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切关注正在崛起的中国

时间:2022-10-14 06:39:30

热切关注正在崛起的中国

04年10月底到11月,加拿大的各主流媒体似乎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射到中国,对于中国给予了全方位较为客观的报道,而且报道的内容更多地集中到较为正面的信息。这一媒体传播现象的出现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之外,因为西方主流英文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一般遵循西方的新闻价值观念,除了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外,对于反映中国社会状况的非事件性的新闻报道多持负面的批评的视角,加拿大的主流媒体也基本如此。这次,加拿大媒体缘何如此异乎寻常地关注中国?他们关注中国的视角有哪些特点?加拿大的受众事后反应如何?中国在加拿大媒体上的形象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本文通过对加拿大主流媒体的内容分析和实际观察,对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探讨。

背景介绍:加拿大主流媒体的中国特别报道

一般说来,无论报纸、新闻周刊、专业杂志,还是广播电视,常常可以见到特别报道,它们显然有别于常规的新闻,主要在编辑上处于突出的地位。比如,在报纸上,将报道放在显要位置,用大号字体做标题,将所有相关报道集中在一个专刊,容纳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版面。与此相类似,在杂志上处理成封面文章,在电视节目中做成专题专访或者记者调查,在广播节目中,做成专访或者直播特别节目等。然而,这次对于中国的报道,加拿大媒体处理得明显要重于一般的特别报道,是前所未有的,乃至被中新社和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为:在报纸上、网页上,铺天盖地地掀起了一阵扑面而来的“中国热”。①加拿大媒体从没像这一次如此集中和全方位地报道中国。

加拿大各大主流媒体这次报道中国的特别行动,像是某种巧合,又像是有意安排。最引人注目的是《环球邮报》在2004年10月23日推出的周末版中国专号(ASpecial We ekendEdi t ion),标题为《中国正在崛起》(CHINA RISING)。它非同寻常地使用了整个周末版上占绝对多数的内容版面,全面报道中国,其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一般的特别报道,而且报纸的封面动用了20个中文大字,几乎覆盖了整个版面,颇有惊天动地的气魄。《国家邮报》于同一天在其头版最显著位置刊登了《中国:苏醒过来的巨人》(Chin a:Th eAwakeningColos su s)的重头报道;而《温哥华太阳报》则用了三个整版的篇幅来报道中国。

事实上,后续的报道和反馈,相继出现在随后的《环球邮报》上,即使有美国大选的选战正酣以及关于阿拉法特从病重直到去世的消息,关于中国的讨论还是有机会出现在报端,并且有关于中国的重头文章放在了较为显著版面。在《环球邮报》网站上,可以看到中国专题,还有关于中国的知识测验和在线调查。另外,加拿大广播公司的电视台和广播节目也制作了专题节目和深度报道;《加拿大商业》周刊则在11月8日出版制作了中国专辑,在一个主题下面套了8篇文章,在专辑中全面总结了加拿大在中国公司的经营时要注意遇到的十大教训,整本杂志的内容几乎全是中国商业或者相关领域的报道。

加拿大媒体缘何如此异乎寻常地关注中国?实际上,事情的起因是由于加拿大的著名矿产公司诺兰达公司,据说很可能被中国五矿购并,这一新闻事件使得加拿大媒体意识到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到了可以来买加拿大公司的地步。眼前的事实已经表明中国的崛起,加拿大新闻界意识到如今是到了要重新审视中国的时候。所以,《环球邮报》的主编Edward Greenspon在编后絮语中说,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不一定是一个事件,而可能是非事件性的一种悄然的转变,中国正在崛起,就是现时最重要的新闻。他说:“如果现在还不知道这个13亿人口的国度如何表达其雄心壮志,那么他不可能清晰地界定世界的未来方向。”

《环球邮报》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分析下面主要以《环球邮报》为例,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来细致地研究加拿大媒体的报道特色。在该报2004年10月23日周末版大大小小总共180个版的版面中,与此次中国特别报道相关的版面占用了68个,其他的报道内容包括加拿大国内新闻、多伦多地区新闻和其他国家的各类报道只有25个版面,剩下的是广告和各类五花八门的信息版面,总共有87版。广告多,这是与周末版的性质相关的。当然,顺便提一下,报纸赚钱也多,这期特别报道的报纸据说在温哥华地区脱销,在多伦多卖得也很好。从上面的数据看,中国新闻报道占所有新闻报道量的73%,占所有版面的38%,所以从数量看,中国报道的内容占据绝对优势。

在报道的体裁上有大特写、通讯、消息、图表、摄影、评论、专家点评等,据本人粗略统计,关于中国的报道总共有大大小小独立的文章60多篇。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以下特点。

