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听吗?

时间:2022-10-15 06:34:02

谈话的目的是要交流信息和情感。但当信息的内容尚未完全明了时,听话的人总是先通过察颜观色来辨认说话人的情感。常言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比较理智的成年人之间的谈话尚且如此,更别提与情感尚未成熟的孩子们谈话了。于是,在我们振振有辞的时候,是否要常想想:

与孩子谈话时,最关键的一环就在于孩子如何将这些谈话同他自己以往的经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如孩子在你身上得到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较多,诸如:乐观、热情、善良、同情、尊重、坚韧、宽容等,在听你谈话时自然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和感受。反之,若是他与你相处时大多为消极的感受,那么即使这次你是在“好话好说”,他想的却是“你又来了”,而使你的言辞毫无效力。单凭这一点,就有理由断言:我们平时真的应该着力于在家里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

在此基础上,考虑孩子的特点,了解并注意总结与孩子谈话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会更进一步提高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效果。这里,我对家长与孩子谈话时的方式方法提一些建议:

一曰“动之以情”

就是说,谈话内容要付之于感官,尽可能用你的话语描述而不要论述。描述要有触觉、有声音、有味道,有气氛的渲染,还要能引起丰富的联想。这样才会使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回应。请看下面这个父亲是如何用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激励孩子的:

父亲:……我简直不敢相信校长会念到我的名字,同学们都回头看我,我才相信是真的。我的心怦怦地跳,腿也不听使唤了。可一想,不能让同学们小瞧了自己。一狠心就站了起来,大步走上主席台。哗……周围一片掌声、喝彩声……领奖下来,同学们把我团团围住了,那么多手向我伸过来,前边、后边、左边、右边……我握手都忙不过来了……啊!我要知道是这样,当初就是再苦点儿、累点儿,也没什么了不起。我从来没那么得意过。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孩子:还没有过。

父亲:能想像出来吗?

孩子:能。

父亲:想像和体验味道可大不相同,那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依我看,你准会经历那么一次的,只要你想。到那时咱们家也得大大庆祝一番,把你最好的朋友都请来。你说呢?

孩子:别忘了我们老师。

父亲:那还用说!

二曰“同病相怜”

就是尽可能与孩子谈双方都熟悉的情况,认同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有了切实的感受,他们才会产生共鸣,才会体谅你的心情,你的话才会产生效果。

父亲:“上次足球比赛,对方的前锋在你们摔倒了,你明明没有碰到他,裁判却非说你犯规,结果被判罚点球,你们因此输掉了那场比赛。队友都过来责备你。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当时爸爸就在看台上,我看到……你的泪水衔在眼眶里,硬是没有掉下来。可是,爸爸知道,你的心在痛哭……孩子,今天,你们校长和我谈你在学校的表现时,我就是这种感受。

父亲知道,这段经历对孩子来说,真可谓刻骨铭心的痛,所以,通过唤起孩子对当时情景的联想,使他切身体会到父亲此时此刻的痛苦心情。孩子的心有了很好的预备,就好像撒种前的松土,你后面的话语才会真正进入他的心。

三曰“投其所好”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位有着充分心理准备的领导,到基层征求下属的意见。大家见他真心诚意,便开始直言不讳。开始,他还能镇定自若,泰然处之。但后来批评意见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他也坐不住了,渐渐失去了风度,终于恼羞成怒,拂袖而去。这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人爱听批评,即使是很有涵养的成年人。至于孩子,对批评更是“深恶痛绝”。他不愿意听,你却偏要讲,那不是顶牛吗?人人都爱听赞美的话,孩子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多看孩子的长处,以正面鼓励为主。

也许有家长会问:“难道孩子做得不好也要表扬吗?”这个问题就要看你如何看待他们的“好”与“不好”了。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不要总是要求孩子做到尽善尽美,因为这使你只看到他的不足,他得到的自然都是批评;只要求孩子在不断地努力,因为这使你很容易发现他的长进,而他得到的将会是很多的肯定和鼓励。”

即便是孩子的消极行为,我们也可能找出他积极的方面。比如:孩子很粗心,同时可能他也很大度;孩子很孤僻,可能他也很沉稳;孩子很迟钝,可能他也很忠厚。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意识,孩子们也不例外。所以尽可能地成为他们的知己者,并由衷地去赞赏他们,就会使孩子们感觉到自我价值,并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而这些均为促使孩子不遗余力、奋发向上的基本因素。有一个全优生,当人们问及他何以如此努力的秘诀时,他深情地说:“我父母总能发现我身上别人看不到的优点,我觉得不能让他们为我失望。”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你要充分相信,孩子有从赞扬中发现自己不足之处的能力。

四曰“欲贬先褒”

如果遇到非批评不可的情况,我们也要考虑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让他感受到侮辱或贬低。我们可以先找到一个理由恭维他,把他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然后再告诉他“美中不足”。这就好比是一把筷子,你将其中一支捅下去一截,这一支当然就比其他的筷子低。如果你先将这支筷子捅上去一截,然后再将它按下去,所有的筷子就都一样齐了。

一个女中学生违反校规,穿了一件超短裙到学校,对这种情况老师是不能不管的。当她把这个女孩叫过来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围拢过来看她怎么管。此时,那女孩的心理状态也到了最敏感的时刻……

老师:哇!好漂亮啊!我很早就听说你的审美观与众不同,今天看来果然名不虚传。你们看,她裙子和上衣的颜色搭配得多协调!

女孩:老师,您喜欢吗?(心花怒放地)

老师:很喜欢,真的很漂亮。可就是……裙子的长度嘛……

女孩:您是说,太短了?

老师:噢,你已经知道了。

女孩:我明天换一条长的。

老师:(亲昵地搂过女孩,边走边耳语)你现在就回去换,我给你一节课的假。

你想这个女孩会对老师有敌对情绪吗?我看感激还来不及呢!因为她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才穿超短裙的,而且可以说,在来学校之前早就准备好要以“当众挨批”作为代价的。但她却万万没想到老师会表示对她的欣赏。尤其是在大家面前的赞美之词,着实让她感到满足和愉悦。她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虽然自己违反了校规,老师却在有意识地保护她的自尊。所以,即使是作为一种回报,她也会心甘情愿地做一次“牺牲”。

五曰“预支表扬”

有时孩子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直接的表扬和恭维会很生硬或有“戴高帽”之嫌,若采用预支表扬的办法也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父亲:你知道你妈妈很喜欢整洁,如果你能将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的话,我会觉得这是你对妈妈的一种尊重。我也会感到非常高兴的。

预支表扬一方面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表现会受到周围的认可和赞扬,另一方面也能激发起孩子的荣誉感,使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这一赞扬的“欠债人”。■

上一篇:我们该拥有怎样的父母意识 下一篇:何时放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