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10-15 07:19:17

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要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能手,努力成为思想教育的专家,努力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努力成为大学生信服的人生导师[1]。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校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原因,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依然存在职业倦怠、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和发展空间小等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辅导员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主要特色之一,实践证明了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实施是符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高校教育规律的。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全新定位。但是,从总体上看,高校辅导员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是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由于高校辅导员面临复杂的工作任务及繁重的工作压力、职业标准高、职业待遇低等因素,会产生的一系列消极的情感、意识和行为方式,以及由此出现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上的一种衰竭状态。造成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多,辅导员配备不足,工作超负荷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教学资源明显不足,辅导员承担的工作任务不断加重。据有关资料显示,多数辅导员要负责400―500学生,甚至600-700名学生。辅导员配备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学校领导存在认识误区。长期以来,有不少领导认为辅导员工作很简单,随便管管就可以,只要保证学生安全就行了,不需要太多辅导员。但是,辅导员工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第二,学校编制有限。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各高校均不同程度出现辅导员队伍缺编现象。编制有限直接导致了辅导员的招聘数量减少。

2.心理压力过大

高校辅导员不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基本上没有什么双休日和节假日,同时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警惕性,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前高校公共事件频发,导致高校安全和稳定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旦出现不安定和不稳定问题,辅导员往往是“第一责任人”,以至于有辅导员慨谈自己每天像坐在“火山口”上,惟恐出事,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3.工作绩效平淡,成就感降低

辅导员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工作效果的长期性及隐蔽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人才培养特别是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辅导员工作的效果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不止限于学生在校期间,是通过学生终生的状态来体现的。也就是说,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短时间内较难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这样一来,辅导员赢得肯定和赞赏性评价就很少,其成就感也就越来越低。

(二)高校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1.工作侧重点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

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政管理,也就是管理学生;另一方面是专业研究,研究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方法等等。管理学生是高校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但是专业研究关系到辅导员职称评定、工作考核,辅导员们不得不重视。因而在行政管理和专业研究中间,究竟该侧重于哪一方面,很多辅导员迷失了方向。

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各个方面,在“凡是学生的事就与辅导员有关”的观念下,许多工作的落实都是由辅导员操作。一些对学生学习、生活、活动场所负有管理职能的部门不能充分履行其管理学生事务的职责,辅导员往往成了“代职”者。这样就造成辅导员在各部门的调遣下疲于奔命,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工作摆在了次要位置。有的辅导员戏言: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我什么工作都做了。

2.重学历轻专业,造成能力缺口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学历有了很大的改进,有些院校为了提升本校的高学历人数比例,在招聘辅导员是不看专业,只看学历,出现了“英雄不问出处,唯有学历解忧”。但是,学历的提高并不能完全代表能力的提高。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学生,不仅要管理好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还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些高学历毕业生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与实践经验,能力发展片面,缺乏必备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这些都形成了能力缺口,无法胜任辅导员工作。

3.知识结构不合理、职业素养不足

有些辅导员知识结构单一,对所辅导的学生专业前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考研指导、就业等不甚了解,无法培养或激发学生热爱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导致学生缺课、逃课、退学等现象经常发生。另外,有些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缺乏应有的爱心、细心和耐心。

(三)辅导员的发展空间小

目前高校教职工的职务晋升途径主要是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但辅导员的最高行政级别是科级,特别优秀的可升为院(系)党支部领导,但到达这级干部的实际人数很少。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又有十分严格的硬指标,如每年的教学授课量,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这使得长期从事学生具体事务的辅导员望而却步。同样是10年工龄的同一批分配进校的教职工,一毕业就搞专业教学的基本都评上了副教授,而当辅导员的最多是讲师,发展空间比专业教师小得多。

二、对策

(一)推进高校辅导员体制机制改革

1.实施辅导员级别制,明确辅导员考核机制

辅导员可有相当于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等一系列的级别,专职辅导员既可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也可以确定相应的行政级别。提高辅导员地位,可以避免队伍流动性大,增强稳定性。

