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用证止付中的若干程序问题

时间:2022-10-15 04:06:59

浅析信用证止付中的若干程序问题

[摘 要] 本文结合相关司法解释,探讨在发生信用证欺诈时,相关当事人申请信用证止付的若干程序问题。具体包括禁令制度与中止支付的比较、止付申请的当事人以及止付申请受理条件中关于“难以弥补的损害”所导致的法官自由裁量权问题。

[关键词] 信用证欺诈 财产保全 中止支付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支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之而产生的信用证欺诈问题给信用证交易蒙上了阴影。2005年最高法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信用证司法解释》)对于信用证欺诈问题确立了相对以往更为明确的司法救济途径和方式,本文结合实务讨论其中几个常见的程序性问题。

一、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形式

发生信用证欺诈时,英美法中通过禁令制度来提供司法救济,但中国的民事诉讼法中没有禁令制度,只有财产保全制度。

从司法救济的效果上来看,禁令制度优于财产保全制度。因为英美法上的禁令是一项“对人的救济 ”,只针对人而不是针对物,要求禁令指向的人不得做某事或必须做某事。而大陆法上的财产保全制度针对的是物,考虑的是如果不给予保全,允许被申请人将财产转移,则将来法院的判决可能无法得到执行或难以得到执行。

在现有民事诉讼法中引入禁令救济制度对于信用证欺诈问题的处理来说可能是最理想的,但是考虑到目前中国民事诉讼法的整体逻辑性,以及最高法院若在司法解释中突破民事诉讼法而确立禁令制度显然是在越权行使全国人大的立法权,因此只能在现有法律框架范围内做些变通。

最高人民法院在1998年的相关通知中的表述是“冻结信用证项下款项”,以后逐步改变为“止付信用证项下款项”。由冻结转变为止付,体现了信用证保全由财产保全行为向行为保全行为的转变。目前《信用证司法解释》第9条采用的“中止支付”的救济形式,基本上是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财产保全”的规定设置的,但相对于过去一般的财产保全而言还是有一定的突破的。《民事诉讼法》第94条第2款规定: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中止支付类似于,但严格来说又不同于“查封、扣押、冻结”。若是将这里的“法律”作广义的解释,中止支付可勉强归类于“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支付令与冻结令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因为“申请人申请冻结自己的财产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而法院无权冻结与案件无关的第三方的财产”。

二、信用证止付中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信用证司法解释》第9条规定有权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的有开证申请人、开证行或其他利害关系人这三大类主体。

通常情况下,信用证欺诈的受害人是开证申请人,各国法律大都容许甚至鼓励开证申请人针对开证行将要作出的付款及时向法院申请止付命令,要求开证行不得对受益人的欺诈单作出兑付。在这种情形下,被申请人通常是开证行。

在信用证项下的受益人和开证申请人通谋欺诈开证行的情况下,开证行可以成为止付申请人,因为此种情形下,若开证行对受益人的欺诈单作出兑付,将得不到开证申请人的偿付。这时被申请人可能是开证行自身,也可能是议付行等被指定银行。

除了开证申请人和开证行外,其他与信用证支付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可能成为止付申请人,比如在开证申请人和受益人通谋欺诈开证行和开证行保证人时,开证保证人可以成为止付申请人。这时的被申请人通常也是开证行。

三、止付信用证的条件――自由裁量问题

《信用证司法解释》第11条规定了申请人申请止付信用证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具体包括: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对该信用证纠纷案件享有管辖权;申请人提供的证据材料证明存在本规定第八条(认定存在信用证欺诈的标准)的情形;如不采取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的措施,将会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申请人提供了可靠、充分的担保;不存在本规定第十条(信用证欺诈例外)的情形。

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材料要达到何种程度才是适当的?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一国法律对此作出过规定,司法实践亦有分歧。 ”另一个值得探讨的相关问题是关于“难以弥补的损害”,该规定来源于《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英美法中的禁令制度也有这样的表述方式,但禁令救济是对人的救济,而诉讼保全是对物的救济,因此对于“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具体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禁令救济考量的是如果法院不给予申请禁令的申请,申请人将无法获得普通法上的金钱救济,例如损害赔偿从而面临“难以弥补的损害”,或者被申请人将会将有关涉案资产转移出法院有效控制的辖区,并导致法院的判决无法执行,则法院就提供衡平法上对人的禁令救济,命令被申请人不得将信用证项下的款项支付给信用证的受益人。而诉讼保全的考量却是:如果不给予保全,听凭被申请人将财产转移,将来法院的最终裁决或判决可能无法得到执行从而面临“难以弥补的损害”。

法院要确定止付申请中陈述的事实是否存在难以弥补的损害,必然要涉及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问题。不当行使该自由裁量权将会给信用证机制的良好运作带来深远的危害:若是掌握得过分宽松,止付申请得到支持太过频繁,会严重影响银行的运作和国际声誉。若是掌握得过分严格,当事人申请止付令会更加艰难,增加开证申请人和开证行被诈骗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吴庆宝等主编:信用证诉讼原理与判例[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0

[2]沈达明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上册)[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01

[3]吴庆宝主编:最高人民法院专家法官阐释民商裁判疑难问题[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01

[4]徐冬根著:信用证法律与实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8

上一篇:浅析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形式 下一篇:合同成立、有效、生效及强制执行力之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