第一,报道全面,采访深入

从整体看,这组报道是全方位立体式的,记者的采访看得出也是十分深入的,他们接触到了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据《环球邮报》主编在编后语中介绍:“共有36名新闻工作者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来准备表现当代中国的全貌,其中有十位记者到中国各地奔波采访了几个星期,感受中国各阶层跳动的脉搏”。《环球邮报》派出的记者有历届驻北京记者站的首席记者,还有资深的专栏作家、社论版编辑、财经记者、体育记者和摄影记者,阵容强大,报道的角度和风格各异,总体看起来,内容十分丰富全面。报道内容涉及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关于宏观经济、温州资本、新兴富翁、打工者生活、海外华人、广交会、上海投资指南、文化时尚等等,涉及的人物有中国政府官员、私营企业主、农民工、知识分子、学生、游客、饭店服务员、设计师、律师以及在中国的加拿大人士,比如:外交官、投资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

一些重点报道,采取的是大特写的手法,有点有面,有现实也有历史对比,有事实有数据,报道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准备迎接中国世纪》这篇报道是从北京景山俯瞰紫禁城起笔,从眼前的景色,写到中国古老的历史和苦难的近代史,写到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北京和中国带来的变化,然后回到文中的主题:中国的崛起。于是列举数据和事实来描述当代的中国,比如北京正在建造的现代化的中央电视台大楼,上海的高水平的机场和磁悬浮列车等等。随后笔锋一转说:“并不一定要在中国,就能感受到中国的崛起”,随意举了些事实来证明,比如说在北美当地的沃尔玛超市,就可以买到廉价的中国货,当地汽油的价格可能受中国消费的影响。然后对比中国与美国历史上崛起,分析其带来的影响,有好的消息,也有坏消息。接着从经济生活的层面,逐步写到政治外交等其他领域。之后,又回到现时的中国,指出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列世界第136位的事实,说明中国面临的种种问题。最后,作者又借四年后将在中国举行奥运会,把笔触落在天安门广场的倒计时钟上,回到眼前的景物,写到“这无休止的车流的喧嚣正是中国崛起的声音”。

从《环球邮报》的报道看,记者是做过十分深入的采访的。比如,一篇财经报道中,记者对一家保险公司保险销售人员的报道,写到他们一起唱着企业歌,如同赶赴战场的现场描写。比如,刊登一幅收拾垃圾的妇女回眸一笑的照片,引用她的话说:“这活可赚不到大钱,但是有很多赚大钱的人是这样开始的”。在有些报道中,对于一些细节,这些加拿大记者有着独特的个人体验,他们也把这些细腻的感触,写到自己的文字中。比如,夜色下的上海,看到在建造高楼的脚手架上干活的工人,让记者感叹他们太辛苦了,相比之下他觉得加拿大人恐怕太休闲了。

第二,视角巧妙,观点鲜明

尽管从根本上说西方主流媒体无论如何逃不脱其固有的成见,仍然会不自觉地带着西方社会固有的视角来看中国,当然不可避免地会从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看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习惯性眼光看中国。但从这组报道透露的信息看,相当多的文章是从一个想在中国发现新事物的眼光来看,是抱着开放的心态来看,是希望加拿大企业加入到中国这个大市场的角度来看的,因而,他们看到的也就可能有一些特别的东西,其中,不乏视角巧妙的好文章。

例如,他们对于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报道,就具有巧妙独到的视角。比如报道成功的私人企业家,描述他们如何奋斗取得成功的,也描述了他们富有的生活,有一篇是从一个企业家个人如何起家来写,有一篇是写了爱打高尔夫球的上层人士的生活。对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和城市移民的生活描述,给我印象最为深刻。比如有一篇报道写一个从四川到北京打工的中年人艰苦的生活状态和经历,发誓要讨回自己工资。一篇题为《活地图:他把整个城市攥在他的手指上》的文章,写了一个靠指路为生的普通百姓,写尽其生存的乐趣和背后的无奈,无论天晴还是下雨,他都站在高速路的一个出口,举着一个纸板,为不识路的过客有偿指路。记者还不忘指出,还没有一份印好的地图可以赶上中国城市建设的速度。

还有一位记者在一篇报道中写了在中国10件很方便的事,在加拿大没有做到,比如十分方便的手机服务,有倒计数的交通信号灯,周末坚持营业的银行等。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中国服务业的水平大大提高,有些方面已经很有特色和成就,让西方记者也觉得好。还有一篇文章写到中国餐饮服务业的发展,说天津的一家海鲜渔港,其规模之大,吃客之盛,有2500个座位,让加拿大的记者叹为观止,而且其服务人员一律都穿旱冰鞋,以提高效率。当然,加拿大记者也并非总是报道那么正面,他们对于中国环境现状的批评就毫不客气。