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辅导员的工作与专业教师有很大不同,考核标准上不能搞“一刀切”。对于专业教师可通过、做科研项目、教学质量等进行考核,而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学生日常管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辅导员也可进行学术研究,但主要工作还是管理和德育,因此对于辅导员的考核与专业教师有很大不同,要从学生学习生活及其道德品德的长远发展方面考查辅导员的工作绩效。

2.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

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的优化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充实高校辅导员队伍,按学生比例引进辅导员,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充足的辅导员数量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保障。按《十六号文件》精神要求,师生比应严格按照1∶200配齐辅导员;同时,可以采取专、兼职两种办法配备辅导员。

其次,对辅导员的选拔上,要严格把关。

在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基础上严格考察辅导员自身其他素质,将对开展辅导员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纳入选拔辅导员的标准中来,尤其是要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特点,重视审核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再次,完善辅导员培训体系。

教育部门与高校都应当提高重视并加大投入,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和岗中培训,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优化与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鼓励专职辅导员通过培训学习成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鼓励、支持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探索设立科研基金及专业化建设。

3.解决辅导员出路问题。

切实解决好出路问题,是稳定辅导员工作情绪的基本保证,也是辅导员队伍平衡、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辅导员队伍具有鲜明的学生工作特点,工作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应是一支动态而又相对稳定的队伍。辅导员工作到一定年限后,要有计划地把他们适当分流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同时要适当补充政治思想品质好、有一定经验或学历高的“新人”,“为有源头活水来”,做到新进一批、稳定一批、流动一批,始终维持这支队伍的动态平衡以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高校辅导员应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我完善

1.辅导员要明确自身的多重定位。

古语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对辅导员角色的明确定位,是改进辅导员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一个管理者和教育者,辅导员应以德育为中心,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题。另外,辅导员还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研究者,研究学生管理规律与方法,也可研究自己专业领域的一些问题。

高校辅导员要注重对自身责任的认识与对自身的多重定位,在引领思想行为上,当好“指导员”;在融入日常生活上,当好“家庭成员”;在规范学习秩序上,当好“管理员”;在树立良好学风上,当好“监督员”;在发展学生骨干上,当好“把关员”。

2.完善知识结构,克服因专业问题造成的能力缺口

面对不断发展的形势和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

非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专业出身的辅导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等方面的学习,了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规律和方法,切实做好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同时也能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专业出身的辅导员要加强所辅导学生的专业方面的知识的学习,以便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考研问题、日常的学习等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这样一来也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另外,辅导员迫切需要充实的就是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学生工作是与人打交道,每一个人的想法不同,其行为模式也不同,这需要我们要有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掌握每一个人的思想动态,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特别要做到提前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3.切实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工作要有爱心、细心和耐心

爱心是做辅导员工作的根本保证。做好辅导员工作需要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爱心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工作细心,能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也能帮助我们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辅导员工作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体现在对全班学生的仔细观察和详细了解;体现在处理问题的周密性。

辅导员工作是针对一个群体的工作,对于全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因此,做好辅导员工作需要有耐心。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各种思想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做学生思想工作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下苦功夫,日积月累,水滴石穿。

(三)更新学生工作模式,理顺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倡导以大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学生工作新理念,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1.要实现工作重心下移,从学生干部入手,找准学生工作的切入点。

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龙头,是实现班级有效管理的中流砥柱,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的风向标,同时也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实现学生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班干部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班级管理的成与败,因此作为辅导员对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要慎之又慎。[2]

2.要规范学生事务,提高工作效率。

明确事务性工作的时间、程序、要求等,使事务性工作“简单化”、“信息化”、“机械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让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总之,辅导员作为与高校大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教师,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十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建立一支数量足、质量高、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以适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N],人民日报,2007,5,5(1).

[2]赵朋亮,浅谈高校辅导员对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J],才智,第135页2012,04:135.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上一篇:论非语言因素对文学课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下一篇:论香港高校学生事务队伍建设的特点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