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歌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2-10-15 05:03:11

初中语文诗歌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中国一直都有崇诗风尚,以能赋诗填词为雅。可以说,诗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翻阅全国历年中考、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相当部分地区对作文文体都明确要求“除诗歌外”,诗歌创作被无情的排斥于升学之外。

不过,近几年来我们惊喜地发现,部分地区中、高考已不再排斥诗歌写作,并把诗歌创作作为其他文体之外又一独立文体,终于取得部分区域“合法”地位,中高考作文考试的改革终于为一部分具有特殊才情的学生无疑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这无疑是一种发展趋势,也为我们诗歌写作教学课题研究带来巨大的动力支撑。近年来,笔者从文本拓展、美文引领、情境体验、热点追踪等方面入手,将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诗歌写作与作文教学、理论学习与综合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创设诗歌写作情境,在诗歌写作教学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文本拓展:巧架桥梁,模仿起步

为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并让不同层面学生都能用一定的收获,我们低起点小迈步,为学生架设桥梁,让学生都能尝试一种创作成功的喜悦。

1、在语言形式“鲜明特色”处模仿。初中课文编排中,诗词篇目(尤其是现代新诗)总的来说篇幅偏小,但所选篇目大多文字精美堪称语言典范作品,在其修辞运用、句式表达、结构定式等方面颇具特色,我们可以从模仿起步。

如学习《生命》(七上课文)时,以“生命,是……”仿写几句诗;学习《理想》(七上课文)时),以《理想》为题仿写一首诗;学习《星星变奏曲》(九下课文)时,以“如果…谁不愿意…如果…谁愿意…”或“大自然的…从来不会…”等句式仿写等等,要求适度放低。如果我们一以贯之,并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穿插,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低起步可以克服学生畏惧心理,让学生在不断增多的尝试中使得句子逐渐具有“诗味”。

【示例1】

生命的规则

如果每个角落都充满安宁/谁还需要规则/谁还会痛不欲生/寻找那遥远的安慰/每天/都有一场场悲剧上演/象蜂刺蛰上心头/

谁不愿意/幸福如广博的大海/爱与欢笑在花的世界徜徉/品一杯茗茶/缕缕清香醉/奈何黄土坟头茕茕单影/一年一年/沉重的打击/击碎了一个又个的梦/生命的规则/一把暴烈的双刃剑/阴影不离

以上出自我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文明出行,从我做起”成果展九年级某学生作品,显然是模仿江河《星星变奏曲》,运用“如果……谁还……谁还”的句式,抓住“蜂刺”“大海”“花”“茗茶”“黄土”“坟头”“梦”等意象,并告诫了我们遵守交通规则、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2、在表现手法“匠心独具”处模仿。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托物寓理、借景抒情等,我们可以从这些手法入手,不断模仿,丰富诗歌创作的首发手法。

如学习《金色花》《纸船》(七上课文)时,可以《风筝》(或自拟)为题写一首诗,训练“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父母亲的爱。

【示例2】

风筝

存放一冬的心情/沐着习习的春风和暖暖的艳阳/放飞自己轻扬飘逸的身姿/

把梦紧紧拽在孩子的手中/蓝天有多阔/飞扬的世界就有多大/只有那一条细细的长线/扯不断

怀揣一路的叮咛/吮着浓浓的乳汁和甜甜的甘霖/奔向自己远方陌生的旅程/把爱牢牢拴在亲人的视线里/前方有多长/生活的历练就有多美/只有那一根柔柔的脐带/剪不断

以上出自我校七年级某学生作品,小作者巧妙抓住“风筝”这一物体,不仅抒写个人的理想,更抒发了对母亲的发自内心的挚爱之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示例3】

杨梅之歌

黑色的土地将我孕育/绿色的农肥把我滋养/和风煦日下/我睁开好奇的眼/开始生命的旅程

狂风压弯了我的腰/暴雨淋湿了我的眼/雷电交加中/我在痛苦而难忘的经历中成长

火红的日子/让每一个梦点燃/浓绿的枝叶/再也掩不住我生命的烈焰/尽一生艰苦的积攒/定还世界一个绝世惊艳

以上出自我校“打响旅游名镇,我为家乡添彩”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展八年级某学生作品,作者借杨梅由萌发、成长、成熟的过程似乎在告知人们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拥有“惊艳”的明天。

3、在作品主旨“引起共鸣”处模仿。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之至深处或极富哲理处,记叙文自不待言,说明文中的事理说明、议论文中的人生哲理亦可进行抓点延伸,不断激发学生仿写。

如学习《阿长与》、《老王》、《信客》(八上第二单元)时,布置学生去了解邻居、民工、保安等不同身份的人,开展社会走访活动,并以诗的形式讲述其故事,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示例4】

