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写生的观察与表现探析

时间:2022-10-14 02:59:10

色彩写生的观察与表现探析

摘要:色彩有其自身的规律,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规律,在色彩写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色彩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了深人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色彩写生;观察方法;表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275-01

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色彩写生是再现自然、再现生活的真切感人而强有力的手段。在作画过程中,正确地观察和掌握客观物体的色彩规律,能提高色彩的分辨能力和使用色彩造型的能力,是色彩写生的关键。

一写生色彩的观察方法

物体的色彩来源于光源的色彩和不同质感物体对光的选择吸收与反射的能力。因此,要提高作画者的色彩写生水平,不仅要强化色彩意识,还要掌握色彩写生的整体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1.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冷暖变化是初学者整体观色写生时最难掌握的色彩关系。它根据事物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物体上,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而且有一定的条件。例如,一个穿白衣女子在草地上散步,这时天气晴朗,阳光很强,白色衣服的受光面是接近白的阳光色,而背光面则带淡蓝的天空反射色,衣服在背光面靠近草地的部分,受草地的反射又带灰黄色,相比之下,受光面暖,背光面冷;人从草地上走到黄土地上靠近水泥墙边,衣服背光处受黄土地及水泥墙的映射,略带灰黄色,相比之下,受光部冷,背光面暖了;若到了傍晚夕照的时候,白衣服的受光面又染成橙黄的暖色了。由此看来,物体受光面的色彩是与光源色的冷暖变化分不开的,而暗面又与周围环境冷暖色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2.色彩的明暗。在观察对象时,应注意到色彩的明度变化。光线的强弱在早、中、晚上有明显的差别,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又有直射、斜射、背光等差别。由于这些差别,带来物体明暗色彩相应的变化。物体由明到暗的变化,不能只看作是单一色彩深浅的变化,而要看到色彩在明暗推移的过程中,会有某种色逐渐演变为另一种色。比如一只天蓝色的水壶,它的明部不能单纯看作是淡蓝色,最明处可能接近白色,或带有淡蓝色的天光反射,暗部也不会是单纯的深普蓝色,可能受环境色的影响而变成某种颜色。又如,人物脸部,各人的肤色特征不一样,明部与暗部也不能以单一的肉色深浅来表现。要仔细观察颊部与额部、下颔部色彩有什么差别,明部与最明处的差别,背光与明暗交接处的差别。必须明确,在色彩画中色彩与明暗是紧密结合的,色彩的冷暖和色度的变化,都直接受到明暗的制约。因此要注意物体的素描关系,使色和形更好地统一起来。

3.整体与局部。在素描学习时可以运用立体明暗法描绘物体,强调“整体观察”。观察色彩同样如此,部分一定要服从整体。素描练习虽以黑、白、灰关系表现形体,但在绘画之初就已经开始观察色彩了。如画一只黄梨与一只苹果,明暗深浅是不会完全一样的,在塑造时如果只着重表现明暗体感而不去表现色彩,甚至不分物体的固有色,它们的质感就不会很好的体现出来。可见,素描同样要观察色彩,把色彩归纳到黑、白、灰中去,素描与色彩画在观察方法上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色彩画是以色彩塑造形体,各种色相亦有不同的明暗深浅,要“整体观察”,使局部服从整体,次要服从主要。另一方面,观察色彩要敏锐地抓住色彩的总倾向、总基调。所谓“第一印象”是说在确定色彩基调时,要大胆迅速地将其色彩倾向和特征画下来,这就是色彩的“大关系”。色彩的大关系正确与否,对一幅画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整体和局部是辩证的统一。整体观察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局部,反复比较找出其差别。

二写生色彩的表现方法

要使色盘中的颜色成为画面上的色彩语言,必须组合成色彩调子。在写生画上的色彩调子是以客观对象及其所处的时间、地点、条件为依据的,概而言之即所谓“看关系”、“画关系”,具体的表现方法是:

1.先“色”后“形”。随着光学的发展,到18、19世纪,许多画家离开画室进行室外写生,在实践中不断对自然界作色彩研究,观察早、中、晚及四季特征的色彩变化,对光色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英国画家泰勒和康斯泰勃尔,利用水彩工具的方便,作了很多室外光的色彩研究,在画法上也发生了变化,一反过去古典的“先形后色”的方法。在确定了轮廓之后,先迅速用色铺上对象的大体色调和黑、白、灰、冷暖性的大关系,然后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用色彩塑造形体结构,简言之就是“先色后形”。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始终掌握全局,与整体观察取得一致,对于处理好色彩中心和其它颜色的关系,组成统一调和的色彩调子,用来表达一定的内容和主题很有好处。采用这种方法要有坚实的造型基础,能“放”能“收”,既生动活泼又严格要求。

2.对比与调和。对比是绘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没有对比就缺少表现力。在写生中常常运用色彩对比来突出形象,强调画面主题的表达效果,同时也活跃画面的色彩,加强空间、距离、体积等。色彩上常用的对比方法有:冷暖色对比(蓝、黄)、明度对比(亮、暗)、纯度对比(鲜、灰)及色块的大小对比等。特别是补色对比运用更为广泛,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使红色分外鲜艳突出,就是补色起作用,补色是对比色系中最强烈的色彩。古诗中有如“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使人感到一幅色彩绚丽的江南春光浮现在眼前。诗人运用色彩对比来写景,以景抒情构成了一定的意境美。调和是与对比相对而言的,没有调和也无所谓对比了。“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色彩十分调和,构成与对比不同的情调。对比与调和是对立的统一,“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感觉;“调和”则给人以协调统一的感觉。运用时须根据主题内容和画面效果的需要有所侧重,强调对比时,要注意调和;强调调和时,也要适当运用对比。正确的运用对比与调和,可以使画面产生活泼生动、真实而具有变化统一的效果。

总之,色彩写生要用色彩理论知识指导观察分析色彩的能力,培养整体观察的方法,发挥色彩的魅力,才能获得生动丰富的画面效果。同时也要善于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已。

参考文献

[1]斯蒂芬・潘泰克 (美). 理查德・罗斯 (美).汤乳青 (译) ,色彩基础教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2

[2]黄海波.色彩[M].河海大学出版社,2011.8

作者简介:

田子昂(1973-),男,山东莘县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教师,硕士研究生,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及理论研究工作。

上一篇:无锡惠山艾迪花园酒店项目设计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的课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