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14 06:59:07

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调查研究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益首先是以大学生大众化参与为前提条件的。通过以山东为域对20所高校、20个社会实践基地、20个地市社会实践相关政府部门以及400名教师和400名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精英实践”,即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锻炼,没有建立起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相适应的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模式。影响因素主要有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各方履行责任不足、保障条件不足、考核评价适用不足。因此应构建信息共享机制、责任履约机制、经费分担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以机制建设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大众化。

关键词: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调查;机制

中图分类号:G5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7-0038-05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在高校育人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因此,《、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明确指出: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也明确要求:每个本科生在学期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研究生、高职高专学生不少于2周,每个学生在学期内要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这些文件对推进实现大学生广泛参与的大众化社会实践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么当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如何?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的实现?应如何推进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相关问卷,在2012年9月至12月期间,以山东为域对20所高校、20个社会实践基地、20个地市社会实践相关政府部门以及400名教师和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精英实践”,即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锻炼,没有建立起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相适应的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模式。因此进行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研究,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愿景的达成,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现状

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参与现状,核心体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上。学生参与度(Student Engagement)概念是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乔治·库恩(George·Kuh)等首先提出的,现在已经成为全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的理论基础。学生参与度理论不仅强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强调高校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激励学生的这种参与度,采用有效的措施吸引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就是在社会实践的相关者——政府、高校、实践基地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努力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岗位保证、经费保障、激励措施下,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学生参与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新视角,[2]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从关注教育结果到同时关注教育过程的转变。[3]

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现状,本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参与度仍然不高,仅占在校生的40.98%。而大学生参与学校统一组队的校外社会实践的人数就更少了,仅占在校生的5.57%。

考虑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由政府牵头,学校组织,集中组织为主,分散组织为辅。所以,社会实践大众化的格局并没有形成,目前仍处于“精英实践”阶段。[4]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现大众化的因素分析

第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各方履行责任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项系统工作,需要高校、政府、实践基地和学生及学生家长充分履行责任协同努力,但是调查显示各方履行均存在不足。高校方面,虽然90%的高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规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学时学分,但并没有体现在具体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基地方面,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尚未形成,有16%的社会实践基地表示不愿意承担实践费用,而有35.2%的大学生则认为社会所提供的实践项目不能满足自身需求。政府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价制度和考核细则,缺乏对社会实践基地的激励政策和措施,缺乏保护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权益的法律制度,缺乏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投入。调查对象中认为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推动很大的仅占15.2%、推动一般或很小的为42.4%。学生及学生家长方面,仍有部分同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不足,大学生表示愿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占71.4%,无所谓的占到22.8%,不想参加的占2.8%;参加的学生中主动参与的占55%,跟随其他同学参加的占36%,因学校组织迫于无奈参加的占9%。家长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表示支持的占12.6%,无所谓的占62.9%,不支持的占24.5%。这些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条件不足。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撑保障如岗位、经费、政策和安全环境等存在不足。首先,项目不足。社会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数量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参与需求。调查显示高校教师认为影响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的首要影响因素是项目提供不足,占60.6%。其次,经费不足。从高校来看,高校社会实践经费校均额度为8.1万元,生均额度4元的高校占70%:有接近59.8%的学生认为学校对社会实践的人财物的投入一般、比较小甚至没有投入,对社会实践的学校保障措施不满意的达到了45.2%。再次,政策制度不完善。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许多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校际间缺乏资源整合机制,由一个省或市所组建的高校间、校企间信息沟通、人员调遣的协调机构还没有。最后,安全环境难以保障。缺乏大学生在校外社会实践的安全保障和维权机制,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有的不签订协议,或者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被个别非法中介和雇佣单位利用欺骗、甚至误人非法传销组织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工伤保险、劳动报酬等方面难以得到法律保障。[5]保障条件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大众化发展。

第三,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适用不足。效果评价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学生社会实践确有成效,需要科学的效果评价机制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以充分调动社会实践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实践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社会实践的效果评价显得不足。在受访对象中,90%以上的高校以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或实践基地鉴定或实践总结为依据,采用量化方式。考核结果局限于大学生身上,对参与的老师、实践基地、政府等评价得较少。在评职称和定岗定级等事关老师发展和切身利益的环节,作为教学科研育人的重要一环的大学生社会实践,39%的高校没有纳入考核奖励内容,或奖励很少。此外,对社会实践基地来讲,对于拒绝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方便的企业缺乏制约和处罚措施;对于积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企业,还没有或很少相应的精神和物质激励。[6]

三、以长效机制构建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大众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搞好社会实践,必须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认识,形成系统,建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7]“机制”一词源于古希腊文mechane,最初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也指有机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在社会学意义上,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各个要素、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结方式,以及通过它们之间的有序作用而完成其整体目标、实现其整体功能的运行方式。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机制是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者——政府、高校、实践基地、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以“大众化”为指向,以实现社会实践效益为目的的协同互动方式。根据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境况与实际影响因素,迫切需要“对症下药”,构建机制,以利长远,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大众化。

