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辽宁省跨国技术转移途径的战略构想

时间:2022-10-14 10:29:23

拓展辽宁省跨国技术转移途径的战略构想

摘 要:根据“后危机时期”国际技术和产业转移新态势,采取全方位多层次战略性的技术合作和国际技术转移途径,联合攻克长期以来束缚辽宁省产业升级的技术瓶颈难题,承接国外产业和技术转移带来的实惠,逐步推进辽宁省比较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关键词:拓展 跨国 技术转移 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49-02

跨国技术转移是通过跨国间的人才、设备、信息等载体,利用技术差距性、信息不对称性和空间差异性所产生的技术正溢出效应,来实现技术的跨国界的转移。跨国技术转移的理论研究和途径探索对于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短时间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近年来,辽宁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然而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辽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还主要停留在较低技术含量的实体贸易,“技术软贸易”一直是“短板”,制造业产品低附加值,缺少世界前沿技术。其中,一个最为直接的因素就是跨国技术转移不畅,这个问题长期困扰辽宁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降低了科技对经济贡献率的提升。为此,新时期,利用好国际市场,广泛拓展跨国技术转移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科技经济一体化和加速区域技术转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加速推进跨国技术转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促进“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产业及其技术的转移

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一批新兴产业,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并解决个别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辽宁应顺应国际技术转移发展趋势和潮流,根据各个发达国家产业和技术转移的政策导向,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后金融危机时期转移的产业和技术。要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增强辽宁省国际技术转移的“根植性”和“本土化”,重点吸纳传统产业的高端环节技术,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和技术升级。最主要的途径是顺应“制造业软化”趋势,积极发展辽宁省相对薄弱的电子信息产业,加速电子信息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使得辽宁省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技术升级。

2 搭建创新驿站,加速辽宁省国际技术转移的步伐

引进国际创新驿站运行模式和管理手段,建立辽宁创新驿站。针对辽宁省重点产业发展的需求,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创新驿站集成起来的先进技术。在辽宁省划分五个区域,建立起辽西、辽北、辽东、辽南和辽中等区域驿站节点,并与国外创新驿站相链接。

创新驿站的运行机理和流程是利用区域内各站点汇集的技术供求信息作为资源,与区域外,甚至国外驿站节点进行更大范围的科技信息交流合作。辽宁省的技术市场、生产力系统、情报所系统利用全省业已形成的网络系统和科技创新平台,可承担和发挥起驿站的职能。通过信息传递、技术展示和技术演示等形式,发挥创新驿站技术转移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国际技术向辽宁省集聚和辐射。

3 利用与跨国公司合作,促进辽宁省国际技术转移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是国际技术转移最主要的形式,据联合国统计,跨国公司大约控制着世界80%以上的专利技术,参与70%以上的国际技术转移活动。因而吸引跨国公司与辽宁省实施战略合作,是吸纳外来技术最直接的形式,也是打破西方对我国设置的技术壁垒的最好方式。

(1)鼓励跨国公司在辽宁省设立研发中心,促进国际科技合作,逐渐由单纯鼓励外商在辽投资设厂转变为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他们建立研发中心,以此不断提升技术平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使辽宁省逐步由跨国公司的“加工基地”向“研发中心”转变;(2)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技术开发上进行合作,共同攻关关键技术,克服制约辽宁省产业升级发展的瓶颈,形成自己的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缩短与国际先进国家技术上的差距。

4 加强与产业趋同发达国家间的技术转移

德国和俄罗斯等国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达,与辽宁省重点产业趋同,同时,辽宁省与上述两国还存在良好的合作契机:(1)俄罗斯与辽宁具有地缘优势,且对技术外溢限制相对少,又逢俄罗斯正在实施远东大开发战略,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相吻合。辽宁省利用好产业和地缘优势,积极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技术和经贸合作;(2)德国东西德统一以后加速了国内技术转移的步伐,先进技术不断向“原东德”扩散,而传统友好国家“原东德”在意识形态上和产业上与我们趋同,德国又是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有助于对辽宁省的技术转移。依托辽宁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对俄技术转移平台”和“对德技术转移平台”,促进两国与辽宁省间的跨国技术转移。

