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终将获胜

时间:2022-10-14 07:51:07

营业税逐渐走向消亡、商业银行可以面向民资开放、铁路能源等高所有制壁垒行业鼓励民资进入……如果在两年前,上述观点无疑将被体制内的专家与官员视为“异想天开”,然而眼下这些看似颠覆性的“奇谈怪论”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在我看来,这些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思想突破,但是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常识胜利,而且接下来还会有更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常识胜利。《南方周末》曾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标题为“回望八位元勋改革之路:中国奇迹是常识的胜利”的社论里开宗明义地提出,“所有与常识为敌的决策,都将付出灾难性的代价……改革开放的起步,得益于常识的回归;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一步步找回常识的历程。”

当履新不久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内部研讨会上问了一句“IPO不审行不行?”的时候,表面上看这还是所谓审批制向核准制的演化问题,但略加回味,我们就可以知道,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踏出了全面回归常识的脚步。

从常识来看,审批制无非是权力部门希望用自身的专业性力量来判定经济领域的行为主体是否具有提供合规产品及服务的能力,我们大可以心领这份好意,然而只有漫长而残酷的市场竞争才能真正分辨出谁是投资者和消费者认可的公司。说到这里,我想起来本世纪初的一则著名轶事,吉利集团从摩托车行业向汽车行业进军时,苦于无法进入发改委的生产目录而焦灼万分,而一个负责审批的官员劝解李书福道,汽车行业门槛高、风险大,你们民营企业小本生意做不了,进去了也是失败。李书福直言,那就请国家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然而十年过去了,吉利不仅没有失败,反而在全球吞并了沃尔沃,大长本土汽车品牌的志气。

所以,各路审批制的“事前好意”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中,简直不值一哂。就像英国学者培根所指出的那样:“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10次犯罪,因为犯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数年前领死的国家药监局原局长贪腐大案,可谓最惨痛之殷鉴。

而核准制则直指市场经济的核心底线——行为主体的信用责任自负,权力机关将不再为每一个行为主体进行审批制下的“信用背书”,转而以对违规、违法行为的严厉处罚为主要职责。就像很多在美国上市的CFO们所说的,美国SEC只管一件事情——信息披露真实。而就这么简单的一条下来,如果真正严格执行的话,国内的上市公司数量恐怕不知要缩减几成,也不知有几多利益链条上的关键人物要把牢底坐穿。

连把上弄哭了的中国足球都能回归常识(主抓联赛和青训),中国的资本市场终将迎来常识的全面胜利。

上一篇:新疆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广东养老金运营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