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及康复训练

时间:2022-07-22 06:58:09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及康复训练

【摘要】 目的:观察合理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5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合理护理及康复训练后,对功能康复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55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满意,均未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及褥疮等并发症。结论:合理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护理; 康复训练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42

脊柱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创伤,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最常见。患者多为年轻人,多因高处坠落或者重物砸伤所致。脊柱骨折往往伤情较重且复杂,可以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因此必须加强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康复。笔者将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及康复训练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科收治脊柱骨折患者55例,其中男40例,女15例,年龄19~66岁,平均38岁。其中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2例,爆裂性骨折并脊髓不完全性损伤33例。均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钢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必要时行植骨融合术,术后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

1.2 护理及康复训练

1.2.1 心理护理 胸腰椎骨折的伤害是突如而来的,后果也是无法意料的,患者饱受着身心的双重痛苦,此时他们首先希望了解自己的病情,得到及时的治疗。作为医务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态,关心鼓励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他们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和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顽强的毅力配合各种治疗及护理工作,以便尽早恢复健康,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1.2.2 术前护理

1.2.2.1 护理 患者住院后需平卧硬板床,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在搬运患者时,通常采用3~4人平抬法将患者移到病床上,保持头、颈、胸、腰椎在同一轴线上,并以腰围外固定。

1.2.2.2 术前准备 多数患者为急症手术,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向患者交代术前禁食、术前用药的时间、备皮、配血、导尿的目的以及必要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需准备大小合适的腰围、大毛巾。

1.2.2.3 指导患者作适应性锻炼 如进行有效咳嗽、深呼吸。进行直腿抬高训练,练习股四头肌伸缩活动,为早期功能锻炼打下基础。此期锻炼的目的在于让患者了解术后康复的一般程序,恢复体力。

1.2.3 术后护理

1.2.3.1 基础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测量T、P、R、BP,1次/30 min,老年患者应特别注意有无心肺功能异常、休克、出血量过多等症状。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术后可在重症监护室观察数小时,待病情平稳后再回病房。(2)卧位护理:术后回病房应使患者整体平移,正确转移至病床,去枕平卧6 h,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每2~4 小时给患者翻身一次,以缓解不适和保护皮肤。患者翻身时保持三点一线轴线翻身,避免脊柱扭转、前屈。术后第1个24 h内平卧或45°角斜卧位,以减少渗血[1]。(3)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做好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方法:避免切口渗湿,如有渗湿应及时给予更换敷料。保持引流管道通畅、固定,不可扭曲、受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术后48~72 h引流量低于30~50 ml即可拔除引流管。

1.2.3.2 密切观察患者四肢的感觉及运动情况,并与术前作比较。术后第1天可开始进行肢体训练,早期主动和被动的关节功能锻炼,可提高肌容量和肌力,有助于提高日后生活质量。上肢训练如屈伸肘关节、屈伸腕关节、手指关节训练等;下肢训练如股四头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训练。

1.2.3.3 预防褥疮的发生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截瘫部位以下神经麻痹,感觉丧失,自身不能更换,而且大小便失禁,极易发生褥疮。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定时轴线翻身,避免局部长期受压,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无渣屑。对骨突部位如:骶尾部、肩胛部、足跟部予以50%红花酒精涂擦、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病情需要使用热敷时,一定要注意测量水温或者加毛巾包裹隔热,防止烫伤皮肤。

1.2.3.4 防止坠积性肺炎及泌尿系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每日以食醋熏蒸消毒病房。嘱患者深呼吸,有痰尽力咳出,多饮温开水,翻身时拍背,以助排痰。必要时可作雾化吸入。留置尿管患者每日予以膀胱冲洗及尿道口护理1~2次,尿袋每周更换2次,气囊导尿管每半个月更换1次。尿管应夹管并定时开放,使膀胱有规律地得以膨胀和收缩,从而训练自主膀胱,白天2~4 h一次,夜间可延长至4~6 h一次,鼓励患者多喝水,增加排尿次数。能自行排尿后,可拔除导尿管,保持会阴清洁。

1.2.3.5 饮食护理 受伤早期,由于后腹膜血肿可产生腹胀、腹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情况,应限制饮食,以半流质为主,避免进易致腹胀的甜食。术后6 h可逐渐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流质-半流质-普食”方案。应注意营养摄入,增加机体抗病能力。指导患者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粗纤维食物,如瘦肉、蛋黄、胡萝卜、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易消化吸收和促进胃肠蠕动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1.2.4 功能锻炼 胸腰椎骨折,特别伴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功能锻炼都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漫长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有肌力的肢体尽量主动活动,在主动运动能力基本恢复之前,必须经常给患肢各关节作被动功能锻炼,以保持关节活动度,避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经过康复训练的患者可以做到自己翻身、起床、下床、上、下轮椅等。同时指导患者作腰背肌锻炼,通常有挺胸、背伸、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四点支撑法[2]。练习时要循序渐进,每次练习不可过多、过累。平时尽量保持上踝关节处90°角,以免形成足下垂。不完全瘫痪者,短期内可在床下活动;对完全性瘫痪者,指导并帮助他们练习上、下轮椅;对截瘫患者还要注意防止跌伤。康复训练中还应加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脱衣服动作、进餐动作、个人卫生等。教会家属掌握基本康复知识和技能,说明训练的重要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日后患者回归家庭做好准备[3-4]。

1.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需继续加强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腰椎术后2个月复查无特殊,可戴支具下床活动,半年内避免弯腰,提拉重物活动。截瘫患者注意康复锻炼。

2 结果

经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功能恢复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未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及褥疮等并发症。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截瘫部位以下神经麻痹、感觉丧失。在护理计康复训练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是患者康复的关键。认真细致地做好每项护理工作及交接班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工作实践中还应不断学习,更新完善护理措施及康复锻炼,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朱通伯,戴戎.骨科手术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22.

[2] 胡文斌.现代中医院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护理工作建设及管理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62.

[3] 宋金兰,高小雁.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04-505.

[4] 孙秀荣,高二凤.爆裂性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0):62-63.

(收稿日期:2012-03-05) (收稿日期:李静)

上一篇:预见性护理在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下一篇:心可舒胶囊配伍厄贝沙坦片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