观展现能随着时空的变换而变换,能在空间和场地上展现出弹性。所以,经典的景观艺术必定经得起时间的锤炼,兼容自然、人性与传统。

(3)景观设计的地域性。各异的地域特色和礼仪风俗等诸多因素造就的文化风格,同时在政治经济和人文发展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形成了千变万化的文化风格和设计符号。因此,在对当下城市景观的综合规划和整体设计的时候一定不能抛弃传统的地域文化,不能忽视文化资源在城市特色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4)景观设计的宜人性。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满足当代景观的使用功能下,能够更加深入探讨人类真正的本性和需求。细节上,设计者应体验宜人的比例,作品应表现对人们心灵感受的重视。每一个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它形成的氛围,都影响这人们的交流情感。宜人的尺度空间能更好地营造场所精神,小的尺度空间能表现出城市活力的最佳媒介。公共空间景观在整个城市开放系统的功能定位,要参照城市,根据不同的尺度规划,从宏观、中观、微观进行规划设计,构成丰富的、适宜的、合理的空间结构

4.3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4.3.1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建设

①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可以用来休息和娱乐的时间随之减少,因此在这紧凑的生活节奏中便利的交通设施则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方便的交通设施是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重点内容。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流、车流相对集中的区域,应具体做到让人流与车流分开运作,这也是实现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内容。②公共空间的魅力具体表现在良好的人文景观设计上,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就公用空间中的美好景观切实体现在:公共空间以其独有的宏伟景观,在陶冶人们情操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美的享受,从而创建出美好的人文景观建设。简而言之,优秀的公共空间设计应拥有自身个性的环境设置,从而给人以轻快愉悦之感。③不管是怎样的公共空间设计,环境都应是干净整齐的,人们身处于这类空间环境中,能感受到轻松愉悦。具体而言,维系公共空间内的环境卫生,不只是清洁人员的责任,而应是整体社会成员的责任,需要每位城市居民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事实上,在我国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由于工作人员没有切实落实城市环境管理以及维护工作,从而使得公共空间的环境建设退化严重。对此,建设人员应积极加强环境管理,健全环境意识,促进空间建设的有序发展。

4.3.2 城市公共空间设施建设

①在公共空间中,人们活动时间以及行为机制都是不稳定的,然而它却是一个人流量相当集中的地理区域,其间的设施都是可为人们活动提供便利的基础设备,因此,不管是商品经营者还是商品消费者,建立健全的基础设施配置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②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配置相应的休息设施非常重要,是为人们提供短暂休息点的必要设施。在前期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中,都会在指定区域内设置相应的休息设备,在环境优美的地区安装长椅、板凳等。同时将其长椅、板凳的配置融入整体景观建设中,使其成为一体化景观建设中的一部分。③有人说,城市公用空间建设即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家居建设”,而如何使这一城市家居建设更科学、更富有人性化,相关建设人员可以具体参照国外先进建设案例。例如:公共空间中的健身器材设计,应切实符合普通大众的生活需求;公园中摆放的长椅,最好选用没有棱角的板凳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小孩、老人因为磕碰受到伤害;景观池塘的设计,应尽量将水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有效规避小孩因为玩水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4.3.3 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氛围建设

①在公共空间文化发展潮流中,通过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具有艺术美感的空间领域。因此,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工程人员应深入发掘具有城市文化内涵的理念,结合传统的文化观念,将其作为整体城市形象的浓缩版本。在现代繁忙的城市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放松休息的场所,从而创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城市空间。②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中,重点内容是为人们提供娱乐、休息的场所,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公共区域内的主人,同时在公共空间建筑设计中逐步融入城市风俗建设理念,深入剖析城市中的文化背景,将其灌输到系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展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在此基础上,建设人员应着重创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变无形文化为具体的景观建设,创造出能代表城市面貌的作品,为人们提供能让身心休息的场所,让人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能够拥有一个小憩的场所。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已然成为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公共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构成,但是通常多数景观设计只是局限于解决功能等理性问题,但是忽略了城市景观对于整个城市形象的影响力。为了能够实现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提高整体生活环境,城市公共景观设计成为目前研究者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对此,在进行城市公共建设时,相关人员应切实把握空间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在明晰公共空间建设效能的同时,深入探析城市化建设发展潮流,针对空间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整体上研讨设计模式,从而促进城市空间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景观[D].天津大学,2008.

[2]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重庆大学,2006.

[3]耿美云.城市公共空间特色景观衍续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

[4]李星汐.城市特色文化与城市景观建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

[5]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

[6]郭晋平,周志翔.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6.

[7]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J].城市规划.2003(5).

[8]罗锋,现代广场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延续[J].剑南文学,2011(55)

[9]朱军.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建设[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04).

[10]杨渤.论地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以徐州两汉文化为例[J].作家,2012(08).

作者简介:蔡骞(1969-),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上一篇:探讨莫西沙星在耐药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下一篇:HPLC法检测药品中有关物质残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