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 第9期

时间:2022-10-14 11:58:04

实验课 第9期

【接受观察的学生】

实验班共43名学生,数学基础良好。

宏志班共37名学生,数学基础非常差。

【问题讨论过程】

老师:小明和小丽获得一张电影票,谁都想去,如何决定?方法要求是必须公平。(此问题见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1页)

实验班的学生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提出的方法对双方是公平合理的,即掷硬币、抓阄、石头剪子布等合理方法。但宏志班学生的答案多角度、多样化,问题的解决似乎不够顺利。看以下师生对话:

生1:抢或打架或跑步比赛来解决问题,谁赢,谁得票。

老师:打架不太文明,跑步又太费劲,谁还有办法?(其实,老师听到这样的回答后有些生气,心里暗想:十足的土匪)

生2:打架不好意思,小丽是个女生,不公平,再说打架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反而会惹出麻烦。用猜拳或石头剪子布来裁决。

老师:这位同学十分仔细,考虑到小丽是个女生,对打架的方法反驳得好,谁再来回答?

生3:让给小丽,女士优先,我不去了或者我自己掏钱再买一张。

老师:这种思想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谁还有好办法?

生4:哪个生活困难哪个去!

老师:这种态度很可贵,我们不能歧视生活困难的同学,而要想办法帮助他们。

生5:不要争吵了,掷硬币或抓阄的方法是公平的,对男女生都适合,也是最简单的。

老师:这种方法确实公平方便,生活中常用这种方法。讨论就此结束。

【课后了解】

老师:你们怎么想到用抢或打架的办法呢?

甲学生:老师掷硬币的方法其实是不现实的,比如,问题就不能用掷硬币的方法解决。

乙学生:他说得对,我妈妈是搞美容的,每天都指派两个姐姐去抢客、拉客,不然就没有生意,不要说赚大钱,生存都很困难,生意是抢来的。

【对学生观点的分析】

1.学困生的方法偏重情感,优良生的方法则是很理性的,实验班就没有上述争论。

2.学困生显得大度,很注重同学之间的情感,很少算经济账,时间长了会变成一种团结。

3.从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看,学困生的思维方式是发散的,主要表现在求异思想严重,多角度思考。

4.学困生把失败看得很淡,很有风险意识,有着很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方面很容易成功。

5.学困生在情感方面执著性比较强,应重视对学困生的人格教育,否则他们的团结讲义气可能触犯法律,有害于社会。

6.学困生在理性思维方面的执著性比较差,这正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他们在数学问题面前的表现是浮躁而不宁静的,随意而不认真,急于求成而不刻苦努力,对他们的教育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二中学)

上一篇:怎样快速提高学生的篮球运球能力 下一篇:工作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