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春期青少年的情感问题

时间:2022-10-15 02:23:45

浅谈青春期青少年的情感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在改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的基础上,素质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却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的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只有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青春期(俗称过渡年龄期)是指从儿童时代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它的生物基础就是性的逐渐成熟。这一时期是决定人一生体格、体质、心理、个性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它不仅要求身体发育成熟,而且要求掌握知识技能,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履行各种社会职能和担负起社会责任。

当前,青春期的中学生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学习、交往、情感。现就中学生面临的情感问题谈谈本人的几点

看法。

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特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惑。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与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多是同学间的密切交往所至。我校咨询室的老师经常碰到这样的询问,“我和一个男生很要好,现在他升学了,我想与他确立关系可以吗?”“我和一个男同学很谈得来,想发展成为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又怕老师和家长不同意,影响不好,该怎么办?”“我喜欢一个男孩,可有好几个女同学喜欢他,我该去竞争呢,还是退下来?”等等。其二,陷入情感的苦恼之中,总在想:他(她)为什么疏远了我?是不是我什么地方令他(她)不高兴?我是不是长得不好看,不吸引人?这种自责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面对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情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患,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具体做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1.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具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

2.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

3.在学校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在期末考试之前,总会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张、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就可集中为学生做一次放松治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应考动机,以取得好的成绩。学校心理咨询与调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门诊,做法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实施如下:

(1)引导学生合理排泄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情感挫折时发泄常常不能自控。咨询者应理解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当的发泄。

(2)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助能力。青少年自主的能力尚在发育之中,对成人依赖性较强,因此,辅导与咨询时应特别注意助其形成自助能力。

(3)注意行为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学生信任感。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副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每一个中学生的身心都能健康快乐地

成长。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霍城县清水河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甘肃省张掖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措... 下一篇:推行生本教育 关爱学困生 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