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研究

时间:2022-10-14 07:47:24

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3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96%,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剖宫产; 自然分娩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48

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生理及健康的过程,自然分娩时,胎儿头部不断受挤压,刺激胎儿呼吸中枢,有利于出生后建立正常呼吸;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大大快于剖宫产产妇,能有较多精力照顾婴儿。而剖宫产则是剖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1],剖宫产产妇还要承受麻醉意外、出血、感染、损伤、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而且剖宫产5年内并发症如盆腔炎、月经不调、腰痛、异位妊娠等远高于阴道分娩者;剖宫产综合征如窒息、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剖宫产新生儿还可能出现定位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阅读困难等后果。因此,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是产科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本研究运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为产妇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住院的产妇368例,年龄20~36岁,平均(23.42±4.15)岁。入院后全部产妇经详细的个人病史调查、常规项目体验、实验室相关检查,完全排除明显高危妊娠病情和严重并发症。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4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及妊娠次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加强产前宣教和孕期保健 为产妇和家属提房现有的服务信息,以便知情选择;以授课或座谈、咨询的形式,介绍妊娠和分娩是一种生理过程,帮助了解分娩知识,减轻分娩恐慌;让广大孕妇认识到剖宫产术的利与弊,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心理,消除依靠剖宫产来达到母子平安的认识误区[2];实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然分娩规律。

1.2.2 分娩环境舒适、温馨 选择独立的待产室及产房,房间布置的人性化,产房贴挂温馨的母婴图片,墙壁不张贴医疗护理常规和流程;房间内配有产妇车、1张分娩床、1张待产床、1张开放式远红外新生儿暖床、中控音响、电视、电开水器和红糖,抢救设备放在帘后或柜内,房间内设有专用卫生间。

1.2.3 开展导乐陪产 导乐是指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助产士在产前、产时、产后给予孕产妇持续的生理上支持及精神上的安慰鼓励,使其顺利完成分娩过程。决定分娩的四个因素中,孕妇的精神心理因素占主要地位。分娩过程中过度紧张、恐惧心理可影响神经内分泌调节,使产妇宫缩乏力增强,而过度的紧张疲惫,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增加,使剖宫产率增加。因此,导乐人员应精神饱满,说话和蔼,了解产妇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和卫生宣教,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慰、解释工作;第一产程尽可能鼓励产妇多走动,使胎头下降,缩短产程;多变换,指导产妇呼吸技巧及放松技巧;鼓励产妇多喂水、进食、勤排尿等;不断地给予产妇鼓励和表扬,不断地讲解产程的进展。给予热毛巾擦脸或握住产妇的手,提醒产妇睁开眼,观察周围环境,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抚摸产妇腹部,采取按摩产妇腰骶部以减轻疼痛;主动与产妇交流,耐心听取她的意见,增强信任感和安全感。宫缩间隙时保证产妇充分休息,间接性胎心监护,对产妇进行系统细致的观察,有指征时才做阴道检查,一般只做腹部检查;正确识别正常产程与异常产程,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严密观察产程,充分阴道试产。第二产程产妇有屏气感时指导用力,改变,避免平卧位,多喝饮料,指导正确呼吸、屏气,给予鼓励和表扬;严密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胎儿下降及胎心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进行处理,保证母婴平安,使产妇在安全、热情和舒适的环境中完成自然分娩。

1.2.4 鼓励配偶积极参与分娩过程 丈夫在产程中给予妻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是其他人员所不能替代的,并且在促进夫妻感情上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丈夫进入产房时,为减少母婴感染机会,穿专用陪产服,换消毒鞋,助产士给予陪产丈夫指导,指导丈夫减少出入,全程呵护,参与分娩的一些实质性活动,如为妻子按摩、搀扶妻子行走、协助进食和入厕等,充分满足产妇的需求,维护产妇分娩时的人性尊严,让产妇感受到充分的亲情关怀,使产妇幸福、安全地渡过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见表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产时服务已不再单纯是完成分娩过程,而是保护、支持、促进和实现产妇及家属对妊娠、分娩的理想期望,以产妇为中心,根据产妇在分娩时需要,在产程进展过程中提供心理、精神等全方位的人性化心理干预,消除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反应所产生的过度应激反应,提供人性化的产时护理干预,减轻产时心理压力,避免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待产室的孤独环境,大产房频繁叫嚷的噪声,会加剧产妇自身的紧张恐惧[3]。产科工作者应该耐心安慰产妇,鼓励孕妇进食,保持体力,讲解分娩是生理过程。专人全程陪产制,使助产士责任意识更强,母婴更安全。本研究表明开展家庭式产房,允许丈夫陪伴分娩,开展导乐分娩,使产妇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能顺利渡过分娩全过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芝灵.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循证护理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9):36-39.

[2] 孙文华,胡成侠,尚仁香.我院剖宫产率上升原因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8.

[3]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5.

(收稿日期:2012-03-08) (收稿日期:李)

上一篇: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 下一篇:浅析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