对于中国的许多现象,《环球邮报》的记者在文章中,谈到了自己的印象和各自独到的看法。摄影记者FredLum说:“一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人难以置信的活力:愿意勤奋工作、投资未来,梦想着改善生活。”专栏作家JohnBarber在20多年前访问过中国,他对中国人给予了这样的评论:“他们以惊人的能量埋葬他们的过去,发展的步伐无止无息,发展的结果令人振奋吃惊”。曾任驻北京首席记者的Rod Mickleburgh则为北京相当多的胡同社区的消失感到惋惜。专栏作家Margaret Wente则建议家长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中文,以便迎接未来的挑战。

还有一篇专家评论:《为什么加拿大不能落在人后?》,观点鲜明。作者是前加拿大驻中国大使,他在文中说:在1995年加拿大是中国对外投资的第一位的国家,而现在还不到前10名,加拿大应该猛醒,许多竞争对手涌入中国市场,加拿大现在如何应对,对未来的影响巨大。

第三,标题突出,编排有序

在《环球邮报》头版几乎全被20个硕大的汉字占据,十分醒目的标题:“雄心勃勃,实力雄厚,烦躁不安,准备迎接,中国世纪”,其英文标注的字体较小,排在角落里,意在提示读者说:“如果你不认识这些字,最好赶快学,因为你正面临一次全球性的深刻变化,一生中也难得遇到几次,在时代潮流前不要落伍了”。值得注意的是,《环球邮报》的编辑将“rest less”翻译成中文“烦躁不安”,让中文读者会觉得不妥当,甚至可笑。此英文词有“不安的,不停息的,得不到休息的”意思。如果从没有休息的事实出发,可以翻译成“躁动不止”、“生生不息”,或“奋斗不息”,这样就更妥帖些。以中文为题目,显然是该报别出心裁的创意,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头版左侧,则是报纸的导读栏,将报纸中最精彩的内容突显出来,介绍了财经、论坛、评论、时尚、旅游的重点报道。其编排十分有序得体。

在第二版,除了主编絮语之外,还把每位到中国采访的记者列出来,有他们的相片和主要报道的导读内容,以及他们简短的几句话。类似这样的编排在整份报纸中随处可见,比如关于上海投资指南的编排等,这使得报纸版面具有十分清晰的脉络,便于读者在繁复的内容中按图索骥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三、读者反馈和总结

在这期特别报道出版以后,加拿大一般读者反应如何?一周后出版的《环球邮报》对自己有一个总结说:“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响强烈”。温哥华地区抢购一空,还有读者来询问是否有多余的报纸。一家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说他访问中国就是带了这张报纸去的,与中国官员见面时提到了报纸里的内容,他认为该报就如同一份投资手册,很有参考价值。这也许是最好的读者反馈。一位读者盛赞这期报道,认为有创新,有信息量,是在美国选举、伊拉克战争、加拿大赞助丑闻等这些让人厌倦的新闻报道后出现的让他愉快的事情。

最不好的反馈也有,一位读者一气之下取消了订阅,因为整份报纸翻来覆去,看不到他想看到的东西,连翻了17页后,才看到了一则加拿大新闻,让他十分失望和不解。关于中国,一位读者认为,尽管报道提炼了许多中国的成就,但他认为中国还是有许多地方要向加拿大学习,中国应该知道大量生产西方需要的产品并不一定对中国自己的人民和国家有益。还有一位显然是华裔的学生读者说,他父母要求他多了解中国,但他认为关注加拿大的事情就够了。也有读者认为中国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制造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加拿大应该慎重考虑出售矿产公司给中国。

《环球邮报》刊登的读者来信和言论,显然是有选择性的,不足以从数量上看出读者反馈意见到底是如何“反响强烈”的,但从本期报纸的整体内容和部分读者的反馈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的结论:

首先,从总体看,加拿大人对中国的了解还相当不够,以至于中国的崛起给他们以意外的惊异。从《环球邮报》的报道看出,加拿大人对于中国经济方面的了解要深于其他方面,所以其报道的重点多在经济方面,对于其他领域比如政治的报道,几乎都是老调重弹,缺乏深入的接触和根本的了解。

其次,精英阶层的读者,特别是商界人士对于中国多持正面的看法,至少对于这样的报道持相当积极甚至赞赏的态度。而一般平民阶层,由于对中国的事物大多没有切身感触,中国对他们显得比较遥远和陌生,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身边的生活。在相当多的情形下,我们可以看到加拿大受众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对于中国的印象和感知,是处于两个世界,是有严重分歧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

最后,在对中国的了解上,加拿大受众更愿意直接接受一些实用的信息和帮助,而不一定愿意去主动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事物。

无论如何,加拿大主流媒体主动地大规模地报道中国,本身说明加拿大主流意识形态对于中国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某些根本性的变化。正如《环球邮报》主编Edward Greenspon的一句编后絮语所说:“这期报纸会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我们将从关注一个潜在的超级强国的未来,转到关注现在(的中国)”。

注释:

①李思:《加拿大媒体推出“中国版”》,《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1月3日

上一篇:审视中国数字电视发展中的几对关系 下一篇:新闻侵权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