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住房建设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分析研究

时间:2022-10-15 10:22:28

基于城市住房建设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分析研究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管理人员的压力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搭建一套高效、统一的信息化公务平台,对城市建设管理的信息化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是数字化城市发展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城市住房建设管理部门 信息统计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10-03

一、研究背景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全国众多城市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历史管理问题,大量的农房信息没有建立电子档案,清理工作十分庞杂。所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农房管理从过去纸质化、人工化的粗放型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的精细型管理转变。另外,管理部门内部工作流程没有实现工作流程的电子化操作,不仅效率低、流程长,而且无法做到对工作流程的各环节的有效管控和监督。

鉴于以上现状,通过对贵阳市某区住建局的调研,对基于城市住房建设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作出如下分析,结合贵阳市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空间发展策略,以及对中心城区道路网的优化调整方案。不仅是工程能否顺利完工的重要基础,更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保障。

综合分析该区建设局涉及工作和管理问题,应围绕建立农房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经适房及廉租房管理系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从而搭建一个针对城市住房建设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平台。

二、信息系统必要性分析

1.农房管理系统必要性

该区对农房的管理基本处于纸质存档的管理状态,而数据量约在几十万条以上,涉及农房十万余户,由于农房确权要求资料一致性及零误差,须录入的电子资料和原始纸质资料存有对应关系,支持即时模糊检索,查询和统计出来的数据呈现直观,并为后续的工作决策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

2.协同办公系统必要性

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办公设备构成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各种办公活动。目前具备的省、市级电子办公系统只能处理上行文交办处理及上报指标数据,无法通过该系统处理区局内部工作,必须有效利用信息系统来提高办公效率。协同办公系统能有效地处理如下问题:

一是因管理地域幅度大,办公效率和时效性低下,并且纸质文件的传递不方便;

二是各部门提交的文件内容、格式等方面时有不规范,办文过程中的核稿工作量大;

三是公文处理流程的执行有不规范操作,易引起混乱;

四是纸质文件档案不易管理、查询、使用极其不方便,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五是与外部电子交流不便,外部来文中的电子文件还需要打印成纸质件,然后转发,人为降低了流转速度。

3.建立经适房、廉租房管理系统必要性

制定和实施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是国务院做出的重要部署,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的重点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建立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的重要措施,是完善住房供应政策和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是落实以上政策,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渠道。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套系统对经济适用住房进行管理。

4.建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系统必要性

该局肩负了区所有建筑工地管理职责,其中重要的工作内容是确保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特别是涉及到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关键位置不能出现质量安全事故。面对大量施工现场,在当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高频度检查的情况下,需要建立一套远程视屏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三、系统功能需求

该综合信息公务平台应具有极大的通用性,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个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独立的添加到平台中,实现各个系统的统一管理;二是支持整个平台的全动态可配,即平台中各个系统可以通过配置修改其菜单位置、是否在平台中显示等。这样方便区住建局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

系统能对用户进行管理,并可动态设置用户的权限。系统可以对用户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每一个用户可以通过配置对原有的或新增的系统有不同的访问权限,或对同一个系统对不同的功能也有不同的权限。如图3.1所示。

通过平台实现电子审批,流程可动态配置。根据区住建局不同材料的审批流程,可以将文件按照正确的流程签发到下一个审阅人;记录文件签发的意见;当审批不通过时,按原流程返回到发起流程的人,同时可以查看审批的意见;当现实中审批流程修改后,系统通过配置可以实现平台上流程的修改。

平台应该包括通知公告、政务公开等栏目信息的显示以及,并在用户登录后的首页显示;具体来说分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描述。

1.协同办公功能需求

平台本身应具有框架结构,能够支持现有和未来各系统的平滑嵌入。

1.1备公文的办理和内部事务的管理;

1.2实现电子化审批功能;

1.3具备办公内网功能,支持与该区政府主站对接的功能;

1.4具备个性化的日常功能,如:待办事宜、消息中心、工作日志、我的联系人等。

2.农房管理系统基本功能需求

2.1数据录入:由于历史原因,当前数据基本以纸质档案方式存储,因此新建系统要能够存储纸质档案的扫描件;考虑到电子文档录入的便捷性,系统应能导入EXCEL等格式的数据;系统规范部分数据项目的录入内容,避免产生垃圾数据、不规范数据;

2.2数据查询:可以对农民建房申请信息、农房建筑证明等信息进行查询。

2.3数据统计;

2.4数据删改;

2.5权限授权。

2.6系统提供建房申请信息、建筑证明的录入界面,并对录入的信息进行自动编号,管理员可以根据编号方便的进行检索并可以对建筑证明进行注销;

2.7通过下拉列表,选项,复选框等多种便利输入的技术实现农房基础数据的智能、高效的录入和维护。

2.8对录入的数据可根据要求进行校验,避免数据的录入错误。

2.9当农民建房申请表已经产生(纸质),申请表通过扫描仪扫描后,自动将文件与建筑证明关联。

3.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基本功能需求:

3.1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审批:

3.2对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重点的监管;

3.3对于经济适用房的销售过程进行备案;

3.4对于廉租房分配过程进行备案。

4.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基本需求

4.1通过网络对现场进行视频浏览;

4.2图象查询和回访,对历史视频,按时间及报警事件进行查询并进行回放;

4.3语音对讲,用户可通过系统,对现场盗窃人员进行吓阻或可以和现场人员进行对话;

4.4报警,报警的联动;

4.5系统在提供以上基本业务功能的同时,还需保证系统操作的简易性;

4.6前端采集设备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时间变换采集位置。

四、技术方案

1.总体架构

系统通过基于功能组件式的开发技术,提供平台式的功能架构,实现全系统的可动态配置,能方便的实现互联网应用的管理、运行和维护,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功能模块和业务需求。

