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时间:2022-10-14 07:07:32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摘要:物理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一人堂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师生共同交流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高中物理知识比较多、杂且抽象,不容易理解,这就更加需要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总结教学经验,寻找适合学生的高效率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学生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从不愿意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不懂知识到了解并学会运用知识,从不知道怎么学到了解如何学,这是教师的成功,也是课堂实效性的体现。教师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方法和过程、技能与知识、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认知的一个高效教学过程我们称之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求物理教师尽量多安排教学实验

笔者通过调查本校高中物理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对课堂不满意的原因是实验课程太少,几乎一年上不了几堂实验课。经过对物理教师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方法问卷调查研究后发现,很多物理教师对物理实验重视程度不高,认识不够,认为高考也不会对物理实验进行考察,没必要做实验。而物理实验又占用了太多课堂时间,不利于合理安排课程,如果做实验,课时就无法保证,因此,都偏重传统式的口头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还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偏重于使用多媒体教学,认为多媒体在节省时间、人力、物力的前提下还能够起到物理实验直观性的作用,因此,乐此不疲地使用多媒体,忽略了物理实验。过多使用模拟实验而不注重动手操作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直观实验的可信度,学生可能会怀疑实验结论的正确性,造成学习困惑。也有一小部分物理教师坚持做物理实验,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调查后发现,物理教师在实验之前并没有明确实验目的、原理以及步骤等,导致很多学生只是盲目地在做,具体做什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过程该怎么记录,又会有怎样的实验结论,都不清楚或者是一知半解,物理实验效果大打折扣。针对上述现象,我们首先必须提高物理教师本身对物理实验的认识,物理实验要比多媒体教学更为直观,且能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更为深刻的记忆,对知识的掌握更透彻,体验更深。可能实验不是一次性就能成功,但这不要紧,这反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素养以及坚强的意志力,实验过程还能加深学生互相合作的热情,对团队的认识,总而言之,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实验强调动手能力,这些都是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达到的效果。高中物理教师要尽量结合物理教材多做实验,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为了节省实验时间,可以事前将实验目的、原理、步骤、过程等都明确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白接下来的实验是要验证什么原理,避免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并可以进行适当的班级分组,合理分工,以团队合作方式来做实验,这些都能节省不少时间。但如果是探究式实验,就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做,教师在一旁指导。实验总结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总结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求物理教师多进行互动式教学

物理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一人堂”课堂教学改变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自由思考、发言、解惑的空间,取消传统的课堂点名发言方式,更多地培养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教师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提问的能力,将沉闷的课堂转变为积极有趣的课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进行适当辩论以及解释,将单向传授知识改变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模式,最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倡导学生对重点、难点物理知识进行讨论、探讨,教师要摒弃自问自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激烈地讨论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认识、了解以及掌握,最后给予点评。物理教师要多鼓励合作学习,可以将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项团体活动,比如实验、课堂讨论,课外实践等都鼓励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激烈的比赛,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求物理教师多进行探究式教学

很多物理教师讲课后都反映太累,一节课不知道浪费了多少唾沫,但学生实际学到的知识却不是很理想,实际课堂效率不高。这是因为教师只注重“说”,忘记考虑面对的学生的感受,没有进行合理引导,导致教师累、学生烦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现象频繁发生。笔者在实际物理教学课堂中注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使用,结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并适当加以引导,实践证明,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教师都非常满意。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并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充当了引导、组织者的角色,在不累的前提下能收获高质量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根据生活中合理的物理现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指导,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尽量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慢慢寻找答案,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并提倡学生回顾前面的讨论过程,哪里出现了思维误区,以后该如何避免等这些问题都留给学生自己进行总结。通过探究式教学方式的使用,能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高中物理课堂的实效性要求物理教师必须该变传统教学模式,多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物理实验,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使用,综合各方面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沈才旭.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01)

[2]于莉.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B,2013(01)

[3]孙淮河.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法[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3(01)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下一篇:抓好初中英语听说训练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