清洁工

当别人还沉浸于酣梦/你已挥着沉重的扫帚穿梭大街小巷/是你粗糙的双手/让每一个角落洁净/有人嫌弃你肮脏/我要说/谁能有你平凡中的坚守

当天边露出第一缕晨曦/你才拖着疲惫的步履顶着雨雪风霜/是你谦卑的身影/让每一条街道芬芳/有人鄙夷你贫贱/我要说/谁能有你卑微中的高尚

以上出自我校八年级某学生作品,本单元引导了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关注我们生活中更多的“小人物”,小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并抓住“沉重的扫帚”“粗糙的双手”“疲惫的步履”等动作、神态描写,对清洁工艰辛的生活和不为人理解的可叹可悲的境遇有了较为深刻的体验,并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美文引领:由此及彼,学以致用

为弥补课内诗歌作品的不足,我们建议在充分利用“课文是例子”的基础上,再选取更多课外美文(主要是诗词作品),同时结合诗词教学不断授予学生诗歌创作的技巧,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变粗糙的简单模仿到学生自我创作。

1、学习“意象”抓取。有人说,衡量一个诗人对诗歌世界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掘的程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有没有创造出独特的意象,他是否拥有独特的意象群。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写诗只有抓取好意象,才能表达出诗歌的意蕴,情感必须用意象来表达,有情感无意象不能成为诗。

如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九下课文)中“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淤滩上的驳船”、“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等,这些都是从客观世界中抽取出来的独特的象征性事物,饱含作者强烈的情思。写诗歌,不懂得寻找一些饱含情感的意象,而直接把一大堆观念说出来,人家即使知道你的想法,也没有受到你的情感的感染,或者说你的情感没有传达到对方心里,这不是文学,更不是诗歌。

【示例5】

可怕的世界

枪是一个可怕的家伙/一不小心就要掉入陷阱/那是一个无底的黑洞/只留下一具尸体/和一堆堆鲜红的血迹

刀是一个杀人的利器/一下子直插在你的胸前/那是一种眩晕的感觉/让你无法站立/只能趴在地上/没准连呼吸也入不敷出

睡梦里/一发炮弹划破寂静的夜空/一瞬间到处是鲜血/清澈的河水变成红红的血流/一场场历史的悲剧在此上演

以上出自我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容背叛的历史”成果展八年级某学生作品,小作者抓住“枪”“刀”“炮弹”“尸体”“夜空”“河流”等意象来表现了战争的惨烈状况和对生命的呼唤。其实从前几篇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已慢慢具有了用意象来表现主题的意识。

2、学习“意境”营造。意境,就是作者内在情感与外在景物的水融,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的富于诗味的艺术世界。诗歌通过形象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初中生学写诗歌,要使自己的诗歌创作有一定诗味,必须营造一种优美的诗歌意境。

如冰心《繁星》、戴望舒《雨巷》、徐志摩《雪花的快乐》、陈静蓉《山和海》、席慕容《山百合》等等,都是引导学生的经典范例,通过吟读咏诵,指导学生去发现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认真揣读存在于诗人内心世界的另一个纯美的诗人空间。

【示例6】

听雨思

一场淅淅沥沥的细雨/不期而至/倚窗聆听/时而清脆/时而优柔/时而温婉/煞是好听/看远山朦胧/雨丝如帘/悲哀 转念间

忽听雨珠轻笑/跌落满树成百上千珠子/滋润万物/怅何兮/何堪伤

以上出自我校七年级某学生作品,小作者把自己置于了一个天籁声声、情思绵绵的个人小天地,不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诗歌中逐步有了营造意境的朦胧意识。

3、学习“词句”锤炼。语言是诗的表现的最重要因素,诗的用字用词一定是经过反复推敲的,要高度凝炼,用最少的字词表达最深刻的内涵。

古诗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微风燕子斜”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新诗中这种现象也极为普遍,如台湾诗人方明《望月》“干下那一壶家乡的\思念”,蓉子的《晚秋的乡愁》“每回西风走过\ 总踩痛我思乡的弦”等,或巧用动词,或巧用兼类词(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词),或巧用其他词类转化为动词,造成虚实相生的效果。我们要注意把握这一特点,充分利用美文“例子”作业引导学生对诗词语言的锤炼。

【示例7】

血染的天空

只是由于你们的占有欲/枪声、爆炸声、哭喊声,此起彼伏/你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着一场灭绝人性的杀戮/你们究竟带来的是共荣共享/还是灾难浩劫/你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所犯的滔天罪行/已深深烙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你们曾举起沾满鲜血的刺刀/凶狠地划开一个孕妇的肚子/冰冷的刺刀一搅/一个还未成形的死婴/被你高高挑过头顶/你们竟然在这惨绝人寰的一幕/大声笑了起来――看这支那人的孩子

以上出自我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容背叛的历史”成果展九年级某学生作品,我们不难揣读小作者在收集这一系列材料时是怎样悲愤的心情,我们的心都被揪得疼,仿佛万恶的鬼子正把刺刀刺进我们自己的心。“举”“划”“搅”“搅”“挑”“笑”“看”等一系列动词无不让人产生一种如见其人、置身其境的错觉,家国仇恨如一把钢刀插入我们的心,当我读到此诗时牙齿被咬得“咯咯”响。

