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的精神治疗作用

时间:2022-10-15 05:35:50

论文学的精神治疗作用

摘 要:通过文学人类学家记录的民族志中的典型案例及古今中外作家作品的众多言论事例,说明文学与治疗的关系,从而分析论证文学的精神治疗作用,并且指出文学的精神性价值。

关键词:文学;精神治疗作用;民族志;精神需求

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人创作的反映人的思想、情感、观念的科学,即通过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那么,对于人类来说,文学有什么作用呢?我认为,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性价值。

文学的精神性价值是和文学的精神治疗作用密不可分的。文学人类学家认为,文学具有内在的精神医学功能,即治疗功能。追溯文学产生之初在人类社会中的功能,它主要是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在人的健康、维系生存方面的突出作用,那就是文学的精神治疗作用。文学的治疗和人类有史以来的生存,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

而文学是从来就有的,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艺术,而阶级是有了人类社会后才有的。文学不会随着阶级、政治上的党派而改变其自身的精神医学功能。精神疾病已成为现代病中最流行的一种病。文学的觉醒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人类学家关于原始社会中实际存在的样态报告的知识,即文学治疗的民族志。

《吠陀》是古印度诗歌创作总集,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其中《阿达婆吠陀》中的治病咒诗,从形式上看是诗歌,从内容上看是咒语,从实际文化功能上看是治病用的。有一首题目为《治咳嗽》:“像心中的愿望,迅速飞向远方,咳嗽啊!远远飞去吧!随着心愿的飞翔。像磨尖了的剑,迅速飞向远方,咳嗽啊!远远飞去吧!在这广阔的地面上。……”这是一首“咒语诗歌”,人借助自己的语言,发出韵律诗意的咒术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说明文学一开始就具有这种治疗的作用。

文学是服务于人的生存需要的,人在生病时需要治病,人遭到灾难的时候需要禳灾。每一个民族在历史形成、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都有解决危难的智慧和经验。而早期口传文学最大的特征就是反复吟诵、吟唱。根据人类学者的调研报告,台湾省的一个少数民族布农族,现在仍保留着非常朴素的生活方式及治疗手段。他们在患病时,由部落中的巫医掌管治疗。

下面是阿乌治疗痛风病患者的过程。主要手段是将带有祈祷功能的诗句不断从巫医口中发出。如,“让你像月亮一样明亮纯洁,永远不要再痛了,像清晨的小鸟一样活泼。让你的脚跳得像山羊一样高,跑得像山猪一样有力,像鹿一样轻快。”这里,巫医所用的手段没有任何科技成分,完全是根据本土遗传的经验来治疗的,但他们有传统的面对自然灾害、瘟疫和疾病的治疗术。这种方法是一种仪式行为,这在相对的语境中是有效的。

我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人类学家的民族志调查报告,如杨恩洪在20世纪80年代深入藏区撰写出来的调查报告《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中描述的阿达尔治病的情况;黄中祥研究员的《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中描述的哈萨克说唱艺人巴克斯用“阿尔包歌”消灾治病的情况,这些案例都说明了文学和治疗本身是分不开的,文学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治疗、禳灾的功能,对演唱的民族还具有鼓舞士气、重建精神和信仰的功能。

文学的治疗分为述情治疗和叙事治疗。用诗的形式反复吟诵、有韵律地说唱就是述情治疗;通过语言叙事展开的时间长度及想象世界的虚幻情景,经过一定时间的疗程达到治疗的效果就是叙事治疗。叙事治疗这一概念并不是臆造出来的,而是文学史的丰富经验提供给我们的。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被公认为代表了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故事中的山鲁亚尔国王变成了杀人狂。山鲁佐德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国王恢复心灵的和谐,恢复理性的秩序,停止丧心病狂的报复举动(效果是治病)。她讲故事是一个有备而来的治疗过程,说明叙事本身具有治疗的功能。这种情况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不少,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根据叙事者治疗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叙事治疗分为自疗和他疗。文学口传的唱、讲所承载的治疗作用,到书写时代就转换到了作者的笔下,很多作家的写作本身是对自己创伤的一个治疗。如日本的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等。村上春树自述自己是怎样走上创作道路时这样说:“我为什么开始写起小说呢?原因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在某一天,突然产生了写的欲望,现在想起来,那还是因为写是一种治疗的手段。”叙事治疗是把文学还原到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功能,它承担的主要是精神心理的治疗。

当然,“文学治疗”理论也有它的心理学依据:一是符号、语言游戏的需要;二是幻想补偿的需要;三是排解释放压抑和紧张的需要;四是自我确证的需要;五是自我陶醉的需要。这些内在的精神需要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为文学的治疗作用提供了精神生态上的一个依据。

综上所述,文学从起初的治疗疾病、消灾禳灾到后来的精神抚慰、精神寄托,直至精神高贵,是文学的精神性价值的重要表现。离开了文学,任何人都能生存下去,这是文学最大的无用;但离开了文学,人类的精神无法高贵,这是文学永远的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上一篇:语文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下一篇:锤炼五元素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