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翻看领导方法的“老皇历”

时间:2022-10-14 10:29:40

如何翻看领导方法的“老皇历”

观念决定心态和行为,影响领导工作的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领导工作中有许多先进的理念需要引入,许多不合时宜的观念需要破除,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需要澄清。

一、多请示多汇报?

――学会独立、高效、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凡事要多请示多汇报”,这话我们听了很多遍,常常是用来告诫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或者是由于请示汇报而不够而出现差错时领导常说的一句话。这话无疑是对的。请示汇报是一项重要的领导制度,是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工作机制,也是组织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及时请示汇报,保证政令畅通,防止各行其是、自作主张,才能加强组织管理,提高组织领导的执行力。

凡事多请示多汇报,一方面,可以让领导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作为下属来说,也能及时得到领导的指示与指教,及时改进工作,防止发生差错。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凡事都有个度,一概而论或者过了度,就会适得其反。

汇报也有许多原则要求,如必须选择时机、必须突出重点、必须言简意赅、必须条理清楚等。可见,请示汇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选择时机场合、把握分寸、恰到好处。

二、历史告诉未来?

――未来不全是历史的重演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历史告诉未来”,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话。也就是说,通过了解过去,可以预测未来。但也应注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特别是科技的发展,在信息化、民主化、多元化的今天,历史常常不能告诉未来,因为今天的环境条件变了。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必须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工作岗位变换之后,有的领导干部仍然沉浸在过去的成功和辉煌之中,用过去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来对待今天的工作;有的领导干部还是用过去的惯例开展新单位的工作,开口闭口就是“我原来如何如何”,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带着过去领导职务的痕迹。工作岗位变换了,新的工作岗位有新的职责、新的环境、新的条件,必须用全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去面对和处理,也就是常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样才能做好新的工作、打开新的局面、取得新的成绩。

历史给未来以启示、以借鉴,但历史不能代替未来,未来也不是历史的重演。

三、凡事都要抓紧?

――拖,有时也是一种工作方法

一般来说,干什么都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但是,领导工作有其特殊性,有人将其比喻成弹钢琴,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有急有缓,只有把握好轻重、快慢、缓急,才能弹出优美的旋律。所以,在领导工作中,并不都是一味地要快、急、重,越快完成越好。有时候,适当地拖,等待时机,也是一种工作的方法和艺术。特别是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考虑还不充分的时候、时机还不到的时候,拖,看似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做好领导工作就像“弹钢琴”,要软硬兼施、恩威并重,情理交融、寓理于情。关键要看准时机场合,把握分寸,有时候,“拖”就是其中的奥妙所在。

四、要做就做最好的?

――该应付的时候还是要应付

做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这句话很有道理,但领导工作不全是这样。人们常说,“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领导工作中,“眉毛胡子一把抓”“一线平推”,工作是没有成效的。作为领导者,必须把该做的事做好,把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做好。因为领导工作牵涉方方面面、千头万绪,而人的时间和精力又是有限的,要想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到最好不切实际,也没有必要,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无关紧要的会议,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形式主义的东西等,大可应付了事,腾出时间和精力,做好该做的事情。

关键是要心中有数,知道什么才是应该做的,抓住重点和关键,尽全力做到最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取得最大成效。

五、坚持就是胜利?

――主动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和担当

坚持就是胜利,没有坚持就没有胜利,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单位的工作也是这样。

作为一个领导者,就是要在别人不能坚持的时候还能够坚持,比别人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更加懂得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意义,以及失败之后的后果和影响。但是,坚持到底也分什么事情。作为领导者,首先要了解与掌握全局的情况和变化了的情况,搞清楚坚持的代价、成功的可能和调整后的走向、放弃的后果,必须在全方位权衡的基础之上,适时地作出正确的抉择。特别是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冲突时,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一种正确的选择,一种需要大智慧的选择,一种勇于担当责任的选择。

为了整体和全局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该放弃时要放弃。单靠胆量和冲动一味硬撑,有时是会误事的。

六、搞好上层关系?

――关系不能违背原则

要搞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但是,这也不是无原则的,必须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处理与上级领导的关系,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要有分清对错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要善于处理和化解矛盾,既不违背原则,又不把关系弄僵。这就需要方法和艺术,需要依靠政策和策略。可直言,也可婉拒,但不可同流合污。

友谊和团结要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建立在党性原则之上。没有原则的友谊,必然是变味的,也是不长久的。

七、先做人后做事?

――做不好事就做不好人

“先做人后做事,先做人后做官”,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可见做人的重要性。人们对道德品质的要求,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先要做个好人,才能做个好官。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是好官?好官的标准是什么?是不是好人、好官,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说实话,做好事,才是一个好人、一个好官。

语言不能代替行动,而行动是最好的语言。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老百姓多做实实在在的好事,才能算是一个好人、一个好官。如果一个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何以成为好人?如果一个为官者不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又何以成为一个好官?

老百姓心中的好官,绝不是庸庸碌碌的老好人,而是能为大家办事的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官。

(摘自《领导科学》)

上一篇:效果论与非效果论以及平等视角下的教例分析 下一篇:没有弯道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