4、学习“音节”韵律。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美国教育家勃特勒说,“韵脚是诗歌的方向盘,像船只一样,诗歌靠着它航行前进。”不管是古诗,还是新诗,绝大多数都是押韵的,而且有一定的节奏,都力求“易记,易懂,易唱,动听,有韵”。

如戴望舒《雨巷》的流畅、回环的音乐美,素为时人称道,缠绵的雨,悠长的小巷,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组成往复回旋,低吟浅唱的交响。

【示例8】

我家的外来工

我家的外来工/拖着一个破旧的行李包/疲惫的面容/几天的长途跋涉/掩不住他的新奇和喜悦/这一年他才十六岁

我家的外来工/穿着一件蓝色的工作服/欣喜的表情/几年的辛苦打拼/藏不住他的快乐和满足/这一年他刚十八岁

我家的外来工/牵着一个素颜的小女孩/茫然的目光/几代的婚姻风俗/挡不住他的无奈和困惑/这一年他满二十岁

以上出自我校八年级某学生作品,本诗体现了小作者对身边弱势群体的关注,全诗分三节,采用了复沓、排比、对比等手法,把一个外来民工的命运变化通过几个细节勾勒出来,这或许是一个新时代部分落后、闭塞、愚昧地区民工命运的一个缩影,同时在音韵上也形成了回环反复、一咏三叹的效果。

三、情境体验:不愤不启,缘情而发

诗歌是最抒情的文学形式,可以说,诗是诗人笑出来或哭出来的,是笑声的凝结,泪珠的闪光。郭沫若说《女神》之后的他已经不是一个诗人了,因为:“内在的感情消涸了”“产生《女神》时代的那种火上爆发的内在感情没有了”。

故此,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在一些重大活动、文化节日以及一些礼俗活动中去体验,从身边的切身生活中获得创作的素材和情思。同时秀美的山川河流也是激发学生创作冲动的活教材,在美丽的大自然面前,让美去撞击学生敏感的情思,“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示例9】

人类的浩劫

硝烟四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降临/一颗颗炮弹的炸毁声,声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看着那被炸毁的残垣破壁,我分明听见心被撕裂得一阵紧似一阵/响

我们劳动的果实,被冷血的日军给分享/抹抹嘴,扛着日本“膏药旗”,得意的淫笑在回荡/

历史的坟墓啊,从来都是邪恶的葬身之所/若干年后历史掀开这一页,埋葬的跳梁小丑何处藏

以上出自我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容背叛的历史”成果展九年级某学生作品,我们不难揣读小作者在收集这一系列材料时是怎样悲愤的心情,我们的心都被揪得疼,仿佛万恶的鬼子正把刺刀刺进我们自己的心。“举”“划”“搅”“搅”“挑”“笑”“看”等一系列动词无不让人产生一种如见其人、置身其境的错觉,家国仇恨如一把钢刀插入我们的心,当我读到此诗时牙齿被咬得“咯咯”响,诗歌作品达到如此效果让人确实不能小窥孩子们的语言表现力。试想如果我们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是不是就可以收到更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四、热点追踪:关注时代,关注大我

有人说,诗是生命意识和使命意识的和谐。诗歌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富有极强的社会内涵。如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梁平的《默哀:为汶川地震罹难的生命》、叶延滨的《大爱啊,也许只是一滴》、叶浪的《当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等一大批诠释人性、鼓舞人心的优秀诗歌代表作,有力地支援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并在这场抗震救灾战斗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又如今年的3月11日本大地震后,一些在网络或报刊上纷纷发表的诗作,如周晶岐《地球上的蚂蚁―― 日本3.11灾难有感》、姜维彬《在仙台,樱花是颤竦的雪》等。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区域,甚至每一个集体都有自己关注的热点,大至国际争端,小至班级新闻,都可以让我们引入诗歌创作园地。我们发现,把学生至于这种时代的大熔炉,提升学生社会责任和“大我”意识,避免学生限于一种“小我”的个人情感中而不能自拔,无疑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

【示例10】

悼念汶川

泪与水/洗涮不了大地的鲜血/倒坍的废墟已重展笑颜/支离的身躯永远定格在亲人的伤痛记忆/花季的年华再也没有了延续/这是一场悲剧/诗人只能空叹息

一季一季的风/吹绿了又吹黄了一茬一茬的草/亡者长已矣/慈母的泪/早已牵引千千万万的人/十三亿人挥舞双手/在废墟编织了崭新衣装

以上出自我校八年级某班“汶川三周年”纪念活动征文作品,那是一场举国哀悼的日子,我们活着的人不该忘却地下遇难的同胞,尽管我们汶川在灾后重建已取得举世瞩目决定性胜利。小作者通过“泪与水”“鲜血”“倒坍的废墟”“支离的身躯”“花季的年华”“吹绿了又吹黄了一茬一茬的草”等特定意象把对死者的哀悼深切地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文教资料[J].2010(3).

[2]中小学教育[J].2011(3).

[3]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J].2007(4).

[4] 吕进著.对话与重建―中国现代诗学札记[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语文教学通讯[J].2010(12).

[6]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M].2012.

上一篇:凯特·肖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析 下一篇:探究活动课程设计的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