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馆的管理工作

时间:2022-10-15 01:39:43

试论文化馆的管理工作

摘要:文化馆作为满足我国民众文化生活需求的一个重要平台,为全国人民的生活和娱乐带来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贵州来说,文化馆依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广大的人们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娱乐项目。笔者作为一名文化馆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文化馆的管理工作是具有相当难度的。笔者立足于自身工作经验,对文化馆的管理工作进行系统论述,以期促进自身工作的提高以及文化馆相关管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馆 管理 工作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只有农村文化建设上去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得到根本的提升。而作为公益事业单位的文化馆(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可是,现今大多数文化馆(站)队伍的自身建设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在:一是文化队伍业务不专,专职不专用;二是乡镇文化工作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三是乡镇一级文化站建制不健全,缺少活动场地与经费来源。笔者作为一名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认为文化馆的工作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更加注重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在此,笔者将从一名文化馆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对文化馆的管理工作进行认真阐述。

一、现阶段贵州省文化馆自身建设的现状

第一,文化队伍业务不专,而且专职不专用。文化馆站干部不少人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学习,在业务上还不能很好地指导当今如火如荼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站干部全变成了乡镇行政干部,成了乡镇政府的附庸,驻村、计划生育、征兵……什么工作都干,根本没有精力考虑组织文化活动。第二,乡镇文化工作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乡镇领导往往认为建设新农村文化是上级文化部门的事,它是“软指标”,很难在短时间里出成绩出效益,于是没有真正把文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第三,乡镇一级文化站建制不健全。缺少活动场地与经费来源,同时缺少必要的其他文化配套设施。永嘉县三十八个乡镇就有六个乡镇没有文化站,更谈不上有人员配置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同样,纵观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显得严重不足,受过初、高中以上教育的基本上都离开了农村,经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教育的人更少,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很少有文化设施与文化艺术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政治、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从社会的总体发展来看,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广大农村,造成问题存在的因素很多。

二、贵州省文化馆加强自身建设的对策

(一)引起政府重视改革文化体制管理机制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关键在领导,重在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转变观念,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在农村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文化的宣传功能、科学普及功能、娱乐审美功能、文化承递功能、生活实用功能和市场管理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将文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像抓经济建设项目一样去抓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工作决策中体现优先原则,将写在纸上、喊在嘴上的规划口号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文化建设有依托、有载体,才能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轨道。

对此,笔者以为:一是动员全社会参与,将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全社会的事业,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二是各级党政认真负责。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新农村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工作评价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进一步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此外,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增加对文化经费的投入,在人员与经费上给予保证。各级党政要切实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把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同时要鼓励民间资本向文化事业的投资,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健全各乡镇文化站建制,落实人员,定好编制;其次是要理顺文化管理体制,来一个文化管理回归,即将文化站的行政管理重归各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第三要做到文化干部专职专用。这样才有利于增强文化站专业干部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树立敬业精神,发挥文化馆的主导作用

作为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馆,要充分发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主导作用。可以说,文化馆站干部是活跃农村文化的带头人,是繁荣农村文化的活细胞,只有将之移植到农民朋友中,才会得以蓬勃、生机盎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第一,我们要用创新的方法方式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馆(站)应该摆脱“等靠要”的传统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县区文化馆的现有资源,如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力量,支持乡镇文化站;借助文化站熟悉农民文化需求及掌握乡村文化活动特点的优势,打破乡镇文化站之间各自为政,馆站工作分割的格局。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利于研究探索乡村农民文化需求新动态。第二,变“送”文化为“种”文化。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农村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应该从送 “文化下乡”,逐步发展到下乡“种”文化,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在“文化下乡”时,要多举办一些受农民欢迎的文化培训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竞赛和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的热情,培养农村文化骨干分子,让我们社会主义的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结果。

结束语:

相信通过一定的方法,一定会为贵州文化馆的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5年12月31日.

[2]《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繁荣新农村文化事业》文化传播网 柯秀英 2007年6月12日

[3]叶少君,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文化馆(站)自身建设,大众文艺

上一篇:基于肯威尔伯的意识谱理论探讨旅游体验 下一篇:如何挽回国人消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