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土建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

时间:2022-10-15 11:33:04

浅谈地铁土建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

摘要:地铁土建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是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完善建立功能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抓准切入点,合理引入安全风险管理机制是保障地铁土建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

关键字: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管理措施

Abstract: Subway civil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the whole process throughout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ully func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to grasp the precise entry point, reasonabl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th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subway civil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Key words: subway; risk manage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9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目前地铁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生活节奏快慢的标志,由于地铁工程的特殊性,研究地铁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有助于尽快地降低灾害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地铁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必须开展科学性管理。

1. 丰富监控系统信息数据来源

地铁土建工程中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设计环节以及第三方检测相关资料文件,要想切实强化地铁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我们必须从数据收集层面入手,丰富扩充其内容,即应令其完善包括业主信息面设计勘察资料、监理承包商信息及第三方监测,现场取值数据等。另外,当前的信息监控系统中还体现了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对现场监测点保护力度不强,往往在基坑开挖环节中导致预埋斜管不良破坏,无法在施工现场依据相关要求实施对基坑支护的变形监测。再者,对于监测内容也体现出一定的肤浅性、不深入性。目前,多数工程的第三方监测仅包含对沉降的观测,却没有针对地铁施工建设环节的爆破、震速、各项水平位移及地下水位进行综合监测、与安全施工的建设标准及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我们只有在地铁土建工程实践中合理引入安全风险控制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指导各项施工建设项目,才能完善解决当前相关信息监控系统中信息来源单一、数据深度、广度不强等显著问题。

2.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在地铁土建工程建设中,必然包含众多职能单位的联系、沟通与协作交流。然而目前,多数工程却体现了一部分第三方监测同监理及承包商之间缺乏现场的有效沟通,未能及时将相关监测结果报告反馈于业主及监理、未能按要求履行监测报告由监测一方、承包项目经理及总监组织的三方会签环节。同时,业主对第三方的监测管理也只停留在项目经理层面,一些工点没能全面展开对整体监测数据的综合评估及预警管理,更谈不上构建科学完备的应急体系了。在进行周围建筑的布点控制或需要对悬吊进行迁改管线时,一些第三方监测也没能与承包商达成一致性意见,由于相关布点环节需要采用较多种类的精密仪器,倘若监测人员的素质不全面、操控水平不高、不同步,会进一步导致数据监测结果的不可比性与不可用性,令沟通障碍进一步加大,从而最终影响了地铁土建工程的安全生产。因此,全面引入安全风险管理体制,将有效解决工程建设中相关单位信息不畅、沟通不利等问题,并可令各单位及时对优势数据与信息进行分享,从而切实降低施工建设的风险因素,令零事故安全施工成为可能。

3. 准确合理的引入安全风险管理机制

由上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缺乏完善的沟通管理中,工程建设单位无法对相关监测结果进行透彻、系统的分析,因而无法构建集监测、评估、预警于一身的综合应急体系。而引入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则可较好克服上述不良问题,并利于统筹搭建协调各方的安全管理平台,进而令各方抓住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综合监控与风险防控的最佳切入点,从而在共管齐抓的努力下切实营造安全、良好、有序的生产管理局面。

要想准确、合理的引入安全风险管理机制,我们应首先展开统筹分析,对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及其相关标准制度进行全面诊断及分析,并依据现状特征构建评估诊断报告,内容全面包含组织管理体系、层级化责任、法则体系、风险防范与安全技术体系、培训教育体系、显著危险源监控体系及应急事故救援体系等。基于地铁土建工程施工建设特征,在安全风险管理实践中我们应从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初期设计、招标阶段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层面入手,全面展开对深度基坑高架桥、隧道及周围环境、桥梁、建筑、重要管线布设的深刻影响效应评估及监控。在以上多层次、全方位、多线路的安全风险评估之上,我们还应完善依据总体及二次风险评估报告、风险源等级合理划分,核查真正的各线路风险节点,从而有效对工程建设环节中的重点要素、难点阶段进行量化、系统性、决策性与信息化分析及综合处理。同时实时依据施工阶段性动态变化中客观涵盖的不可预见类风险进行及时的完善与补充。

在等级体系的完善建设中,我们应首先明确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预报、预警标准,从而令其形成一种对预警应急体系的规范引导,同时在初步制定后我们还应组织相关咨询公司、行业专家进行系统可行性论证。为了给企业领导层提供科学的安全防控决策依据,我们应科学建立相关工程资料信息库,合理编制风险摘要,依据相关设计勘察成果及现场地质条件、施工复杂环境及每种管控途径、路线不同特征在工点开工前与相关承包方、建立单位、业主及设计部门进行共同协商、探讨及沟通,尽可能提前编制风险摘要,强化对重点环节的主体控制。在评估标准的制定环节,我们应从风险等级中的划分环节要点入手、强化控制,依据地铁建设环节中可能包含的风险概率变化多样、工程建设中对遇到的难点难以把握,无法准确核定其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等现状,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本地化转移,具体性细化,主力对本工程项目中的相关评估标准如何与统筹标准进行适应性衔接,如何寻找更多的法律依据进行深入探索及研究。引入安全管理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对工程周边建设、重要道路、桥梁及管线进行综合摸查及分析。因此为了明确地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性,我们应本着前瞻性原则,提前制定保护措施并选择合理方案,尽量提前抑制不良沉降、道路开裂等安全性问题。另外为了有效强化安全管理效能,我们应全面构建企业监测资料管理及处理系统,全过程风险预警系统、评估系统及科学的专家咨询体系。首先我们应深入市场展开综合调研,针对地铁土建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已经完成的部分地铁路线,在建新干线的相关经验及现有网络基础,从工程勘察及设计层面入手,全面展开技术控制、环境地质控制、建筑物风险防控,从而完善构建风险评估与监测的综合软硬件系统。

4. 强化安全风险控制

在实践管理中我们应在合同签订环节合理明确地铁土建工程相关风险管理公司与业主间的法律、经济关系,双方各自应享有的规范化权利及应承担的独立工作义务。再者,应充分明确工程风险管理部门与相关设计单位、承包方的既定工作关系,通过工程承包合同的细化条款确定三者的权责利益与协作关系。地铁土建工程的风险管理部门处在与监理机构的互通平衡关系层面,同时两者的管理效能发挥各有不同侧重点。风险管理部门主体实施对施工进程中环境影响安全风险等级的识别、评价与管控,而后者主要担负对全过程施工环节的综合监理,两者共同履行对施工过程的综合监督控制,因而合理明确两者工作职能关系尤为重要。另外,我们应切实履行三项结合,首先促进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与现有管理安全体系的完善结合,并不断令这种组合巩固与强化。接着我们应切实促进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与新建设地铁线路工程的保险合同实现适应性结合,基于地铁工程建设环节中存在的难度较大、施工急、任务重、风险大的现实特征,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安全风险控制,激发企业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及最大化管控效能。再者我们还应强化促进安全风险管理体制与定期巡检及日常现场管理充分结合,从而确保各项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科学完备的风险管理理论涵盖前瞻性指导思想与综合管理方式,能起到最经济合理的指导作用并令企业规避各类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在实践管理中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地铁土建工程实际出发,遵循其各施工建设环节要点科学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才能切实令地铁土建工程成为服务使用寿命长效、质量可靠的人性化工程。

[参考文献]

[1]林章.小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与健康,2005(9).

[2]郭顺华.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应用思考.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Ⅱ\Ⅴ型水泥在国外海港工程中的应用和可行的替... 下一篇:探讨建筑装饰阶段质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