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意大利现代设计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时间:2022-09-20 04:43:35

试论意大利现代设计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分析其形成独特的设计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原因,同时分析中国现代设计现状,总结不足,提出在发展现代设计中应向意大利学习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意大利 现代设计 中国 启示

意大利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时尚王国之一,其各领域的设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今仍在现代设计的路上摸索前进。意大利在现代设计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设计风格,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和特点,特别是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做法,给中国现阶段的现代设计发展带来了许多的启示。

一、从理性主义到激进主义

意大利具有浓厚的艺术传统,它在走向现代设计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一)战前的理性主义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意大利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手工业有着极富韧性的悠久传统。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少数冒险的设计家做出反应,开始遵循“形式服从功能”这一原则。

(二)战后重建――“新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时期

重建时期的意大利,在设计上提倡“有用的形式”,不仅仅满足简单的功能需求,设计界一片新鲜感,充满活力。经济的复苏、政府支持和美国的扶持,使得当时的意大利设计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刺激了个人风格、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逐渐形成意大利特色。

(三)战后20年――“激进设计”崭露头角

此时的意大利告别了手工制作传统,转向新型工业产品,设计上既有传统的思考,也有前卫艺术的影子,出现了“反设计文化革命”。设计理论家、批评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对意大利的设计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中国设计现状

同意大利一样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是有56个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积淀的国家,但是,由于中国刚刚由之前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仅仅有30多年的时间。现代设计在中国只能说是在刚刚萌芽的阶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设计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批的留学生和专家学者到国外学习、进修和交流,他们接受了西方国家最新的设计教育和最先进的设计思想,并把西方各国优秀的设计教育方法带到我国的设计教育体系中。但从我国的设计教育现状来看,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种差距不单是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更重要的是思想认识和审美意识上的。

中国现阶段来说,我们在设计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国内优秀的设计公司也在不断涌现,各类设计比赛和活动也层出不穷。但总体来说,我们的艺术素养还很欠缺,设计土壤很薄弱,市场大部分都是拿来主义,人们只关注价格,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审视和评判设计的好坏,这是整个民族美学缺失的表现。

三、意大利对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启示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经历了百余年的磨砺,成功地吸取了国际化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同时又保留了传统的艺术风格,树立了许多具有其民族特色的国际品牌形象。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首先,我们要在专业领域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现阶段,我们想要发展民族化风格,并不是说把中国民族传统的图案和纹样搬到设计中,而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要学好国际设计基础,也就是西方的O计系统,这是规律,是技法,只有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和技法,才能把我们中国特有的民族元素巧妙地运用到设计中,才能把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国际的设计舞台上表达出来。

其次,创造品质优良的民族品牌。意大利在战后也曾接受美国的支持和赞助,设计风格也受到美国的影响,但他们没有直接照搬美国的设计成果,而是抛弃了当时夸张的装饰,发展简洁、整体的流线型设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发展,意大利的手工艺传统依然顽强、生动地保存了下来。虽然产品的形式外貌可能是和现代概念相结合的,但骨子里那种手工艺的精良、生动却从未消失。这一直是意大利产品具有独特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意大利哲学家翁贝托埃可说过,对于其他国家,设计是一种理论,对于意大利来说,设计更加是哲学,或者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时,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起源地,艺术对于生活的影响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深刻、直接,所以意大利的民众艺术涵养也高于许多国家,这一点也是意大利设计能够发展得比较普遍、有强大的民族支持的原因。因此,中国发展现代设计之路,必须要提高民众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发挥设计理论界的能量,把设计提升到精神层面,而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彰显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的现代设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2]大卫・瑞兹曼.现代设计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3]乔纳森・M.伍德姆.20世纪的设计[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郭倩,女,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传媒艺术)

上一篇:着重群众文化建设 深入推动文化惠民 下一篇:理工类院校口译课程设置与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