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供给革命注入技术思维

时间:2022-10-14 11:17:30

为新供给革命注入技术思维

在“互联网+”背景下,一家企业如何能够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组织、新业态五个方面的改革中脱颖而出,技术思维是洞察迷局、把脉“正确下一步”的工具。

目前,中国正在极力从供给侧出发,进行经济的结构性改革。所谓供给侧改革,大概会沿着六个方向,也就是所谓的“六新”供给进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组织、新业态、新制度。对于企业来讲,与创造新供给更为紧密的是前五个方面。

催生原创供给:新技术和新产品

这两个“新”主要代表的是如何催生原创供给。

突破性科技或者说技术革命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小概率事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来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最终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相对于劳动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资本深化不断加快的过程。

如果没有新发明和技术革新,随着资本的不断深化与积累,就会导致收益的递减。在收益率递减的规律作用下,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削弱,私人和企业就不愿再继续增加投资,相反还会削减投资,经济就呈现出逐步衰退的趋势。

技术发明提高了资本生产率,否定了利润率下降的规律。在收益递减和技术进步之间展开的竞赛中,技术以数步之遥取得胜利,换句话说,至今为止,经济历史就是这样前进的。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加速效应实现的。根据加速原理,由于技术创新提高了资本―产量比,从而加速度也在增加,对经济增长所起的加速效应就会加大。

围绕“互联网+”创造新模式、新组织、新业态

这三“新”主要就是围绕“互联网+”展开,也就是用互联网去改造传统的制造业,通过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重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互联网+”将有效地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提升要素利用效率。

互联网最有价值之处不在于自己能生产多少新东西,而是对已有行业的潜力再次挖掘,用互联网的思维去重新提升传统行业。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有三点:

1.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格局,竭尽所能让一切信息透明。

2.对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利用,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

3.互联网的群蜂意志拥有自我调节机制。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来看,目前很多传统产业的供给能力大大超出了需求,部分产业已经达到甚至超出资源承载能力,如旧模式下的一些支柱产业的库存压力很大,企业杠杆率偏高也使得投资加杠杆的模式难以为继。而这种产能过剩进而带来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同步发生,形成负向循环,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因此,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作者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上一篇:政商交往要守正出奇 下一篇:重钢过剩产能突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