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展规范化更重质量提高

时间:2022-10-15 07:14:32

持续发展规范化更重质量提高

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保障

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解读:多层面、多元化、动态性、全面性的质量观。多层面。具体构成可分为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学生质量、学校管理质量和办学环境质量。本科生的质量应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多元化。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原本只需要中学毕业生胜任的职业越来越多地要求更高的教育和训练,这就使更多的职业成了高等教育的专业。这类新的专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同于学者、科学家等职业的要求。同时,学生构成也趋于多样化,相当多的学生既不希望、也不适合成为学者、专家之类的精英人才。

动态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过去大学注重精英教育,培养的人才大都是“知识型”或“学术型”的,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侧重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富有创新性”和“动手能力强”的人才。

全面性。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符合共性质量标准和具体质量标准。共性质量标准指高等教育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具体质量标准是指不同类型的学校,

在满足共性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办出特色、形成优势。

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科学的质量指标体系。其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实施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过程和结果。高教质量指标体系要体现规范化和灵活性的兼顾、动态与静态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特别是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质量指标体系除了在办学指导思想等基本指标上一致性外,应该建立不同的子指标体系,增强指标体系对不同评估对象的适应性。

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估机制。以新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为指导,形成以独立中介评估机构和行业(专业)质量认证为核心,国家、区域和高等学校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评估监控网络,主要包括:

宏观层面上,国家应制定高等教育质量的最低标准,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有效监控高校的教育质量。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指标,各级学校都要接受质量审计。对符合标准的颁发认证书,对不符合标准的要将其资格等级向下移动一级。

中观层面上,各地区应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细则,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质量监控体系上,可以把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的重心放在省一级。同时,也可在自愿基础上,以行业性的独立中介性评估认证机构为主导,建立自由联合的区域性、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避免“一刀切”。微观层面上,高校要重视教育质量的过程性评价和产出性评价。实行产出性评价指标的好处就在于表明质量不仅仅取决于资金投入,还取决于教育过程的良性操作,提醒高校从过程和结果上找出教育系统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第一生命线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规模、效益、结构、质量、体制等众多因素里,质量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大学效益的原发资源,是大学规模的底线保证。

高等教育的内生特殊性、自在规律性和后发优势性决定了质量是高等教育第一生命线。高等教育的质量可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的质量,主要包括教学设施、教学秩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师队伍等的质量,也就是高等教育实现其职能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环节,每一个要素或环节都有其内在的规定和实质性要求。

高等教育要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要求,也就是需要全面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高等教育最终完成的是对一个人的社会定型、能力定型、职业定型和人格定型的终极任务。质量理念是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的根本观念和永恒追求,讲究质量、注重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追求更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的规律使然。

高教规模不应简单移植经济学规模理论

没有一定的办学规模,我们无法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但在大学规模问题上确实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较突出的是单纯用规模经济理论,把大学当作企业来办,认为招生招得越多越好,学校规模越大越好,却忽视对学科和教学方面的投入。高校规模的扩大不能离开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这个主要内容。

近年来,教育部门在高校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其离现实需要还有很大差距,拿学科建设来说,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所迫切需要的许多领域没有得到高度重视。比如我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学科还处在起步阶段,学科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甚至落后于东南亚一些国家。

课程教学同样也有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问题。例如历史教材还不能生动地反映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创造过程和中华民族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探索精神。即使是历史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也难以养成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实现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使命感。

在扩大教育规模方面对不同大学的个性特色认识不够。

不管是什么大学,都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大,人大我全”,对不同地区的大学的区域特色认识不够。例如,尽管强调大力发展西部地区教育事业,但在学科评估、项目申请等方面并没有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的局部优势,而是按照与东部地区同样的标准去要求。

在考虑高等教育规模问题时,也应关注大学的独特性。要鼓励大学认真思考办学的理念。我国的大学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过于统一,缺乏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大学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自己的特色。同时,还要更加理性地发掘不同地区的不同优势,形成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

研究型大学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明确大学使命,理清发展思路,为研究型大学协调发展指明前进方向。目前,一些研究型大学还存在着定位不准、盲目攀比的情况。在人才培养方面,个别大学一味求大,只重经济效益,忽视质量把关。例如异地办班培养工程硕士,学员在学习期间连大学实验室都没有进过。在学科建设方面盲目求全,没有正确处理主流学科、优势学科、龙头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之间关系,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情况。研究型大学如果不辨主次轻重将难以保证将资源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其结果,可能只见高原,不见高峰。

优化结构规模,有效配置资源,为研究型大学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结构决定功能。良好的系统结构,适度的发展规模,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是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研究型大学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拔尖人才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根本目标,不应当也不必要像快餐店一样,四处办连锁店。连锁店以制造标准化的产品和提供统一性的服务模式为目标,而大学则以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工作为根本。研究型大学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的评估来说,也应当引导研究型大学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

创新管理机制,为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经过持续的扩张和扩容,不少研究型大学形成了多校园的格局。如果还沿用传统的部门化和集权化管理模式,效率将明显受到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也有一些多校园的大学系统,但是系统中各校园一般是作为相对独立子系统而存在的,例如英国的伦敦大学和美国的加州大学系统,各分校园无论是颁发文凭,财务管理,招收学生,人事管理,教学安排还是参加大学评估(排名),都是相对独立的,这些多校区大学更多是以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方式而存在的。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当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大众化教育不是降低要求的教育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前一阶段发展的主要特征还是规模的扩张,质量、结构、效益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兼顾,其负面影响有的已经产生,有的正在显露。例如,基础办学条件总体吃紧;高层次人才缺乏;生师比过大等。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应把重点转移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

大众化教育不是降低要求的教育。现在有一种极其错误的质量观,好像情况不同,就可以降低质量要求。多元化的质量观要求在国家给定的基本规格、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可以在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等方面有所侧重,但决不能因此降低要求。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前,在保证师资质量的前提下,要加快建设师资队伍,尽快解决生师比过大的问题,适当给教师减负,引导教师提高业务、从事教学研究交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现在的考核体系使教师疲于应付,既使教师身体透支,也导致教师不能沉下心来搞研究。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办学最低师资标准。

尽快扭转基础办学条件与办学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政府和高校都要充分认识高校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和所承担的责任,对于个别办学条件过差,近期又无法达到基本要求的,要采取果断措施加以限制。高校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要围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出高水平成果来提供环境和政策条件保障。

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当前的问题是,一方面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的大举扩张,片面追求大校园、综合性、高层次,无疑提高了教育成本。要遏制高校强大的收费动机,必须坚持公立高校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这就要求政府依法承担起对公办高等学校进行投入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

上一篇:环境问题及民法挑战和对策 下一篇:高等教育理论建设剖析教育史研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