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探索

时间:2022-10-14 03:31:27

关于优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探索

摘要: 高等教育扩招引发的就业问题仍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研究、分析和总结当前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措施,以期达到就业质与量的全面提升。

Abstract: Employment problems caused by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key problem concerned by the society, the graduat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in the current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As workers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they should take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mployment work for its importance and urgency , fully studying,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actively exploring measures of exployment work,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关键词: 高职院校;就业现状;就业指导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mployment situation;employment guid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255-02

1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这一问题凸显于高校扩招以后,由于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即供过于求的现象从很大程度上导致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招生规模堪比本科生,然而其就业形势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显得更为严峻。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符合社会各行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在逐年提高,但是高职毕业生频繁跳槽等原因造成就业质量不尽如人意,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成因

2.1 个人原因

2.1.1 毕业生定位不准确、期望值过高。结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术性人才,一线的“蓝领工人”。但是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甚至把自己定位在本科生的角色上,不愿意从事车间、工地等一线工作,对发达城市、高薪岗位趋之若鹜,但是对中小城市、基层岗位不屑一顾。

2.1.2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目前的高职生大都是90后,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也形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不少学生怕苦怕累,一提到去生产车间等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工作时就“色变”,一厢情愿地追求薪水高、职位高、环境好的工作。另外,也有部分毕业生缺乏对自身不足反省的精神,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开始退缩,面对所处的环境稍有不顺就选择辞职。一两次的求职失败经历之后,便再没有信心去求职。这部分学生不仅给就业工作造成了重复推荐,增大了就业工作的难度,而且也给企业留下了不好的影响。

2.2 学校原因

2.2.1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行业的发展前景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面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化,学校没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导致有些专业的课程内容落后,技能知识陈旧,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进而造成人才积压,部分专业学生就业困难。

2.2.2 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片面追求就业率 目前,学校的就业工作大都关注就业数量,而忽略了就业质量,未注重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道德、基层就业、艰苦创业等方面素质的培养,未能深刻体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的关系。短期就业率提升的表象下隐藏着就业质量危机,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2.3 社会原因 大众教育的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毕业生,而社会上的用人需求并没有同步的增长,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另外,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机会多、社会保障力度大、生活环境优越等因素强烈吸引大学生,造成激烈地就业竞争,增大就业难度。而高职生在学历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劣势,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3 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措施

3.1 加强就业工作全程化建设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而是必须做到全员参与、全程跟踪、信息化、专家化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就业指导工作应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整个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不同时期通过入学教育、职业指导课和就业形势讲座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使学生明确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客观定位,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校要教育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端正工作态度等职业道德教育。要加强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建设,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有效途径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以便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客观和正确的评估,为今后的就业工作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3.2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为了尽快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就业工作经费,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理论与实践培训,切实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水平。另外,学校应重视就业指导课,确保充足的课时。担任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可以选择集体备课,通过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3.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陌生的社会,面对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在就业中难免会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如缺乏奋斗精神、从众心理太重、理想与现实的差异造成的失落感,渴望竞争与害怕失败的矛盾等。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进行心理自我调适,排除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事实证明,良好的心态在就业中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良好的心态能使他们正常水平甚至超常水平发挥自己的才能,能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尽早进入新的社会角色。

3.4 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校企合作办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习操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办学。通过种种途径努力,做到把车间办到学校,把课堂办到企业, 真正做到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要零距离对接。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增强学生在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基于实践性教学和技能培养的高职办学特点,高职院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依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学生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多种途径加强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构建良好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孟俊贞,赵东.“五位一体”全方位高校新就业指导机制的探索.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03):202-203.

[2]黄红英.高职院校全程就业指导模式下的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34-36.

[3]马红英.建立新型高职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35-37.

[4]徐耀勇.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今日科苑,2009,(04):218-219.

上一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特种加工技术综合实训项目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