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伤寒的临床观察与诊治

时间:2022-10-15 09:49:49

浅谈小儿伤寒的临床观察与诊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36-02

【摘要】 目的:分析伤寒的发病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的重要性及并发症特点。方法:对小儿伤寒35例作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农民及外地民工子女91.4%,饮生水者34.3%。本组全部采用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并采用自拟“间隙疗法”,全部治愈,无一复发。本组伤寒并发症发病率为45.7%,并发症种类亦多,可累及气管、肺、心、肝脏等器官。结论:小儿伤寒发病以农民和外地民工最多,水源性传播仍是伤寒主要传播途径。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治疗伤寒特别重要。小儿伤寒可使全身各脏器受累,引起各种并发症。

【关键词】小儿伤寒;临床;分析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典型病例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为特点.小儿伤寒临床表现不如成人典型,本文通过2010~ 2012年收治的35例伤寒患儿,对小儿伤寒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2012年收治小儿伤寒35例,男19例,女16例,1~3岁5例,3~6岁3例,7~12岁21例,家住农村23例,外地民工子女9例,城镇居民3例,有饮生水者12例。

1.2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WBC10×10 9 /L者6例(15.6%)。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0.02×10 9 /L者28例(73.6%),其中4例为0。肥达氏试验阳性(1:160,H1:160以上)35/38例(92.1%)。血培养阳性3/14例(21.4%)。尿、粪培养均阴性。胸片示支气管肺炎8例,支气管炎6例,心电图检查4/10例(40%)异常(示心动过速或T波低平或早搏)。脑电图检查2例示轻~中度异常。GPT升高9例(55~172U/L),GOT升高2例,LDH升高9例。大便潜血阳性3例。

1.3 诊断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确诊伤寒。①发热,同时血、骨髓、尿、粪培养任何1种或1种以上为阳性者;②发热5天以上,肥达氏反应:“O”凝集效价≥1:80,“H”凝集效价≥1:160,且有逐步上升趋势者。

1.4 临床表现:热型:稽留热15例,弛张热8例,不规则热12例;表情淡漠5例;厌食15例;腹泻5例;咳嗽15例;咽痛3例;肝肿大20例,脾肿大9例。肺部音9例;心音低钝3例,早搏2例,玫瑰疹1例。

2 结 果

实验室检查:血培养33例,血培养阳性者17例(48.6%);血肥达氏反应“O”>1:80,“H”>1:160者有27例(77.1%);血白细胞5~8×109/L4例(40%);嗜酸性细胞分类计数0者25例;胸片示肺炎者9例,支气管炎5例;EKG检查异常者3例;ALT升高者4例(80~320U)。

讨论

近本院属县级市中心医院,小儿伤寒发病以农民最多,本组占89%,且部分病人有饮生水习惯,因此对市郊农民加强卫生宣传非常重要。

近年来各地报告的耐药性伤寒的暴发流行主要为水源性传播,而食物、日常生活接触等传播主要见于散发地区。本组35例小儿伤寒中,农民和外地民工子女(91.4%),其中饮生水者12例(34.3%),说明目前伤寒仍是农村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而水源性传播仍是伤寒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加强对外地民工的卫生管理,以及加大对农村卫生宣传力度,是控制伤寒流行的一个主要环节。

目前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伤寒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选择药物治疗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尤显重要。本组伤寒采用我院自拟的“间隙疗法”,即抗生素使用至患者体温正常一周,停药一周后,再用药一周,大便培养三次阴性,方可结束治疗。药物的选择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即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抗菌素,本组病人,经上述治疗,疗效满意,无一例复发。

近年来,由于伤寒的临床变异和治疗方面的进展,伤寒的临床类型趋向非典型化。本组伤寒的临床经过符合这一规律,80%病人无伤寒中毒症状,多数病人热型不规则,肝肿大多于脾肿大,而典型的相对缓脉缺如,玫瑰疹仅一例可见。周围血象白细胞多不减少,因此,对发热不退,即使白血球不减少但处于流行区域的患者,也因注意有无伤寒的可能。其误诊原因主要有:(1)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伤寒杆菌易经口咽部淋巴组织扁桃体侵入血液到达全身,造成各脏器损害。(2)伤寒杆菌自然变异使其毒力下降,不规则或过早使用抗生素、激素影响了发病规律,使致病性发生改变,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因此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患儿早期不要盲目的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对持续发热1周以上伴有心、肺、肝、肾等脏器损害表现者,尽管血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不明显,仍应考虑伤寒的可能,应早期做血培养,复查肥达氏试验及血象。从而快速而准确地做出早期诊断。伤寒可使全身多脏器受累,在伤寒诊治过程中,要做好全身脏器的检查和防治,以提高治愈率。

伤寒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种类亦多。本组患者中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炎者9例,因此,肺炎是小儿伤寒主要的并发症。35例病人中,20例肝肿大(57.1%),ALT升高4例,并发中毒性心肌炎3例,其主要表现为心音低钝、窦缓或窦速及早搏,EKG提示心肌损害。本组患者中无肠道出血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综上所述,伤寒的并发症不容忽视,虽然近年来伤寒的并发症的死亡率明显减少,但并发症仍为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重视和认识并发症,提高治疗水平,乃是继续降低伤寒病死率的主要途径。

作者单位:166400 黑龙江省肇州县人民医院

上一篇:特殊部位异位妊娠21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诱导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