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脑出血模型采血时提高温度方式优缺点体会

时间:2022-10-14 07:47:50

造脑出血模型采血时提高温度方式优缺点体会

【摘要】脑出血(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ICH)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过去现在将来研究的重点之一,在进行医学实验中,经常要用大鼠进行测定相关指标,而造模时常因采不到合适量的血影响模型成功标准。采血是动物实验中经常应用的一个步骤。总结笔者动物实验过程中体会,对实验大鼠造脑出血模型采血时提高温度方式方法及其优缺点作如下介绍。

【关键词】脑出血;动物;采血;实验方法

06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59-01

根据实验要求和动物种类的不同,而确定不同的采血部位,小型动物采血方式形式较多,主要有剪尾法,心脏,腹主动脉,眼后静脉丛,后腔静脉,颈外静脉等。造脑出血模型如果采用自体血,一般只要40-60μl,但因用微量注射器吸取,适合用剪尾法,笔者为寻找有效采血量可控且对鼠的伤害小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00只,许可证号scxk(吉)-2011-0004,造模前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

1.2实验设备

1.2.1立体定位仪(STW-1型,中国成都仪器厂)。

1.2.2台式牙钻机(307-6型,中国上海齿科医械厂)。

1.2.3微量注射器(YY0088-92型,宁波市镇江三爱仪器厂。

1.3造模将大鼠用10%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俯卧位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取头皮正中,备皮消毒,正中切口,骨膜剥离器剥离骨膜,暴露前囟及冠状缝,定点,用牙科钻孔,鼠尾酒精消毒,尾端剪断鼠尾,用微量注射器取血50ul,将微量注射器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注血。留针期间酒精棉球包扎鼠尾断端伤口,术后局部喷洒庆大霉素,用牙科水泥封闭颅骨伤口,缝合头皮,局部皮肤采用碘酚消毒,防止局部感染影响指标观察。

2讨论

2.1温水采血前用50℃左右温水浸泡尾部约2min,血管充血后,棉球消毒、擦干鼠尾,用消毒手术剪剪去尾尖3M,然后从尾根部向尾尖按摩,血自尾尖流出。

笔者体会:本方法受热均匀但热量散失快,且鼠尾离开水降温快如一次采血不成功就不能立即放入温水中加热了,而只能向尾根方向再剪一段鼠尾也不一定能完成采血任务,且对鼠的伤害加大,失败率不少。

2.2电吹风采血前用电吹风加热鼠尾,血管充血后,棉球消毒,用消毒手术剪剪去尾尖3cm,然后从尾根部向尾尖按摩,血自尾尖流出。

笔者体会:本方法优点是如果加热不到位,可多次反复加热,能有效的完成采血任务,不须扩大鼠尾创面。缺点是易吹起浮尘鼠毛,污染手术区,因鼠是固定在体定位仪上采血,吹起的物质可能进入定位仪使其转动困难

2.3热贴采血前用热贴加热,放于鼠尾上或鼠尾放于其――因暖宝宝是长时间给人使用而设计的,温度达不到,短时间加热效果差,基本用此方都失败了

2.4小的可加热暖手水袋采血前用加完热的水袋放于鼠尾上或鼠尾放于水袋上都行,血管充血后,棉球消毒、擦干鼠尾,用消毒手术剪剪去尾尖3cm,然后从尾根部向尾尖按摩,血自尾尖流出。

笔者体会:本方法加热方便,采血如果量不够可再放置继续加热,因鼠尾很长可将水袋放根部,从中下部向尾尖按摩就可以。建议用此方法,本方法基本能迅速有效完成采血任务,成功高于90%。

注意采完血或采血前要将鼠尾离开热源,否则不利于止血。

参考文献

[1]Rosenberg CA,Mun-bryce S,Wesley M,et al.Collagenase-induc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J].Stroke,1990,21:801.

[2]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2,196.

[3]包新民,舒斯云.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5-40.

上一篇:高压氧治疗偏头痛50例报告 下一篇:慢性支气管炎内科规范治疗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