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及管理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14 04:31:51

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及管理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超高压及远离距输电线路和大容量发电厂正在建设及投入运行,同时也带来了电网安全稳定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及管理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网的安全稳定是电网运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如果电网系统自身不具备足够的安全稳定性,就会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故障,并且造成停电难等事故的发生,影响系统正常供电,为社会生产与生活带来较大的损失。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实现对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性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一、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1、在电力市场的发展中,电力系统通常情况下都是处于临界状态,这给调度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重新认识电力系统的全局安全是很有必要的,对电力系统本质以及失去稳定的各种模式进行研究迫在眉睫,只有充分了解了其变化规律,才能对其发展的趋势进行正确预测。当然,也应该尽量采用简易的信息,对系统的动态安全和各种参数的稳定极限进行估计。

2、电力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其中的不稳定类型复杂程度高,无法做到完整的预测,对于调度人员来说,应该努力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对系统进行预测,针对即将出现的问题进行控制,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评估算法的准确度,实时性以及智能性上有很高的要求。

3、电网运行的数据包括实测数据和数字仿真数据,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此类数据所获得的信息量只是全体数据信息量的一部分,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发展规律及内在联系等更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得到显示,对电网的调度人员来说,这些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因素

伴随着电脑等通讯技术的逐步发展与逐步的成熟,发现这些先进技术早已涉足各行各业,这其中自然包括电网运行的使用。这些先进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在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很多需要重新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电网运行的相关数据分析的信息量不足。而电网运行,这个庞大的体系,其中的数据就包括了数字仿真的数据与系统中所有装置中所采集的实际的检测数据,还例如管理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种软件上的每个数据。作为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应当对全部的数据先进行整合再加以详细的分析并且处理,最后提炼出相关的信息确保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只能从数据中得到的信息全体信息部分,而电力系统中的失稳模式与发展规律以及重要的内在联系等这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却不能获得,然而这些信息恰恰更具有研究价值。

另一方面就是关于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问题。通过分析部分电力市场建成和发展史可以得知,由于整个的电网系统运行总处在临界状态,这样给电网工作的调度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深入地分析新市场要求下的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的基本要求,而如果能够通过分析简单的数据信息就能定量衡量出此系统动态的安全水平,并能够估计出各个参考值的稳定极限,就能够为电网调度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非常容易也更为方便的条件进行处理与分析整个电力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稳定中。最终在电力安全稳定性的评价上,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对策

1、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执行能力

近年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的应用,大大的降低了电网调度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电网管理的效率。但是,在日常调度管理工作中,很多调度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足,调度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都导致了电网安全稳定性受到影响。在开展电网调度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对人为的错误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日常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从而促进电网调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建立合理的交接班制度,保证电网调度工作的连续性,避免由于交接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不清,产生一系列的误操作行为的发生。其次,要提高操作规范。在日常调度操作中,要保证调度员操作与命令的正确性,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严格的贯彻与执行。在进行电网调度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调度操作规定,对于正常调度、异常处理、事故处理等不同操作都保证其规范性,将安全理念作为工作的重要原则。在调度中,要严格杜绝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操作与误调度的情况的发生,保证电网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中。最后,要注重提高调度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电网的的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积极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严格的掌握有关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从思想层面上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将提供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作为自身工作的首要目标。

2、研究新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

为解决上面提到的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足,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等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系统可能运行空间所蕴含的规律,并使用不断积累的实测数据直接对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单凭人力己无法完成这种数据分析任务,为此,研究新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更多地用计算机代替人去完成繁琐的计算及推导工作,对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3、规范电网调度运行工作

近年来电网发展的速度较快,各种高科技技术在电网中得以不断的应用,调度自动化程度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使其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电网的运行的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障,同时也提高了运行的经济性。但在调度工作中,由于人为的误操作及不规范性操作等还是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想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首先需要规范调度人员的操作命令,确保调度人员在工作中每一个命令的正确性,同时在调度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操作和操作规程,避免人为误操作的发生,从而确保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其次,调度工作需要进行交接班,所以应该对交接班进行规范,这是保证电网调度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在交接班时交接清楚,才能有效的保证后续工作进行。最后,要保证调度人员具有事故处理能力,电网运行中,一些突发性的、不可预见的事故时有发生,这就需要调度人员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遇事冷静,不慌乱,从而做到处理得当,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

4、建立有效的故障保护体系

由于电网系统自身具有复杂性,运行期间各种电气设备共同工作,所以很容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电网故障,并且整体系统受到故障的影响与冲击,对于电网运行造成干扰。在日常电网调度管理工作中,要构建有效的故障保护体系,对于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并且降低故障对于电网系统的干扰。有效的保障体系是实现电网稳定运行,降低故障干扰的重要前提。在进行电网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于电网构架进行严格的设计,保证整体电网构架的安全与可靠。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是电网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电力设备在电网运行中出现损坏,就会给电力企业与电力用户造成损失,影响用电秩序。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基础设施承担的重要的变电运行任务,如果不能保证基础设施的安全,就难以保证整体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电力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对于用电设施保护意识的宣传,建立良好的用电设施保护环境。

结束语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其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也给安全运行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所以针对当前电网运行的状态,需要业内人士加大研究和分析的力度,对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使其安全的运行,从而使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吕少清.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

[2]刘雪峰.浅谈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及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2.

[3]贾卫涛,张俊杰,韩洁.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现状及改进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2.

上一篇:地质雷达在廊坊某道路病害路基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