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院校口译课程设置与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时间:2022-10-15 09:25:50

理工类院校口译课程设置与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 要]国内翻译界对于本科口译教学方面多有探讨,但系统地针对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却显得匮乏,且多是针对作为英语专业一门必修课和翻译本科的口译课程设置两方面,对于“外语+专业方向”,同时又重视人才技能的培养模式下,培养“准专业化”和语言与技能并举的翻译人才的口译课程设置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且缺少案例研究。在这个研究背景之下,本论文将本校翻译系的口译课程设置及口译人才的培养模式定为研究对象。鉴于本校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新成立的情况,相关的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也处在探索,优化,特色化的阶段,本论文对本校现正蓬勃发展的翻译本科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口译能力;口译课程设置;口译人才培养;认知负荷模型

中图分类号:H0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45-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外国际交流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教育等各方面蓬勃发展,中外交流的使者―口译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社会对口译这种“即时、高效”的语言服务提出巨大需求,社会及高校口译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端口译人才规范化培养已经迫在眉睫。

二、发现问题

笔者通过实际走访,调研及问卷调查等,在实际的理工类院校的口译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1、根据穆雷教授提出的教学翻译(即采用翻译的方法开展英语教学)和翻译教学(即专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的概念区分,作者发现,很多理工类院校的口译教学,侧重点不是翻译本身,而是英语语言水平,属于教学翻译,而不是翻译教学。2、根据当今外语教学的理念之一:学习动机来看,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对口译感兴趣,愿意投入更多精力的同学较少,大部分认为口译较难,要求较高,甚至有少数同学不愿意动脑参与,直接念书中译文。3、从当今外语教学的理念之一:以学生为中心来看,口译教学目前教学模式较为陈旧,这种陈旧的模式反映出英语教学更重视听说读写这前四种技能的培养,而不太重视排在第五位的翻译教学。4、从翻译教学需求来看,学生对翻译的需求主要有:各种口译证书考试,市场陪同口译的需求,MTI口译及学术口译研究生的复试等等。而在实际口译教学中很少考虑到学生这些需求,而仅仅限于把课本上的课堂和课后口译练习翻译一下。再有,课本上的文章主要是国家领导人级别以及国家大政方针相关的口译练习,与学生的需求不太相符,那么基于课本上的口译练习也就很难满足学生对翻译的需求。5.学校以及教师对学生口译能力的构成成分认识不足,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方式缺乏认识,教学模式较为陈旧。6.教师自身的翻译水平有限,学校里缺乏双师型教师,即在学校里是教师,在翻译公司里面兼职做翻译,同时具备学校中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具备专业口译的能力。由于教师的口译能力有限,无法将自己的经验拿出来与学生交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口译能力的培养。7.教师对口译的概念、地位作为等认识不清,缺乏对口译理念和口译方法的认识。8.在口译人才培养中,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缺乏专门针对市场、专业的实用翻译课程。

三、提出假设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作者提出了研究假设。1.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口译教学的内容应以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翻译素材的要求为主,结合市场内容、专业内容,口译教学应基于学生需求加强这几种内容;2.基于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和Anderson(1995)的“认知技能发展模式”理论,提出的假设是: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和Anderson(1995)的“认知技能发展模式”适合于指导口译实践;3.针对当前翻译系口译教学现状,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理论,提出的假设是:口译技能培养是口译教学的本体与核心,语言能力培养只是口译能力培养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核心部分;4.针对在当今信息时展背景下传统翻译教学受到的冲击,本研究提出当今假设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多种译文供其遴选,激发学生在语境下译出最佳译文。5.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外Z教学理念,提出的假设是:合作教学策略能够使口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任务教学策略能够加强学生的中心地位。6.从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不难看出,口译过程是一个多任务处理的过程。作为一种跨文化言语交际活动,“口译是一项综合运用双语知识和技能的活动”(陈振东,2008:49)。因此,口译训练应以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即“技能+语言”的训练模式。口译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有效提高学生口译过程必备的各项技能,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厦门大学、广外的口译训练都是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根据口译实践的需求,仲伟合(2001:30-33)提出好的译者应掌握以下技能:短期记忆、信息理解与存储、语义转换、主题思想识别、言语类型分析、目的语信息重组、口译应对策略、数字传译、笔记、译前准备、演说、跨文化交际等技巧。作者提出的假设是:以技能训练教学模式为主,但结合理工类院校翻译系学生的生源和水平实际,又必须以语言能力教学为辅,这种“语言+技能”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口译的积极性,加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四、理工类院校及我校口译课程群建设的对策

基于相关口译教学模式的针对理工类院校及我校翻译专业的口译课程建设和口译人才培养的特色化和优化,应从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对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设置,教学与训练方法,提出应循序渐进地介绍应用的技能技巧,以语言训练,知识习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辅助,提高理工类院校翻译专业学生的口译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在这两种模式的指导下,口译课程所拟定的教学大纲的主要特点为:以话题为主线,既有口译技巧,又有话题背景知识和相关的口译练习。在选材时注意体现其政策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更加强调学生思维模式的训练,强调技巧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及独立学习的能力。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中心,采取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理工类院校的口译教学不只是教授语言,所以语言技能的训练不应成为口译教学的重点。正如吉尔口译训练模式模式所倡导的,分析(A),理解(C),表达(R),技能(S)与职业化(P)应为口译训的重要因素。因此口译的训练应该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语言训练,知识习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辅助,口译的课程设置应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原则。

