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教师的职能

时间:2022-10-15 11:37:25

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教师的职能

【摘要】随着网络在学校的逐渐普及,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随之改变。教师不只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关键词】网络;教学;组织者;辅导者;合作者;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The tray talks about teacher function teaching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Wang Xueqing,Liu Juhua

【Abstract】Popularize gradually with the fact that the network depends on school's, the centering on “learning” education pattern takes form in course of , the teacher changes in role in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that. That the teacher is not only unitary knowledge's imparts person, but is the teaching organizer, tutoring that the student studies person, cooperator, the ultimacy change happened in the teacher function.

【Key words】Network; Teaching; Organizer; Tutor person; Cooperator; Educate concept;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随着网络在学校的逐渐普及,为网上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空间,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种新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和发展,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随之改变。教师不只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 网络环境下教学教师是组织者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为一名教师,不但应该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更应该在挖掘学生潜力的过程中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教学生五年,为学生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五百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注重怎么教,更注重怎么学,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交互式的网络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交互式教学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把交互性、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融为一体,学生获取信息已不仅仅依靠教师,它可通过网络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量,为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潜能,优化自身素质结构,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和调整,应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教师的功能更应集中体现在如何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智能”转化为“智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网上资源的作用,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象、声音、视频、动画等各种素材,将它们组织起来,做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网络课件。用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例如,我在制作《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个课件时,为了体现西沙群岛秀丽的风景,我在网上搜集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图片,为了展示西沙群岛海水的“五光十色”我搜集了具有不同颜色的海水风光图片,为了描写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飞虎鱼”、“气鼓鱼”和海滩上的“贝壳”、“乌龟蛋”以及岛上的鸟和鸟蛋,我也搜集了相关的图片,然后将它们作成FLASH动画配上课文朗读,这样一个完整的、生动的、真实的西沙群岛展显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如临其景,在游玩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内容。由此看出网络环境下教学,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真正体现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的现代教学思想,真正体现出教师作为组织者的重要作用。

2. 网络环境下教学教师是辅导者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探索能力,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环境。

这里仍旧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来说明,本课件主要包括课文导读、自学反馈、详析课文、课外阅读、积累运用、网上交流等主要部分。它以丰富生动地表现西沙群岛风光美丽、物产富饶的视频与图像资源库,创设出符合教学目的与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启发式学习情境,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现代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认知主体地位,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自主地建构知识意义;教师则始终充当导游指导角色,组织参与、帮助学生快乐、高效地建构知识意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教师的任务不是把学生带到规定去的地方,而是把学生引领到选择去的地方。教师导游员的职责是全面组织、全面引导、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帮助。其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由“激情导入—情境感知—自主建构—效果评价”四个基本环节(要素)组成。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基于课件中图、文、声、像的多媒体信息的精彩表达,把学生引入到教师为《富饶的西沙群岛》所创设的知识信息殿堂。学生多种感官感知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与表达的多媒体情境,在学生协作与独立学习环境里,教师精讲启迪、设疑解难,从而帮助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主动操练、创造性地建构知识意义。学生多种感官全面感知、自主建构,学得轻松自如、学得“乐而忘返”。

上一篇:中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下一篇:九年级化学复习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