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土文化艺体活动进校园研究成果

时间:2022-10-15 12:28:14

浅谈本土文化艺体活动进校园研究成果

摘 要:针对本土文化艺体活动进校园研究,我们从资源建设、实施途径与方式、效果评价三方面内容入手。目前,我们完成了该课题研究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成果与成效,并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推广性研究有待继续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本土文化;艺体活动;研究成果

一、资源建设研究成果

1.场地器材方面

学校更新了整个校园的广播系统,给艺体组配备了三台扩音器和三个U盘。另外,学校还向教育局申请到了修建塑胶运动场的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竣工,并且通过验收投入使用了。

2.校本教材方面

我们自编了一套“红军魂操”,改编了一套土家摆手舞和八段锦,并且整理成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另外,我们还刻录有大课间、民歌合唱、教学比武等活动的视频光碟。

3.经验总结方面

参与研究的教师已经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写成相关的论文,并形成论文集。其中,《本土文化艺体活动进校园情况调查报告》一文在《教师》杂志上发表,《用好本土文化资源》一文在《张家界日报》上发表。

二、实施途径与方式研究成果

1.与学科课堂教学内容重组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本土文化知识的乐园,学生只有通过学习与实践才能了解并掌握本土文化知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将本土文化资源与学科课堂内容重组,促使学生对本土文化资源的认知与认同,从而使本土各种传统优秀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传承与发扬。我们认为本土文化资源与学科课堂教学内容重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单独设课教学,比如每个学期体育教师可以设计一堂民族体育课,音乐教师用一堂课让学生学会一首民歌或红歌;另一种方式是同相关学科合理搭配教学,如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把跳摆手舞、踢毽子、竹竿舞等本土文化艺体活动作为放松部分或者丰富教材的内容,都是不错之举。

2.与“大课间”活动相整合

开展“大课间”行为艺术活动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落实阳光体育活动的一个载体,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学校开展“大课间”行为艺术活动在实现教育设想的同时,融入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灵活性,简便易行,深受人们喜爱的本土文化艺体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等活动,那么校园不仅有书声,更有歌声、笑声。如今每天上午第二节和第三节课的课间(共40分钟)为以“红军魂”为主题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其具体内容为:第一篇章(队列队形)第二篇章(红军魂)第三篇章(八段锦)。总之,“大课间”行为艺术活动不但为本土文化资源提供了展示独特魅力的舞台,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和体育锻炼的平台。

3.与“体育、艺术2+1”项目相结合

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项目工程。它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搭建张扬个性的舞台,安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艺体活动的兴趣和艺体技能水平,从而构建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觉行动、自由发展、自强不息的生命教育体系。所以我们认为学校可以走出一条具有特色和特点的本土文化资源与“体育、艺术2+1”项目的新路。如湖南省桑植县澧源中学已经把桑植民歌、跳绳、扎染列入到了本土文化资源与“体育、艺术2+1”项目相结合的多元“菜谱”之中,供学生自主选择“点菜”,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效果评价研究成果

(1)通过学科考试和教学评优来评价本土文化资源与学科课堂教学内容重组的效果。关于学科考试,我们是由任课教师对音、体、美三科实施考试与评价,但是必须统一考试尺度和评价指标,制订的评价指标为参考率40%、合格率30%、优秀率30%,总分100分。以231班上学期体育学科考试评价情况为例:评价指标为参考率98.36%,得分39.34分;合格率100%,得分30分;优秀率98.33%,得分29.5分;评价结果综合得分98.84分,年级名次为第三名。2014年9月,我们课题组有三人参加了桑植县教育局组织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评优活动,其中两人荣获一等奖,一人荣获二等奖。

(2)通过“大课间”比赛来确保本土文化资源与“大课间”活动相整合的效果。为了体现比赛的公平与公正,我们还制订了“大课间”活动比赛规程、日程安排、评分细则及成绩报告单等。比赛程序及分值:入场(10分)、队列队形(10分)、红军魂(40分)、八段锦(30分)、退场(10分)。计分办法:共8位裁判员打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取中间6位裁判员的平均分排列名次。比赛要求:分班进行,但统一评分,不分年级,设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比赛结果为:一等奖231班和232班,都是95分;二等奖225班、224班和219班,分别是94.83分、93.50分、93.33分;三等奖226班、220班、227班和223班,分别是93.00分、93.00分、92.83分、92.33分。

(3)通过“体育、艺术2+1”项目检测和跳绳比赛来评价本土文化资源与“体育、艺术2+1”项目相结合的效果。我们进行“体育、艺术2+1”项目检测的内容分体育项目和艺术项目,其中体育项目包括1000米、跳绳和坐位体前屈,艺术项目包括唱歌和绘画。评价指标为参考率40%、合格率40%、优秀率20%,总分100分。评价结果以228班为例:参考率100%,得分40分;合格率100%,得分40分;优秀率37.73%,得分7.55分;综合得分87.55分,年级名次为第二名。另外,跳绳比赛分个人跳绳比赛、集体跳绳比赛和花样跳绳比赛三种方式进行。个人跳绳要求每班全体学生都参与,计算全班学生一分钟跳绳总次数,然后除以全班人数,平均次数多的名次列前。集体跳绳要求每班组队2个,男、女学生各1名,每组10人,计算2分钟跳绳次数,次数多的名次列前。花样跳绳每班参赛人数和性别不限,限时2分钟,要求花样多而新颖,由裁判员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按照中间几位裁判员的平均分进行排名。

(4)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来全面评价本土文化艺体活动进校园研究的效果。实施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分问卷的设计与打印、发放与回收、统计与分析三步完成。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92份,其中学生发放170份,教师发放22份;共回收187份,其中学生回收167份,教师回收20份;总回收率97.4%。问卷共有16道问题,内容涉及学生对本土文化艺体活动支持的态度、了解的情况、参与的兴趣、掌握的程度及发表的建议等。现将列举三个方面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在参与意愿方面,65.3%的人表示愿意参与,25%的人表示非常愿意参与,9.7%的人表示不愿意参与;在掌握程度方面,90.3%的人基本上都会,9.7%的人不完全会,完全不会的人没有;在发表建议方面,93.1%的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6.9%的人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总之,从各方面评价反馈的信息来看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与认可。

实施该课题研究,让学生了解到本土文化的有关知识,亲身体验到本土文化艺体活动的乐趣,促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弘扬本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思想感情;丰富了校园文化资源,提高了教师的学习和教研能力,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成果与成效,并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推广性研究有待改进与完善。比如,加大宣传与引导力度,丰富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提高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能力等。

(作者单位:宋满英 湖南省桑植县澧源中学;全修文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敦谊实验小学)

上一篇:浅谈监理工作中沟通的重要性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的密封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