第一,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是指政府、高校、实践基地、学生及学生家长通过一定的沟通渠道,在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活动形式和运行程序。目前,很多工厂、企业、农村、城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着需要,但由于不了解学校情况,或渠道不畅等原因,不能与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顺利合作。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极为重要。当前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首先在于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用户、及时社会实践相关信息以及项目评审与推优功能,形成以社会实践项目为纽带,政府、师生、高校与社会(企业)四大主体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为社会实践各参与方提供广泛而便捷的信息服务,为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有序、高效、交互、实时和立体化管理提供有效工具。其次要建立交流沟通机制。一是定期召开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会议,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召集,研究解决大众化社会实践发展中涉及的人员、经费、项目投入等重大问题;二是出版一定的刊物,用于及时反映各个高校、各个实践基地以及政府在社会实践方面的情况;三是经常召开不同层面的讨论会、交流会等,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二,责任履约机制。现代社会任何组织都应有其社会责任。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的责任履约机制,应具体包括高校(包括教师)、政府、实践基地、学生(包括家长)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责任执行。高校要负责对全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制订计划,组织落实;政府的责任应为制定鼓励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关政策,把社会实践纳入当地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之中,指定负责部门,成立相应组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协调和领导: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稳定载体,应根据自己的行业特征和特长,提供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相应的场所和生产资料;学生(包括家长)的责任在于家长积极支持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性地完成社会实践项目,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最终效益。

第三,经费分担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分担是社会实践成本由谁支付以及如何支付的问题,即社会实践成本如何在政府、社会实践基地、高等学校以及学生(家长)之间合理分担的问题。这种分担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利益获得”原则,二是“支付能力”原则。“利益获得”原则是指政府、高等学校、实践基地和学生(家长)应依据各自的收益来分担社会实践经费。为了有效地分担社会实践经费,使经费分担合乎教育公平的原则,收益多的应分担较多的经费,收益少的应分担一定的经费。“支付能力”原则是指从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好处和利益的受益体(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应按其支付能力大小来支付社会实践经费。首先,政府、高等学校应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的主要分担者。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都有着巨大作用;同时,高等学校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导者,协调、组织、安排实践活动,应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经费保障。其次。社会实践基地应该承担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成果的主要获得者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受益者。一方面,实践基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从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方面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基地的发展,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需要的劳动者只能是接受高等教育(包括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人。因此,社会实践基地应参与社会实践经费的分担。再次,大学生或家长应分担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加了自身能力,提高了其未来的预期收益。学生或家长显然应负担部分社会实践经费,最低也应该负担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生活费、住宿费以及服装费等等,但是学生或家长分担社会实践经费的比例不宜过高。

第四,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刺激相关需求。激发实践动机,实施积极行为,抑制相反行为,达成实践目标的过程。包括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竞争激励。大学生社会实践应遵循目标一致性、物质与精神保障激励相结合、适度性、及时性原则,面向个人、团体和组织激励对象,建立国家、地方、学校的激励约束机制。[8]激励的对象既包括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和指导者——大学生和指导教师,也包括提供社会实践岗位的单位和个人,还包括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此中的关键在于要做好社会实践评比,主要包括学生社会实践成绩的评定、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等内容。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和指导教师,在绩效考评的基础上,对评选出的先进个人和指导教师,除进行表彰外,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评选校“优秀学生”、“拔尖学生”和评定奖学金时,要将此作为入选的重要条件;对评选出的优秀指导教师,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对社会实践考核不及格的学生要扣减相应的学分:对没有履行指导责任的教师要作出缓聘或者免聘处理;大学生社会实践主管部门要把高校组织开展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纳入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体系,把各单位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情况纳入单位评优的指标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综合利用国家、社会、高校的资源和优势,才能构建一个互相补充、互相协调、互相配合,高效运行的社会实践激励约束体系。

总之,信息共享机制为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提供信息支撑,责任履约机制有利于为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提供组织合力,经费分担机制有利于为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提供经费支持,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为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提供长久动力。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需要以上机制构成的机制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化解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的各种抑制因素,形成师生积极参加、经费切实保障、社会实践大众化的目标,最终实现社会实践的效益。

参考文献:

[1]SA.M.Huberman,Improving socialpractice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university—basedknowledge[J],Higher Education,1983,(12):257-272。

[2]赵晓阳,刘金兰,学生参与度评价:一种学生主体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J]高教探索,2012,(6):21-26

[3]朱红,高校学生参与度及其成长的影响机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35-43

[4]袁伟菊,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参与的现状与实现路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69-72

[5]董志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41-42

[6]罗公利,聂法良等,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研究[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7,9

[7]黄波,廉永杰,构建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J],教育探索,20U6,(11):48-49

[8]zhang Wen,Li chengtao,constructionthe Quality Standard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J],Physl‘csProcedia,2012,(25):2287-2290

上一篇:《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研究 下一篇:瑞典马尔默“明日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