4.1 口译课程群建设的宏观原则

4.1.1 强化课程群意识

口译要求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即时完成口译任务。这对语言专业学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这一要求仅仅靠在高年级开设一至两学期口译课程是无法达到的,这需要有意识地将口译中基本技能的训练延伸至低年级。在低年级,加强听、说、读、笔译等单一技能的培训,为综合运用各项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不断强化领导和授课教师的课程群意识,将教师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分成不同的课程小组,口译课程群小组的教师应定期沟通,在口语、听力、笔译、跨文化交际、公共演说等其他课程中完成口译培训的部分内容,将更多的提高和实践时间留给口译课程,提高口译课程的效率。

4.1.2 体现口译技能技巧培养的阶段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新知识是建立在以往习得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教学应该循序渐进,从低一级的技能向较高一级技能逐渐过渡。

4.1.3 口译课程教学方法

无论技巧型、内容型或是实践型课程,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都应注意在教学实际中进行微观教学方法的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口译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关于“语言+技能”口译训练可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A.教师讲解示范。B.集体口译练习。C.两人配对演练。D.三角情景练习。E.小组讨论。F.实践观摩。G.会议模拟。

4.1.4加强口译师资建设

针对理工类院校面临的口译师资不足和口译教师实战经验缺乏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打造“双师型”的口译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口译教学的保障。专业口译教学对师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不仅口译教学能力强,而且口译实践能力强。在建设专业口译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还应争取能将口译教学师资队伍打造成一支能够重大国际会议的口译团队、一支能主讲“精品课程”的教学团队、一支能具有一定影响的口译科研团队。

4.2 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口译课程,开启就有本校特色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本校翻译系学生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背景,同时又有理工类院校英语和翻译系所共同面临的生源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经过以上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在语言能力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已经为学好口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好了良好的准备。以往的理工类院校往往只开设一学期口译课,学生面临着入门难,训练时间不充分,语言和技巧都得不到提升的尴尬局面。针对这些情况和本课题的调研,我校翻译系会从第五学期开始,在第五,第六和第七学期都开设口译课。使得口译课程的设置更加的细化,专业化。第六学期开始的《口译基础》是口译入门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对口译的概念,分类,技巧等有一个大致性的了解。第六和第七学期应开设更专业的口译课程,有《交替传译》《同声传译》《视译》《联络口译》等,为学生在语言学习层面,话题积累和口译技能提升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培养“语言+技能化”口译人才的基石。同时应删去一些具有重复性的课程,使得课程的设置更加精简,科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与提高,实现语言,技能提高双管齐下。

针对口译理论研究方面,经过本课题组的调研,发现我校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教授是比较欠缺的。教师可以在课上培训语言和技能的同时,适当地渗透口译理论,或在翻译理论课中,加大口译理论教授的时间和分量,帮助学生实习口译理论学习和口译实践相结合,同时也为翻译系毕业生选择口译题材毕业论文和实践报告写作打下基础。

同时针对我校属于建筑类工科院校的特色,我校翻译系开设了建筑英语选修课,以及全校范围内的工业设计英语选修课等等。这为本校的口译人才培养也提供了思路,可以将口译培训与这些专业相结合,培养“外语+专业”类的口译人才。这也符合市场的需求。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市场接轨。

另外针对实践教学周的口译实践教学设计通过口译实践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口译常用方法和基本技巧、理论联系实际,为将来的口译任务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从事相关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使他们熟悉文化、外事、经贸、科技、工程等领域的口译工作。也可以利用我校作为工科院校的实习机会优势,多给学生口译实践的机会,例如建筑工地口译,设计院讲解与参观口译等等。将“语言+技能”口译能力培养充分地与实战相结合。

五、研究意义与总结

口译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心智技能的训练。本研究对“语言+技能口译教学”的探索,其旨在了解口译教学的本质特点,寻找口译教学的内在规律,明确口译教学的准确定位,为理工类院校翻译专业本科的口译教学改革和教学理念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其次,本研究以吉尔的“口译认知负荷模式”为理论指导,探索如何通过“技能的分解训练”来提高单项任务的处理能力,从而实现注意力的有效分配,并减少“漏译”或“错译”现象的出现,最终达到提高信息转换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之目的。本研究也尝试着促进口译教学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再次,通过对“语言+技能口译教学”的研究,本研究在注重学生语言水平提高的同时致力探索每项技能的认知特点,明确技能训练中的重点与难点,探讨技能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了解翻译专业本科学生对技能训练的看法和要求。因此,本研究成果对提升翻译专业本科生的口译水平和加强理工类院校本科“语言+技能口译教学”的实施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Gile,D.BasicConceptsandModelsforInterpreterandTranslatorTraining[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5.

[2] Lederer,Marianne.Translation:theInterpretiveApproach[M].TranslatedbyNinonLarche.Manchester:St.JeromePublishing2003.

[3] Pochhacker,Franz.IntroducingInterpretingStudies[M].London/NewYork:Routledge,2004.

[4] 陈振东.口译课程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翻译,2008(4).

[5] 刘和平.鲍刚.技能化口译教学法原则―兼论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J]中国翻译,1994(6).

[6] 仲伟合.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J].中国翻译,2001(3).

上一篇:试论意大利现代设计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下一篇:品牌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