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渗透

时间:2022-10-15 09:34:5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渗透

【摘 要】随着教材版本的改革,每一本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如何通过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动力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课题。利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动力,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渗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数学文化的渗透,可以引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努力学习的学习动机。数学文化,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解释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更新与应用的今天,更多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认识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数学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利用这些资源,合理地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呢?

一、挖掘数形之美,渗透传统文化

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充分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还原、再现这一过程,重建被割裂的数学知识与现实背景之间的联系,带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追寻知识发展的足迹,感受数学和社会的变化。例如,在教学中《乘法口诀》时,笔者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收集、筛选资料,形成交流的材料,到班级交流。笔者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制作成课件,在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中,将《乘法口诀》的发展、演变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如,在教学《数学方广角――对策》时,引用“田忌赛马”的故事,播放这个故事的Flash影像,回顾赛马过程,利用课件演示对阵图,在归纳、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经历了每一个回合的过程,体会了最优化的思想。创建这样浓浓的“传统文化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添了学生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从那些变幻无穷,淳朴浑厚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在教学《图形与变换》时,先展示给学生一些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花鸟纹锦、瓷器、剪纸、年画、脸谱等等吉祥图案,然后让学生搜集有关图案的资料,了解每幅图案的出处、年代以及代表的含义或者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学生们经过调查、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知道了图案的来历和发展;了解了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创设教学情境,渗透数学文化

恰当利用“数学文化”中的一些趣味故事正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首先让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懂得要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问题。然后,想到求圆柱的体积,要先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样,从熟悉的故事入手,有利于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学习新知。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又如,教学《圆》时,师可以运用《狄多公主圈地》的故事“在希腊传说中,推罗国王穆顿有个聪明漂亮的公主叫狄多。狄多在她的王国里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是好景不长,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她的丈夫被她的兄弟塞浦路斯王杀死了。可怜的狄多赶紧逃亡到了非洲西海岸,她想在这儿生活下来。于是,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珠宝、玉器、金币,打算从当地酋长雅尔巴斯那里买些土地盖房子。狄多对酋长说:‘我只要用一张牛皮包起来的地方。’酋长想也没想,一块牛皮包起的地方能有多大啊,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于是,爽快答应下来。狄多要了一头牛,把它杀了,剥下皮来,把牛皮剪成长长的细条,准备用牛皮来圈地。她以海为界,用牛皮条圈了一个半圆,圈出了一块相当大的面积。后来,狄多在那儿建立了迦太基城。今天,还保存着迦太基的古迹。”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不喜欢故事的学生,那么像这样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角度引入课题,从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让学生产生出喜爱数学的情感。数学是美的,数学以高度抽象、极其简洁的形式和思想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容美。用审美的眼光欣赏数学,从美学角度探索数学中的一些现象,揭示其中的某些规律,往往可以得到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数学中包含着美,数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由地漫步美的境界,数学所揭示的美学规律又使我们对美的鉴赏更为深刻,而对美的追寻正引领着我们的数学学习不断深入,这就是美的力量。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你会发现对称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绘画中有时追求对称;文学作品中也利用对称手法来体现音韵美和节律美;生活中对称的图案和建筑物更是到处可见;数学中,对称美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轴对称图形”不仅是美的,而且也是十分有用的。因此,教学中可以收集大量的生活中运用的对称美的图片,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环球旅行,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因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它们给人们美的享受,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打造第二课堂,渗透数学文化

主题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一项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经受种种磨练,实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小竞赛。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探索知识,感受到几何学习的魅力。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是指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真正是活动的主体,他们要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各种任务,从而实现个体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这样的数学活动就从传播数学知识上升到了弘扬数学精神,弘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课程作为课程板块的一部分,受着没有教材、没有教学大纲的困扰,课程设置往往存在着盲目性,有时被教师的教学能力所左右。在制定拓展课程时,可以根据教师的现状,尝试开设于几何教学有关的拓展课程。比如:小小设计师、名家名题、智力大冲浪等课程。在小小设计师这一课程中,教师设计了商标教学,让学生知道许多商品的商标都是几何图形,或是由几何图形的变化而成的。师生共同收集几何图形的商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几何图形商标的特点:构图简洁明快;彼此差异显著;规范性强等特点。教师还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商标,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初步了解到几何图形商标设计的知识,感悟到几何图形简洁神奇的魅力。名家名题这一课程,着重介绍数学的历史文化,尤其关注与几何知识有关的内容。智力大冲浪则以数学问题解决为核心。小学生虽然知识面比较狭窄,但他们同样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教师设计了为学校操场设计合适的花坛、设计纸盒、测量家中的实用面积等小专题。这些教学内容,不仅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学生试着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处理,用一些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能力,将为学生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带来巨大收益。

【参考文献】

[1]陈俊荣.《未来英才》,2015(19)

上一篇: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下一篇:简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