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发展趋势及走向

时间:2022-10-15 11:22:29

简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发展趋势及走向

[论文摘要]为应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辅导员工作要在不断创新中实现转型:工作理念由“以工作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本”,工作内容由单一化转向综合化、多元化,工作模式由“管控型”转向“引导服务型”,工作方法由灌输式、约束式转向关心、对话式,工作手段由传统化转向信息化、现代化,工作队伍由事务型、经验型转向研究型、专家型。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 创新 转型

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战略任务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社会转型、高教体制改革、网络信息化等使辅导员工作产生了新情况、新问题,对辅导员提出了新要求。要从容应对这些挑战,高校辅导员必须紧跟新形势的发展,更新思想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开拓创新,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一、工作理念由“以工作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本”,实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和谐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辅导员以服务学校为导向,往往以“管理者”和“教育者”自居,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和对学校的无条件服从。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严格管理,目的是把学生约束、规范到正确的行为方式上来,从而确保校园的稳定。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的要求、愿望和利益不被关注,学生的人格不被尊重,学生的发展不被激励和指导,多数情况下只重视教育、管理职能而忽视对学生的咨询引导、主动服务。这种无视学生个性和多元需求的管理理念造成教育活动中两个主体之间的对立和教育过程的脱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也受到批判和质疑。因此,辅导员的学生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和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生工作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在对学生的教育、服务和管理中,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学生成人成才这个中心,把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作为工作的价值取向,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要真正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就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就要强化服务意识,与时俱进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

二、工作内容由单一化转向综合化、多元化,服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源于政治,最初定位于思想政治工作,早期辅导员被称为“政治辅导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作为学校政治工作的一部分而存在,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主要职能是做学生的“政治领路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多元化,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和工作范围也相应拓宽,辅导员的角色也由最初的“政治辅导员”转变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拓展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帮困、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生涯规划、人际关系等成为辅导员职责中新的组成部分。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了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和职责,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风建设指导、党团工作指导、素质拓展指导、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班级建设工作、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宿舍管理工作、安全稳定工作。可以看出,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内容丰富,事务繁杂,任务艰巨,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方方面面。辅导员只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全面地、完整地理解和实践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才能较好地发挥自己的服务和保证作用,促使学生全面成才和健康发展。只有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才可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工作模式由“管控型”转向“引导、服务型”,注重教育引导和学生自主管理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在学生工作中都呈现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服从,注重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和制度约束,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自和发展空间,导致工作缺乏成效,有时甚至适得其反。二是在工作中,辅导员事无巨细,包办一切,成为学生的“保姆”,学生的独立发展受到限制,事事依赖辅导员。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成为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的人格、主体地位,想方设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努力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满足学生的交友娱乐需求、情感需求、成才需求、就业需求等;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课程学习、活动开展、社会实践等方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途径和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的学生工作理念要求学生工作者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注重学生自治,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从事无巨细、纷繁复杂的学生事务中解放出来。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生的“管理者”,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是学生工作的目标。学生在学生工作者(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制定生活管理制度,自行管理考核,并学习运用民主法治的原则和方法处理学生自己的事务,这是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取向。让学生了解自己事务的本质以及处理自己事务的方法,以培养其责任心,同时也符合民主法治精神,使学生成为一位现代人。

四、工作方法由灌输式、约束式转向关心、对话式,重视双向互动和人文关怀

“重道德理论灌输、轻选择能力培养”是长期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征,这种模式把学生视为容器,忽视人的能动性、差异性,忽视学生在知识、品德、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判断、筛选、理解和选择的重要作用。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首先,要求辅导员改进工作方法,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活动中的强制的、不分对象的灌输方式,重视引导,赋予学生人文关怀,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贴近学生的思想脉搏,真正体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原则。其次,要求辅导员关注学生的心理波动、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服务,给精神高度紧张、心理负担日益加重的学生以情感慰藉和心灵关怀,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疏导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树立自尊、自信和自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最后,要辅导员提高工作成效,从“独白”走向“对话”,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平等交流。认真倾听和体会学生的心声和困惑,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实现深度的情感交流。通过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的方式,正确对待大学生中的不同声音,引导大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真正使广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角。

五、工作手段由传统化转向信息化、现代化,构建学生工作信息系统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一张嘴、一支笔、一个本”,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为了一件事“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受场地、时间及信息不畅等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及其效果大打折扣。互联网的出现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拓展新的工作空间和途径提供了现代化手段。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切实提高工作的有效性,这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整合资源,打造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构建学生事务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增强网络的服务功能,推进学生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减少琐碎事务对高校辅导员的困扰,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同时,作为辅导员,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工作中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另外,作为辅导员,应综合利用E-mail、QQ群、聊天室、BBS、博客、飞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互动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确保网络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六、工作队伍由事务型、经验型转向研究型、专家型,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努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加强与改进高校高校学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明确指出,专职辅导员要向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事务琐碎。许多辅导员整日疲于处理琐碎杂事,很少能集中时间和精力思考许多深层问题,也无法进行学生工作研究以提高自身理论和管理水平。另外,由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定位不明确,工作职责不明确,专业性不突出,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难以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造成了这支队伍的长期不稳定。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亟待加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亟待提升。

要推动我国现有的学生工作队伍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需要按照专业化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从理念、队伍培养、政策保障机制、制度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使辅导员成为思想教育专家、成才规划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就业指导专家。

随着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春天即将到来。届时,辅导员队伍将建立起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科学的工作规范、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职业发展阶梯;将拥有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将拥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专业化的培训和认证机构;将拥有健全的专业协会和规范的职业伦理;在业内能够成就事业,实现自我发展,达到职业高峰,得到合理评价,获得社会声誉;高学历、证书化、终身化将成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时代的典型特征。

上一篇:浅谈弱势群体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困境及出路 下一篇: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