5 加强与主要毗邻国家间的双向技术转移

通过引进邻国对辽宁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及其技术,并将落后产业及技术移出,可以有效促进辽宁省产业升级,拓展辽宁省产业发展空间。

5.1 加速进行引进型技术吸纳工作

(1)对韩国船舶技术的引进、交流和合作。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内大连、营口、盘锦和锦州等四市都将发展船舶产业作为各市主要产业。而韩国在造船产业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际造船业前10位,韩国公司占多半,造船量占世界份额超过三分之一,而韩国造船巨头近年来频频来中国投资。辽宁省应将打造辽宁船舶基地作为一个战略,形成以大船为龙头的船舶产业集群,在集群内建立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和对韩国大型造船跨国公司的产业和技术具有很强承接力的联合体;(2)加速与日本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合作。日本节能轿车、环保技术处于国际领先,而辽宁省又是能源消耗的大省,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辽宁省要搭建“对日本技术转移平台”,加强对日本节能减排技术的引进工作,促进一批应用共性节能减排技术在辽宁省应用。

5.2 加速进行外向型技术输出工作

(1)向朝鲜转移技术含量相对低的产业及技术,尤其在日用塑料制品、轮胎、冶金、农用车、自行车、农业种植等领域重点进行转移,促进朝鲜经济发展,最终繁荣辽宁与朝鲜的经济合作圈,使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相对落后产业有了承接方,为提升和引进新产业,腾出了发展的空间;(2)向蒙古转移矿藏开发、农业种植和皮革加工等产业和技术。蒙古煤炭、铀、铁、石油、黄金、白银,铜,铅锌等矿藏储量丰富,开采技术落后,从战略资源保护角度出发,积极寻求与蒙古在矿藏开发方面进行资源开发、技术合作,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

6 充分吸纳西方“过保期”专利技术

西方存在大量过保护期的专利技术,很多技术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显得“过时”,然而对我国和辽宁省这样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很多具有比较先进性,是一笔的宝贵的财富,免费的盛宴。对于这部分专利技术,获取成本相对较低,加强这一部分过保护期技术的吸纳工作,可以为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着重依托辽宁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情报所、知识产权(局)、沈阳航空学院格微公司等美、日、德、法等国专利技术数据库,将西方过保护专利技术,经筛选、整合、加工后在辽宁省实现转移转化,为辽宁省产业升级提供适用先进技术支撑。

7 以人才引进为载体,加速辽宁省国际技术转移

国际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技术转移最为重要的载体。辽宁省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打造人才高地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海外学子创业周等国际性技术转移交流平台建设工作。(1)通过这些国际交流窗口,不断吸纳海外的技术团队和技术精英,回国到辽宁转化成果,通过高端人才的转移带动技术转移;(2)通过海外学子在国外学习工作期间,向辽宁省企业辐射和转移国际先进技术;(3)充分利用外国退休专家到辽宁来发挥余热,可以带来一批世界前沿技术,绕过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此外,以市场换技术的手段,采取合作生产、交钥匙工程、许可证贸易、技术援助和企业并购等形式,拓展辽宁省参与国际技术转移的途径,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总之,要通过政府引导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形式,积极推进跨国技术转移工作,使得我省产业结构在技术转移中实现升级,辽宁核心竞争力得以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邓爱华.多方合力促跨国技术转移[J].科技潮,2011(5).

[2]晁毓山.借力跨国技术转移 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N].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导报,2011-04-18.

[3]邱蓉,姚剑虹.关于跨国技术转移的理论梳理[J].商业时代,2010(20).

上一篇:对发电设备状态检修的优化与思考 下一篇:浅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