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患者护理干预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

时间:2022-10-14 09:39:12

青光眼患者护理干预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 收集10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在患者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眼压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接受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率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率80%。同时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为15.23±1.03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眼压21.58±3.98mmHg。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青光眼护理干预;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效果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若患者的眼压持续的升高,会对患者的眼球各组织以及视力功能造成巨大伤害,是目前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眼病之一[1]。我院在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龄为22~83岁,平均年龄为(42.74±1.32)岁。所有患者经过相关标准确诊为青光眼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42.06±1.2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为23~83岁,平均年龄为(42.93±1.8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为患者创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并且需要多与患者交流。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打消恐惧以及焦虑等情绪,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用药干预、饮食干预、并需要对患者进行眼球按摩以及运动干预。

1.3疗效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疗效标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无任何不适发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有轻微不适发生。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或加重,出现严重不适。同时需要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满分为10分。同时需要对患者的眼压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眼压减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合格率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合格率80%,χ2值为16.5475,差异明显。在患者的眼压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为15.23±1.03mmHg,对照组患者的眼压为21.58±3.98mmHg,t值为10.9219,差异明显。见表1,表2。

3 讨论

护理对于青光眼患者而言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方法能够帮助患者了解到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2]。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了解到应该如何服用药物,同时需要让患者了解到药物的重要性[3]。在饮食干预方面,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讲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青光眼康复的意义,需要禁止患者饮酒、浓茶、咖啡,同时需要禁止患者使用刺激性食物,每次饮水量最高300ml,以免造成血液渗透压较强影响到眼内房水的正常压力。在运动及按摩眼球护理方面,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安排运动项目,同时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眼球按摩,按摩时间为30s,按压频率为1次/s,按压一次完成后患者需要休息10s在进行按摩,持续3~5min,进行2~3次/d的按摩。嘱咐患者每日进行眼球按摩并对患者讲明眼球按摩的意义,并需要在进行眼球按摩的过程中,需要为患者讲明在实际的眼球按摩过程中需要保证手部的清洁,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患者能够较好的了解到自我管理的方法,并自觉进行自我管理,通过护理干预,我们发现患者的眼压得到了降低,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任钦.个体化血液透析护理干预在老年血液透析并发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7):830-831.

[2]张旭慧,黄蕾,吴刚等.疾病认知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6):180-182.

[3]杨丽敏.综合护理干预对眼部带状疱疹继发青光眼患者眼部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12-14.

上一篇:自拟生血方对肿瘤所致贫血的临床疗效 下一篇:自然分娩助产技术在产科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