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正当时

时间:2022-10-15 02:03:15

指数基金正当时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这或许就是指数基金投资价值和投资意义的最佳写照。“股神”巴菲特曾说过,不买指数基金是你的错,投资指数基金好处多多,但在之前中国股市的低迷期,指数基金似乎在投资者眼中只是个不值一文的小角色。但随着牛市的来临,指数基金终于吐气扬眉,16只指数基金在2006年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125.87%,其中最高的是银华基金的道琼斯88,其去年一年的净值增长率达到142.89%。

我们不妨认真考证,大胆猜想:指数基金投资正当时,当然最好的佐料是:定期定投。

在股市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市场里,对于普通的投资者,往往是输多赢少。这不是个人的运气或者是自己对市场的技术分析能力问题。因此,股市存在风险,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或风险厌恶者只能驻足不前,宁可将钱存在银行或购买债券。难道就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回答是肯定的,就是投资指数基金。

2002年,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只指数基金:华安180,但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却因为长期熊市的拖累而无法显现,指数基金严重受到质疑。

从被质疑到吐气扬眉

2004年, 随着股指再一次从终点回到起点,指数基金在中国市场上的可投资性受到质疑。这是指数基金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当年基金市场上已有7只指数基金,成立时间较早的基金经历了股市指数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的一个小循环,基金净值“终点回到起点”。2004年10月,7只指数基金自上市以来只有4只净值为正值,3只净值为负值,表现最好的华安180自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3.28%,融通深证100次之,增长率为1.53%。也就是说,指数基金投资者在两年的时间里的收益仅为3.28%,还不如同期银行储蓄的利率高。

短期跑不赢积极投资基金,长期投资更有颗粒无收甚至亏损的危险,指数基金当时在国内确实面临越来越尴尬的境地,甚至有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反思推出指数基金的必要性。这可算是指数基金最黑暗的日子了……

伴随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来临,指数基金终于“咸鱼翻身”,让投资者充分见识到了指数投资的魅力。16只指数基金在2006年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125.87%,其中最高的是银华基金的道琼斯88,其去年一年的净值增长率达到142.89%。更重要的是指数基金领涨所有基金品种。

指数基金以跟踪某一特定指数进行投资,以期获得长期稳定收益的基金,属于被动投资品种。在2006年,被动型指数基金的业绩增长战胜了主动型的股票型基金品种。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开放式指数基金去年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25.87%,而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21.41%,开放式混合型基金中的偏股型基金去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12.48%,平衡型基金去年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08.89%。

现在谁敢再质疑指数基金?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去年跑输指数之后,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其成长空间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管理规模将在2007年继续提升。”有关研究人士认为。

指数基金“复活”

万家基金代总经理张健表示,很多投资者都有“赚了指数亏了钱”的经历,2006年下半年市场分化走势再次验证,想要长时间战胜市场是极其困难的事。在中国宏观经济稳步增长、证券市场长期走牛的情况下,普通投资者不妨选择投资指数增强型基金,这样不仅可以享受市场平均收益水平,同时避免纯指数复制型基金有可能遭遇的个股风险。

继续增持指数型基金,以期获取大盘上涨的稳定收益。因为根据预期,市场还将有大批蓝筹股入市,这批蓝筹股主要集中在金融、铁路、能源、电信等前景较好的行业领域。另外,股指期货推出前景渐趋明朗,作为今年证券市场的重要创新,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使指标股受关注程度大大提升,促进大盘指标股的价值回归,同时期货与股票市场二者之间的互动也会带来指数的超常繁荣,从而为指数基金带来阶段性的“比较性投资机会”。

招商证券的基金研究员妮也同时建议说,基于预期新的蓝筹股大量入市和股指期货的推出,新年初期将会吸引大量新资金积极入市,抢夺市场优质股票,建议增持大盘蓝筹股配置较多、业绩稳健的指数型基金及ETF基金,以获取大盘上涨的稳定收益。

市场人士表示,投资指数基金的一般思路为,如果长期看好A股市场,可密切关注指数型基金的走势,在指数回调的时候买入,尤其是在市场暴跌的时候坚决买入,这样至少可以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更可获得牛市上涨带来的长期收益。

指数基金调仓成本低廉

在市场结构性调整期内,基金面临适度调仓压力。非指数型基金的调仓成本较大。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月份上证指数上涨5%,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16%,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92%,平衡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06%,业绩表现普遍略逊于指数。然而指数型基金多数表现较好,2月平均净值增长率达4.28%。

展望未来,国内股市基本面和低利率环境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各个行业和公司都将全面受益于宏观经济快速增长,蓝筹股长期向上和个股普涨的趋势并不会出现改变。而资产重组长期趋势化将提升市场整体的资产质量以及估值水平,但是由于投资者很难提前获知或准确辨认出资产重组的相关信息,集中投资风险较大,尽可能的分散化投资将使得投资者分享到资产重组带来的投资机会。因此,投资于指数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

