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时间:2022-08-28 01:18:54

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重点阐述了国外开展的尿路感染相关项目的临床试验结果,为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留置尿管;尿路感染;护理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入侵尿道引起感染,产生脓尿和菌尿。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对1324名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统计发现,死亡患者中尿路感染占16.2%,没有尿路感染的患者占13.1%。留置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原因,现就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症状和诊断标准

留置尿管伴尿路感染的症状有排尿时感到疼痛、小便次数增多、膀胱和尿道疼痛、无症状的不舒服、尿液颜色的改变(如变为淡粉红色。发热、漏尿、持续的尿路阻塞则提示尿路感染。老年人因器官功能衰退,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过量使用抗生素等因素造成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症状不明显,有的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并没有以上症状,而是出现了精神和认知障碍,美国医疗机构诊断标准为:发热≥37.8℃;白细胞≥1.4×109/L(14000/mm3)。没有发热,白细胞不升高,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低。

2 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

2.1尿管直径和材料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认为护理人员应尽可能为患者提供直径小的尿管,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尿管直径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但直径小的尿管可以减轻插入时的痛苦。含银尿管与硅树脂、乳胶尿管相比较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硅树脂尿管与乳胶尿管相比较,硅树脂尿管的效果较好。国内有聚四氟乙烯、全聚硅酮、硅胶、乳胶尿管,常规选用硅胶尿管。

2.2留置尿管的消毒技术和清洁技术 留置尿管护理的消毒技术是指使用无菌导尿包,使用消毒溶液消毒会阴,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清洁技术是指使用软皂和清水洗手,只有当看到会阴有污垢、结痂、血渍时才用清水清洗。有研究证明,消毒技术的使用与清洁技术的使用相比,并不能明显地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而更严格的消毒技术的使用与一般消毒技术的使用相比,也没有明显的差别。

2.2.1尿道口周围消毒与清洁 研究证明,使用抗生素药膏护理尿道口周围并不能预防尿路感染,反而可以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因而禁止使用抗生素药膏护理尿道口。研究还证明,使用消毒溶液(如碘酒)与使用清洁水护理尿道口周围比较,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异。建议用清洁水清洗尿道口周围2次/d,而不必使用任何消毒溶液。

2.2.2尿袋内放置抗菌溶液 人们使用不同的抗菌溶液如过氧化氢、聚维酮碘、银离子等放置于尿管和尿袋,由于样本量大小的不同,结论是不一致的。

2.3留置尿管系统的封闭性

2.3.1膀胱灌洗破坏了留置尿管的封闭性 现阶段还没有相关证据能够证明使用抗生素溶液灌洗尿管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也许抗生素溶液的使用反而增加患者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有的研究还证实,使用稀释的漂白剂灌洗尿管能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此研究也认为保持尿管封闭性和消毒溶液的联合使用也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国内学者一般不主张膀胱灌洗,如有尿管阻塞,最好更换尿管,即使要膀胱灌洗,也要选择三腔气囊导尿管。

2.3.2留置尿管与集尿袋更换时间 人们对留置尿管更换的时间有较大的争议,CDC认为确定更换尿管时间是不可取的。而常规每个月更换尿管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率为30%。也有人建议4~6w更换1次尿管为宜。国内潘建华等通过对52例留置尿管患者研究认为:集尿袋更换1次/w比较适宜,而对尿管更换时间没有界定。

2.4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与患者尿路感染的关系 法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接受有关尿路感染的培训后,护理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率从6%下降到2.2%。美国非常重视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门尿路感染的培训,并授予护士关于控制感染的相关证书。

2.5其他相关因素 相关研究认为,绝经妇女常规补充雌激素、摄取含有酸果蔓的果实、合用二甲胺四环素和利福平可以降低因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发生率。

3 护理对策

3.1选择合适的尿管 国内尚未报道有银质的尿管,因此护理人员最好为需留置尿管的患者选择硅胶尿管。不宜选择过粗和过细的尿管。成年男性一般采用12号~16号气囊尿管,女性选择16号~18号气囊尿管。

3.2留置尿管消毒和清洁技术的应用 为患者插入尿管时要无菌操作,动作轻柔。2次/d用清水清洁尿道口周围,禁止使用抗生素油膏护理尿道口。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应该洗手。徐潜,林桂秋等认为洗手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使用酒精刷洗手可以降低手的污染率达70%~80%,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定期监测护理人员的手部卫生[1]。魏建民,李晓阳等认为使用抗菌肥皂如加有甲氧苄氨嘧啶,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2]。张唯力,黄长武等认为用氯霉素代替液体石蜡用于导尿,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3]。

3.3保持留置尿管系统的密闭式引流 插入尿管时采用无菌技术,避免常规膀胱灌洗;尽量避免分离尿管与集尿袋接头,4~6w更换1次尿管。确保尿管不反向或置于耻骨联合以上[4]。

3.4拔除尿管后促进患者顺利排尿 对于拔除尿管却不能解出小便的患者,可以使用消毒溶液或盐水充满膀胱,直到患者不能忍受为止,再嘱咐患者解小便。

3.5重视对护理人员的教育 留置尿管是临床护理人员常用的一项技术。护理人员应加强学习,关注国际有关尿路感染的发展,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相关科研项目,避免尿路感染 [5]。

参考文献:

[1]徐潜,林桂秋.医院与社区泌尿系细菌感染病原菌及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1).

[2]魏建民,李晓阳,孙桂华.不同尿液引流方法与尿路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1).

[3]张唯力,黄长武,叶红.尿路细菌感染与留置导尿[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07).

[4]李华英,沈兆梅,李月.1004例尿液细菌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7).

[5]林茂虎,鲁鸿,贾宁.变形菌属引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04).编辑/哈涛

上一篇:介绍一种减轻患者不适的插胃管的方法 下一篇: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