系统总体的功能架构如图4.1所示:

2.综合信息公务平台建设

系统平台应包含相关的基本功能,如:用户管理功能、权限管理功能、系统模块管理功能等;搭建起一个包括基本框架、用户权限管理、功能模块注册的平台等。开发流程设计的功能,实现流程的设计。

2.1 功能模块配置

当向平台中添加系统功能模块后,管理员在授权时,模块自动在授权功能列表中显示,每个模块的功能分为浏览、添加两种权限;系统能添加用户账号,并可动态设置用户的权限;其中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添加用户及添加权限;系统功能的注册如图4.3所示。

2.2 工作流引擎

各个业务模块共用平台的流程设计,通过平台实现电子审批。

2.3 报表统计

系统具有统计报表及其打印功能。可根据查询检索的信息生成各类格式的报表和图表,并支持网络打印。

2.4 统一认证和授权管理平台

系统能对用户进行管理,并可动态设置用户的权限。

3.农房管理系统建设

3.1农房管理系统总体框架

农房管理系统由4个模块构成,如图4.4所示。

3.2农房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农房管理系统如上所述,由4个模块构成。

信息录入分为单项表单输入和批量数据导入两种方式。其中单项表单输入主要指系统通过下拉列表,选项,复选框等多种便利输入的技术实现建筑证明数据的智能、高效的手工的录入;批量数据导入指支持建筑证明数据通过符合规定格式的EXCEL文件导入,系统自动对数据完成编号入库。

信息查询模块:实现对农房建筑证明信息进行查询,并能按照用户名、编号、地区、工程内容、工程名称等进行精确、模糊查询;

信息统计模块:系统具有统计报表功能,可根据查询检索的数据,调用平台的报表系统用柱状图、饼图、曲线图等进行显示。

文件扫描模块:农民建房申请表通过扫描仪自动将扫描文件与建筑证明关联;

鉴于该区涉及到的大量农房搬迁工作,在清理农户资料,录入相关信息的同时,将已有的农民建房申请表和建筑证明的纸质材料通过扫描仪扫描后,自动与农户信息相关联,将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在软件中添加扫描仪驱动模块。

4.协同办公系统建设

根据对协同办公系统的要求,为建立起高效、协同、无纸化的办公网络环境。我们的协同办公系统以关系数据库为后台数据库,整个系统采用集中式的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共分为四层应用体系结构:

第一层为表现层,用户通过浏览器,浏览页面,查看选择协同办公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功能;

第二层为业务逻辑层,系统响应用户选择,完成相应系统逻辑、启动相关流程,设计分布式部件对象模型;

第三层为数据服务层,数据服务层处理信息系统软件包括基础建设系统

第四层为数据存储,主要将数据服务层存储在相关表单中。

四层架构将应用逻辑从数据源的管理(数据库)和客户端中分离出来。它的好处主要是:

客户端程序仅用于收集用户信息和数据的可视化表示,减小了客户端程序的复杂度,使客户端程序小巧、灵活,降低了对客户端硬件系统的性能要求。

5.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建设

本方案对摄像机出来的图像信号,采用远程微波图像指令传输系统进行传输。而对于云台、镜头等需要控制的设备,则采用无线指令发射接收系统来传输控制信号,以上功能为工地现场办公使用。

如同时有一百多个工地,需将这些信号分成几组再分别传到区建设局。

远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采用1.0-1.8GHZ频段的无线微波来传输远程监控视频信号。由于选用了较高的频率,而且采用FM工作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图像十分清晰稳定。监控图像的传输通常有三种方案,即光缆传输、微波传输和电话线传输。光缆传输的质量好,但是造价太高,且施工周期很长。电话线传输虽然造价较低,施工方便,但是图像质量较差。所以,采用将微波图像传输系统,来实现某单位监控部门对监控点的某单位监控,才是即经济又实用的优化方案。

该项目是围绕主控服务器,即智能化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作为主控系统来进行设计的。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是指以计算机硬盘为图像录像媒体,集成画面分割、切换、云镜控制、录像检索、网络传输及报警联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度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它以DVR为基础,在其中增加了前端设备的控制功能、报警信息处理功能,以及计算机网络传输功能等,从而构成完善的数字化监控报警系统。

五、数据支撑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需要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数据系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需求:业务不停顿运转、满足业务增长需求、保护数据资产安全、数据库镜像、快速恢复。

六、系统安全

1.通讯安全性

交易关键数据的二级加密和交易密码的三级加密传输措施,杜绝数据的外泄和破密过程。加密采用DES 算法进行加解密处理。

2.权限管理安全性

广义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认证、授权和计帐等的所谓3A 在内。平台建立各种应用系统认证体系,尽量把各应用系统,包括业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建立一个标准的认证机制和体系。

3.数据库加密

对其中的重要数据做加密存放,并且在不同表、不同库之间做一致性检查,一旦发现有人进行篡改和删除时,系统立即就会检测到,并向有关的部门自动报告。

4.操作系统平台安全性

采用MAC 机制,其安全级别达到美国国防部C2级标准,对系统用户须安全登录后才能进入本系统,并且系统在组、用户级上采用访问控制列表、登录限制等方法控制文件安全性,对非法用户/组或无权限用户/组拒绝访问。

5.网络和主机系统安全性

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是防火墙技术(Firewall)和VPN技术,核心思想是在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设置一道屏障。

主机系统的安全,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安全和数据库安全两方面。具体包括主机系统的帐户管理、访问控制、密码安全、审计,重要服务器。

参考文献

[1]王永玲. 城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

[2]胡明. 陕西省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上一篇: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高中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