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因素及应对策略刍议

时间:2022-10-15 11:10:21

影响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因素及应对策略刍议

【摘 要】 本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存在不足的现状,基于改革英语听说课,提高其教学效果的目的,对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职高专;英语听说;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高专的学生要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具体如在日常交际的问候,感谢,道别,指路;一般的涉外活动中的迎送,安排日程月活动,安排住宿,介绍公司工厂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产品的类型、规格和市场等,合作意向,签订合同等。毋庸置疑,对于高职生而言,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

虽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高职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 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仍然较差,英语语言基础,包括词汇、词法、句法基础相对薄弱,发音不准确,听不懂英语,用英语与人交流更无从谈起。大部分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即便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英语交流,但是质量仍然不高,依然存在着语法错误多、发音不准、意思表达不完整,缺乏对话策略等问题。这说明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并未达到《基本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

三、成因分析

高职学生大都来自于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语法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不可否认,高职学生在英语听说能力方面的确面临许多困难。造成高职学生英语“听不懂”、“说不出”的主要原因有:

1.学生因素。一是受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注重了得分的高低,而忽略了技能的长期培养。二是高职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有高中毕业生和中职、中专、技校毕业生。由于三校生的教学目标定位有很大的差异,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到高职后又由于分层教学面临实际困难,高职课堂往往是50个以上的学生一起上课,教师无法顾及水平不一的学生,因材施教很困难。三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相对本科院校很多学生中计划毕业后的考研出国等后续发展而积极学习英语的要求,在高职生层面占的比率很小。四是高职学生属于在高考中成绩不突出而不得不进入高职学习的人群,很多高职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把上高职理解为混日子, 混文凭,即便有些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是他们愿意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专业学习上,对大学英语这样的公共课程的学习缺乏必要的热情,同时他们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也未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固然有很多的因素,但是他们缺乏必要的学习策略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没有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2.教学因素。教学理念陈旧,教师不顾学生的需要,仅仅按照教学大纲传授教学内容,没能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单一,传统的听力、口语教学通常是以跟读、模仿、复述、背诵等机械式训练为主。缺乏有效的语言训练情景和有效的交际式练习,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考试方式难以体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理论因素。目前,在高职英语教学在理论层面上,尚未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英语习得理论和方法。现行的高职英语听说课程体系,从教材选择、教学环节到教学方法基本上沿袭了本科层面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未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高职英语听说课的改善策略

首先是确立从实际出发的教学理念:即任课教师要以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传统的听说课程改革为集视、听、说为一体的可以让学生活学活用的实践课,引导学生重视听说语言能力的培养。

其次是课程设计要体现高职特色,体现高职特色的课程设计可以从如下的方面入手:

1.工学结合的模块化:即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比如针对国际贸易和商务专业的学生,围绕他们职业的岗位需求,也就是根据他们以后在工作环境中的真实的工作任务,设计在公司、工厂、贸易等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情境对话,实施同实际业务。比如订单、议价、折扣、付款方式、交货日期等专业用语,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开展有针对性具体范围内的口语训练,采用视、听、说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以及通过播放实际中的涉及英美风俗和文化特色的视听资料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听力方面对学生有步骤分阶段进行训练。尽量选取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视听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口语方面培养学生在理解视听材料的基础上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中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谈,能就所听材料或熟悉话题进行谈话或连贯发言。

2.加大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听说能力的考核比例:根据需要,可以采取按专业划分的方法, 将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期末考试分为听力(50%)和口语(50%)两个部分,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本课程考试与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的考试是平行的。视听说课程的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听音、辨音能力,对话式、短文式篇章理解能力和根据听力篇章内容笔头回答问题的能力,短句、短篇的词或句子的听写能力;口语测试考查学生一般性的自我介绍、一般性的对话能力,这样既符合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也能让学生在短时准备后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最后是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有创新情境教学: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所需,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然后让学生在实际或模拟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并采用示范演示、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一个具体的听说任务为线索,把内容巧妙的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

分组讨论法:在课程教学中,经常运用分组讨论教学方法。教学以小组方式进行,2至4人一组,查找资料,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具体项目案例的分析处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

网络教学: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将课程的所有教学资源上网,并利用电子邮件、课程论坛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沟通渠道与环境。通过网络平台,学生不仅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重点地选取再学习的内容,并能通过网络自测系统进行学习效果的测试,大大提高了课程学习的效率。

五、结语

作为为国家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在教育实践中勇于人先,善于人先,弄清楚学生在听说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过程中,改变观念,运用策略,为实现他们职业生涯的有效语言交际培养扎实的听说技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段艳丽.大学英语听说课调查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2009.

[3]影响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因素及应对策略[J]杨颖 职业教育研究2011

上一篇:跳出教育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下一篇:如何开展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