结构性调整期

近期股市特征与去年6月份的市场惊人相似,均表现为指数波动加剧、交易量逐级放大和出现无征兆的快速下跌。我们认为这两个时段的市场具有相似的市场特征,即都表现为市场驱动因素发生重大转换,市场进入结构性调整期。

去年6月份之前,国内股市受股改利好因素推动,沪综指一路上攻,成功突破1600点大关。进入6月份后,指数阶段性累计涨幅惊人,估值水平引发市场争议,市场成交量和波动率开始突然放大。随后市场开始筑顶回调,6月7日单日跌幅近6%,6月14日沪综指创出短期历史低点1512.52点。随后受上市公司业绩转暖和优质新股上市利好因素推动,市场掀起一波新的受业绩推动的大行情,一直延续到去年年底。

从当前的市况看,我们认为过去半年引领市场的核心动力开始减速,新的股市驱动力正在积聚。新动力的核心点依然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所不同的是,外延式资产重组引致的业绩增长将逐渐取代内涵式业绩增长,成为股市新的驱动力。

定期定投买指数

在市场结构性调整期内,基金净值波动难免会加大,选时低买高卖理论上好像可以赚取价差收益,事实上细算起来不仅成本高昂,而且风险也很高。显性成本是大家都能看到的申购赎回费,买卖频率的增加无疑会放大这块成本。还有一块儿是大家易忽视的隐性成本,选时择机投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基金重仓股走势,还需要承受市场波动带来的各种情绪波动,考虑机会成本的话,这块儿成本投入不会低于显形成本那块儿。再加上择机错误带来的巨亏风险,选时择机投资在市场结构性调整期内可能会费力不讨好。

相反,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却省心又不费力,每隔固定时间段花固定的资金投资于基金中,由于买入的时间点不一样,买入基金的净值也会不一样,因此,基金净值高时买入,你获得的份额就少,净值低时买入,获得的份额就多,长期下来就有摊平成本的效果。同时,不需要判断市场来进行投资,不需要波段操作,摊平成本降低风险,还能享受复利的效果。

买对基金,赚了指数又赚钱

选择指数基金,最重要的就是选择指数。作为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其标的指数的代表性和成长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金产品的收益。

目前内地历史较长的指数有深证100、道中88、上证180、中标300以及新华A200指数;新生代指数有沪深300、上证50和巨潮100。2005年以来股市的3个上涨阶段表现看,深证100和沪深300表现最为强劲,其次是中标300、巨潮100和MSCI中国A股。此外,还有一些外资机构提供的指数,如道琼斯88指数等。

参考市场挑选指数,指数的孰优孰劣并没有定论。以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ETF为例,前者的成分股数量有180个,其代表性可能会优于后者,但上证50ETF所跟踪的就是上证50指数,主要包括一些盈利能力强、市值大、市盈率低的蓝筹股。

当股市处于弱牛市,通常大盘股抗跌性强,而且一旦行情反弹,领涨的也是这些股票。这时,上证50指数的收益率就可能比较高;而在强牛市中,个股呈百花齐放状态,而上证180因其代表性更广,收益率则有望超过50指数。因此,投资者需要参考市场当时的状况来挑选适合自己的指数基金。

投资者会发现,即使选择的目标指数相同,指数基金也可能不同。同一个指数,有的是ETF,有的不是ETF,到底选哪个好?

从交易模式看,传统指数基金和普通开放式基金一样,一般不在场内交易。与传统指数基金相比,ETF的交易和管理费用稍低一点,而且其既可以申购赎回又可以在交易所进行交易,为大资金提供了在两个市场之间套利的机会。

由于交易方式不同,导致交易成本也两样。传统指数基金每年需支付约1.5%管理费,较ETF的管理费(约0.3%〜0.5%)高出不少;另外,传统指数基金申购时需支付1%左右手续费,赎回时需支付0.5%左右手续费,而ETF的交易佣金最多不超过0.3%。ETF交易成本相对便宜。

主动型基金在牛市中的机会较大。基金管理方式的不同,是造成追踪同样目标指数的ETF和传统指数基金业绩差别的主要原因。ETF属于“被动式管理”,ETF管理人不会主动选股,指数的成分股就是ETF持股对象。其重点不是打败指数,而是追踪指数。一只成功的ETF能尽可能与标的指数走势一模一样,即能“复制”指数,使投资人安心地赚取指数的报酬率。

而传统股票型基金则多属于“主动式管理”,一般持股的90%都是目标指数的样本股,基金经理会通过相对积极操作,达到基金报酬率超越目标指数的目的。所以同样追踪上证50指数,50ETF跟易方达50相比,净值走势跟该指数会更为接近。

笔者建议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适度增配指数基金的投资比重。嘉实沪深300 指数基金(160706)、长城久泰中标300指数基金(200002)、博时裕富指数基金(05002)是不错的选择。

上一篇:保本基金很重要 下一篇:业绩浪里淘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