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后如何提升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时间:2022-10-15 07:18:37

免费开放后如何提升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摘 要:基层图书馆在中国的公共图书馆结构管理体系中,属于是最为基层的单位,主要的服务对象覆盖面广,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这部分群体普遍文化层次偏低,无论是文化意识,还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能力都相对比较薄弱。为了提高社会民众的文化素质,让社会公众更多地接触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免费开放的基层图书馆在服务上就要准确定位。提升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塑造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环境,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感受到新时代的气息。本文针对免费开放后如何提升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进行研究。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人力资源;服务水平;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58-02

人类的文明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快速地传播,已经将知识覆盖到各个地区。在中国,关于基层图书馆界定涵盖面很广,本文着重研究农村基层图书馆在免费开放之后,提升服务水平的途径。对于基层图书馆的界定,就是以广大的农村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使其充分地享受知识,并将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社会经济建设中来。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对于农村科技化的要求日益紧迫,基层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就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使更多的农民多读书、读好书,普遍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

一、基层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必要性

基层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就是要是人民群众充分地享受获得知识的权力。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国家出台政策实施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是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为促进广大群众满足获取知识的欲望。从政策的角度而言,其不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而且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具有实践意义。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亟待提升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超过8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人口不断地向城市县镇转移,已经成为了城市县镇发展的主要蓄水池。与此同时,农村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偏低,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村人口的知识水平已经与时代的步伐不再适应。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科技化、现代化成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于仍然在农村从事生产劳动人民群众来讲,获得知识已经成为了一种渴望。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大量的农村人口已经进入到城镇中,但是依然有超过40%以上的劳动力在农村服务。提升这部分群体的知识文化水平,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

要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将有关知识进行具有针对性地普及,使农民群众所掌握的知识更具有实践应用性,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在地处偏远地区的农村,由于环境特殊,就需要掌握一些符合本地理环境特点的农业知识,然而这种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农业技术,却很难于找到相应的农业资料,那么这就成为了基层图书馆的重要责任。也就是说,基层图书馆所具备的科技资料要具有一定的地方倾向性和专业适应性。

(三)真正体现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基层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村的广大人民群众,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是完善农村服务的真正体现,那么其服务职能也应该以农村为重点,因此,基层图书馆在工作任务上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公共图书馆的意义在于让更多人满足知识的渴望和需求,那么在农村依然采用封闭式的工作流程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不但程序繁琐,而且也失去了面向整个农村开放、提升服务水平的意义。将基层图书馆打造成为学习场所和研究场所,让农民在这里免费接受农业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基层图书馆的基本工作任务就由狭隘地借书、还书,相应地扩展到多样化服务。

二、基层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现状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基层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虽然相对较为单一,但是也正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基层的图书馆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完善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基层图书馆由传统的收费转向免费开放,不仅使图书馆的运行成本有所提高,而且对于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基层图书馆就需要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下,不断地完善服务项目,让基层图书馆真正意义上实现无障碍免费开放。

所谓的图书馆免费开放,主要是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其开放的内容除了图书的借阅之外,还包括图书馆的公共空间、场地以及设施对外免费开放。随着图书馆服务项目的增多,服务方位也多样化而且越来越齐全。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讲,其向群众免费开放的项目中更为注重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与读者的相适应性。从公共图书馆的未来服务趋势来看,其服务范围正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地扩展,这当然也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很大的压力。

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是国家政策导向,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广大的群众知识文化水平,并在全民范围内普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免费开放图书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的,着眼于未来,通过对图书馆服务质量采取创新的方式,则可以解决诸多暂时性的难题。基层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并不是简单地取消收费制度,而是对于图书馆服务质量要求的一种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多年以来,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其管理的思维是以书为本,将图书馆的藏书数量作为主要的工作标准。在一些图书馆中,有很多有价值的藏书,但是由于与读者的知识层次以及实践应用性不符合,导致前来图书馆借阅书籍的读者寥寥无几。结果,图书馆成为了藏书基地,却没有真正意义地实现其借阅的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图书馆应市场的需要开始了产业化管理,其以经营文化产业为主,经营服务范围扩大到了与图书馆服务职能相应的所有相关领域。在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上,读者可以免费借阅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从而使图书馆的公益本意充分地发挥出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

三、免费开放的基层图书馆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基层图书馆免费开放之后,所面临的管理压力是非常大的。长时期以来所采用的图书馆管理体制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需要在管理上和服务上加以创新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制度,主要是以维护图书馆的利益为主,在规章制度上没有站在为读者服务的角度较为全面地考虑问题,而且限制读者的一些行为。对于读者所发生的有损图书馆利益的行为,图书馆就会根据有关规章制度采取惩罚的措施,显然给读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而且这种处理方式缺少人性化,并没有体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一)加大图书馆的宣传力度

基层图书馆免费开放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其属于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意味着在管理模式上更倾向于服务水平的提高,并以此为核心建立新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是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创新。鉴于基层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政策性措施,同时也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就需要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面对现实,适应实践的需要,提高创新意识,以多重角度提高服务水平。我国对于基层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落实的重要环节,基层图书馆可以通过财政的扶持,将各种服务体系构建起来,以解决馆藏与读者之间的供需矛盾。另外,由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对于免费图书馆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局限,并心存芥蒂,基层图书馆就需要首先将国家的有关政策宣传到位,并免费提供各种服务,如上门免费办理图书借阅证,将图书直接送到村落中,让农村群众体会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图书馆的信誉度。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条件,诸如宣传板、小广播以及各种休闲娱乐场地,以多种方式将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性质和服务宗旨明确。还可以利用节假日期间,组织基层图书馆宣传队,到各个村落进行以宣传为目的的演出,让农民在闲暇时间了解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内容。由于基层图书馆所面对的主要是基层群众,所以服务上要更为贴近基层百姓,挖掘图书馆的服务潜力,想群众之所想,才能够做到服务到位。

(二)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属于是公益性事业机构,在资金来源上是由政府提供的。基层图书馆由于规模较小,馆藏也相对较少,图书层次以及服务对象相对不高,所以在服务管理质量上的提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受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于服务意识比较薄弱,依然存在着“吃大锅饭”的惰性心理,加之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单一,借阅的读者稀少,使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并将这种情绪牵引到读者的身上,那种冷漠和无礼让前来借阅的读者非常的不满意。进入到市场经济阶段,基层图书馆进入到产业化管理的范畴,要使图书馆有所收益,就需要在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基层图书馆的服务多样化特点,就要求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流程,特别是本图书馆的馆藏以及各种图书的主要内容,都要熟记于心,以便于对读者有目标地服务。图书馆可以定期地组织培训,将服务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并进行全方位指导。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请读者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请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以使图书馆的服务更为完善。

(三)实现资源共享

处于信息化时代,基层图书馆应该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外服务。由于基层图书馆的资源有限,但是计算机网络已经普及,可以利用信息网络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使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在于,可以实现馆际之间的相互借阅。对于读者有所需求,而本图书馆又没有馆藏的图书,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向其他的图书馆咨询,并办理间接借阅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网络资源的链接,可以使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形成一个动态的、完整的服务体系,以促进公共文化工程融合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中,公共图书馆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场所。图书馆面对社会免费开放,是文化服务社会化实践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基层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不但可以提升基层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也成为了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基层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意味着社会公共产品正在逐步地实现公益价值,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以及和谐稳定地可持续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盛亚光,张玉红.县级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管见[J].图书馆学刊,2013(04).

[2]赵秀清.浅谈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农村服务工作[J].图书馆论坛,2008(09).

上一篇:女性之弱者思考 下一篇:新课标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