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风险

时间:2022-10-15 05:15:50

浅析民办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风险

摘 要:当前,我国民办高校风险意识普遍淡薄,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面临着更多的办学风险,学校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形成或基本流于形式,风险应对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风险意识、治理体制、办学定位、文化理念和师资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民办高校管理中所存在的风险,为降低管理风险提供依据。

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风险

我国民办高校经过长达三十多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壮大,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民办高等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而我国民办高校风险意识普遍淡薄,学校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形成或基本流于形式,为民办高校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患,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者风险意识薄弱

在现实的办学中,许多投资者由于对投资教育本质属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对教育投资回报有非常乐观的态度,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投资的连续性、递增性、收益周期长、投资效果长效性,没有做好连续投资的思想准备和足够的资金储备,结果造成许多投资者甚至不具备资金实力的办学者因盲目投资、盲目跟风,最终或因资金准备不足,或因融资渠道不畅,或因招生不力,致使许多学校处于不上不下的十分尴尬的境地,不得不退出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说,对投资办学特殊性及其风险的认识不足,是导致当前一些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骤增的重要原因,诚如邬大光博士所指出的:“我国今天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遇到的各种困境,几乎都与对投资办学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有关。是对投资办学的风险认识不足,是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2 缺乏规范的治理体制

由于民办高校起步晚,部分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尽合理,出资者、管理者与教职工等权益相关人之间无法建立一套有关运营与权利配置的机制或组织结构。

一方面,董事长作为主要股东的代表,对高等教育规律不甚熟悉,由于自身利益的驱动在经营管理学校活动中可能会偏离正常的教学轨道,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淡化了教育的公益性,出现忽视或压低教育教学的投入。即使一些董事长熟悉高教规律甚至是教育专家,但也会因为股东之间的利益权衡而妥协,出现注重短期忽视长远、注重局部忽视整体、注重规模忽视质量、注重招生就业忽视培养过程的现象。

另一方面,有些学校的确聘请了资深教育专家担任校长,但不赋予学校任何人、财、物处置权,不参与校内教学管理与学术活动,对外仅作为名誉校长身份出现。而所谓的“执行校长”或副校长恰恰就是“影子董事长”,半暗半明地代表董事长左右着学校教学与管理,除了具有财权与物权,更主宰着包括校长在内所有教职员工的聘任与解聘的“生杀大权”。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创校的时间都比较短,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立监督机构对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3 定位不合理

现在相当部分民办高校不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没有把握好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科学定位,学校发展时常呈现无序的状态。由于缺乏科学规划的指导,对到底要“办成什么样的大学”这个问题心中无底。有的学校设置多少专业、设置什么专业、学科建设怎么搞,不做研究,这些民办高校在办学定位中出现与公办高校“趋同化”的趋势,在课程设置上追求其学术性,在教学中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环节,甚至部分民办高校花费大量的办学经费追求重点学科的数量,致使在长期的办学中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的办学定位,只会使民办高校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逐渐丧失了自己最大的优势。在高等教育市场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民办高校只有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准确定位与正确选择发展道路,才能使学校发展如鱼得水,大展身手。反之,则必然陷于困境。

4 文化理念的缺失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在其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积淀的价值理念、制度约束、行为规范和品牌形象的集成,也是一所大学的个性、素质、目标和氛围,体现一所大学对价值观的认识。有一些民办高校由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外聘所占比例偏高,只为应付教学秩序的简单运转。教师不注重科研和教研,无法掌握各专业前沿动态和新知识的更替,仅仅充当了会教书的教书匠,谈不上科研水平与教学效果。由于高校之间学术、教学交流机会少甚至没有,教师业务培训和后续知识更新无从谈起,只能靠吃老本维持现状。学生学风考风受到教风的不良的影响每况愈下,大学生缺乏了应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导致学校的学习氛围缺失。

我国大部分的民办学校办学时间较短,缺少文化积淀,而有部分民办学校的办学更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导致价值理念弱化,这样就会使办学指导思想跑偏,学校的办学特色与科学定位就失去了根本保证。

5 师资建设相对落后

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支撑一所民办高校的脊梁,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更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大部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素质参差不齐、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使得民办高校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从师资队伍结构来看,专兼职并存,兼职居多。从年龄结构上看,民办高校教师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相当比例的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主要以高校的退休教师和近几年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为主,缺乏的是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从学历结构上看,本科居多,硕士生和博士生占少数,近几年也有逐年增多之势;从职称结构上看,职称结构严重畸形,大部分为教授与助教,副教授、讲师职称比例偏低甚至空白。

从师资队伍的稳定程度看,人心不稳,人才流失严重。由于民办高校均采用全员聘任制,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到位,各种社会保障机制不到位,加之教师对学校未来丧失信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临时雇佣心态表现明显。有的民办高校为了使专业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民办高校教学工作,实行有违背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全天“坐班制”,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或项目管理模式来管理、约束教师。甚至还规定专业教师除了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还要担负学生管理、行政事务等工作,整天忙于拼命,无暇顾及备课与教法研究,就更谈不上科研能力的培养。一味加重教师工作负担,教师只能成为简单应付上课的机械。教师也会感觉到学校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就不会安心教学,也谈不上对民办高校的忠诚度,更不会终生热爱民办高等教育,寻机跳槽就成了自然态。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管理的风险主要表现为高层管理的战略规划不够清晰,缺乏长远战略眼光,管理体制不够规范和顺畅,办学定位不够准确,师资力量严重匮乏等。因此,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这些风险因素,通过不断的资源整合和组织运作和当地政府一起,化威胁为发展机遇,实现民办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邬大光.投资办学: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于长福.民办高校声誉风险机理分析与管理机制的构建[A].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

[3]郭伟光、范春树.民办高校风险管理的演进、最新发展与动因[A].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9).

[4]兰福音.民办高校战略风险管理研究[A].湘南学院学报,2013,(2).

上一篇:谢谢同学们了 下一篇:借助准备活动提升体育教学效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