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内地之源

时间:2022-10-15 10:42:06

近来香港风波迭起。月初我在港与几个年轻人吃饭,席间她们告诉我,身边有不少同龄朋友认为,没有内地,香港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我说:那香港市民吃什么?喝什么?

香港的年轻人不知道:他们喝的淡水来自内地,他们吃的食品大多来自内地。尤其是蔬菜、新鲜猪肉、牛肉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均非本港所产。还有电力,深圳大亚湾电站是给香港供电的。

假如香港从外国进口这些物资和能源,市民是否能承受进口的价格和高昂的运费?再说了,淡水,能从哪里进口呢?活鸡、活猪,从哪里进口呢?海运还是空运?

让我们回顾一下香港缺水的苦日子。

1952年香港大旱。当年6月9日的香港《文汇报》有这样的标题:

1、夏季苦热 臭汗淋漓 市民希望放宽水制

2、水的威胁何时了 市民又为争水打架 昨晨“水的官司”又有三宗

每逢香港干旱缺水,注册在香港的内地企业华夏航运公司就派出轮船,从广东珠江运水到香港,供应市民日常所需。

1958年5月,港英政府财政司司长高斯惠和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与内地领导协商,可否由内地为香港供应淡水。中央的态度很明确:只要对香港市民有利,马上办理。可是,港英政府内部出现了争论。有人建议:建一座海水淡化工程来解决港人用水问题。可是,这样的工程耗资巨大,英国政府议而不决。

香港市民缺水的生存状况又拖了5年。

1963年,香港出现百年不遇的干旱。港英政府实行限时供水,严重时长达4天供一次水,市民苦不堪言。1963年6月20日香港《文汇报》刊登打油诗:四天供次水,万众尽惶惶。煮饭常无水,冲凉更行。

面对这种情况,华夏公司出动轮船,每天昼夜不停地往返于内地和香港之间,将广东珠江口的淡水运到香港,注入香港水库。

我在探寻这一段历史时,曾听华夏公司的郑先生回忆说:“1963年那次运水,我们每天黎明前就到公司,深夜才下船,两头只见月亮。8条船24小时运,运了好几个月。”可知当时人们付出的艰辛劳动。

也就是在这一年,港英政府终于决定引东江水进香港;当年底,工程正式开工。1965年3月1日,东江水开始供应香港,香港缺水的局面由此彻底改变。时至今日,内地为香港供水已经有49年半了,市民们都享受到足够的淡水供应,50岁以下的香港人恐怕不能理解缺水的滋味了。

香港的确有几个大的水库;但未必很多人了解:那水,不是雨水,而是江水,水源在内地。

深圳有个“东湖水库”,碧波荡漾,一望无垠。它就是为香港供应淡水的水源。再上游,优质水源包含江西和广东的几条河,以东江水为主。

内地供港的还不只是淡水而已。如今,内地企业五丰行依然是香港“鲜活冷冻食品”的主要供应商。为了保障香港市场的繁荣,他们售出的食品价格往往比内地都便宜。

五丰行每天向香港市场提供五千头左右的生猪,即使8号台风袭来的日子,工人们都不曾停业。假如某一天他们停止猪肉供应,可以想象香港会怎么样吗?

不知在港的年轻人可曾想过,当你们累了,你们用的“冲凉水”来自内地;当你们饿了,你们吃的蔬菜和鲜肉来自内地;没有这些生存保障,你们首先要忍受“生存挑战”。假如香港失去了这“内地之源”,600万市民的吃喝问题恐怕都解决不了。要知道,很多东西有钱也是买不到的。

这样说当然不是片面强调香港对内地的依赖程度,我只是想说,内地和香港唇齿相依,本来就是一家人,缺了谁都不是完整幸福的家。

上一篇:冬游四川 三重惊喜等你来 下一篇:李嘉诚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