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武术的推广系统研究

时间:2022-10-14 02:28:52

全民健身武术的推广系统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推理方法,构建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系统的逻辑图,界定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研究的领域,即从几个基本要素入手进行分别或全面地研究。

[关键词]全民健身武术 武术系统 推广

21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社会,劳动者的特点是脑力劳动过度,精神高度紧张,身体缺乏锻炼,对身体的健康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全民健身武术作为一项社会性体育运动项目,应该发挥其独特的健身养生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但当前对全民健身武术的推广并未做到系统化,体现在政策力度不够,推广模式不明确等方面。本文提出武术系统观。武术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武术要素按一定结构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武术系统的要素与系统之间,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特定关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推理方法,构建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系统的逻辑图,界定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研究的领域,即从几个基本要素入手进行分别或全面地研究。这几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全民健身武术的推广者,全民健身武术的推广内容,全民健身武术的推广对象,全民健身武术的推广方式,全民健身武术的推广程度,全民健身武术的推广功能及全民健身武术的推广原则。

“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系统”是指通过系统分析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的基本结构、基本过程,进而科学地描述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的主要成分,推广过程的主要环节及这些成分、环节和有关变量之间的主要关系。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系统较为明确地界定了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研究的领域,即从几个基本要素入手进行分别或全面地研究,为武术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1全民健身武术推广者

全民健身武术推广者包括官方武术推广者和民间武术推广者。官方武术推广是指由政府出面组织和扶持的全民健身武术推广活动,民间全民健身武术推广是指散布于广大民间、自发形成的全民健身武术推广活动。这种分类是按照组织者不同划分的。其推广内容可以相同,如官方推广的竞技武术也是民间武术推广的主要内容。

2全民健身武术推广内容

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的内容,包括技术推广和文化推广。按照分类方法,全民健身武术推广以技术为标准分为技术推广和非技术推广,非技术推广包含的内容很广,如武德推广、全民健身武术美学推广、全民健身武术技击理论推广、全民健身武术谚语推广、全民健身武术影视推广、全民健身武术文学推广、全民健身武术医学推广、全民健身武术哲学推广、全民健身武术史事推广等等,这些非技术内容又都属于文化范畴,所以,把全民健身武术推广分为技术推广和文化推广。

3全民健身武术推广对象

全民健身武术推广对象即全民健身武术学习者,全民健身武术推广过程对推广对象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这种价值首先体现在武德培养上,在全民健身武术中,武德的推广自始而终,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者,都懂得以礼为先,尊师重道。其次,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意志力的磨练、自信心的培养本身也是一种武德修炼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全民健身武术推广过程的教育功能,它是全民健身武术技术和全民健身武术文化的知识教育过程。

4全民健身武术推广方式

全民健身武术推广方式包括人际推广、组织推广、大众推广、网络推广。人际推广包括师徒传承、人与人之间的互学互教等。组织推广是指以协会、社团的形式推广全民健身武术。组织推广具有团体性,在推广全民健身武术时以团体的形式进行,如木兰拳协会推广木兰拳。组织推广在推广单项拳种流派时优于民间许多拳种仍然延承的师徒传承模式。大众推广指通过书籍、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全民健身武术的推广。网络推广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全民健身武术推广。

5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程度

层次推广是从全民健身武术推广内容的多少,以及推广对象的接受程度来分类的。分为浅层次、中层次、深层次推广。比如,2002年创编的全民健身武术健身操(又称拳操),就属于浅层次推广。因为全民健身武术健身操所包含的全民健身武术性质的内容少,即使练得很熟练,也掌握不了全民健身武术的精髓。全民健身武术健身操只是为了扩大了全民健身武术的社会认知面,从文化的角度深入推广全民健身武术属于深层次推广。

6全民健身武术推广功能

对全民健身武术推广功能的深层次分析,更能把握全民健身武术推广功能的全面性。从呈现的方式来看,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的功能可以分为显和隐。从功能释放的效应来看,又可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全民健身武术推广促进了全民健身武术技术与全民健身武术文化代代相传,促进了全民健身武术拳种流派的交流和新的拳种流派的产生,促进了全民健身武术拳种流派理论和技术的增值。

7全民健身武术推广的原则

7.1诚信推广。“诚信者,天下之结(意:关键)也”。诚信是推广的关键,是推广的致效因素。对于官方推广者和民间推广者来讲,诚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官方推广者作为全民健身武术主管部门,在竞赛中要把握好公平、公正的尺度,提高人们的信任度。民间武术推广者要遵守诚信原则,保障推广活动的可持续性。

7.2针对推广。针对不同的推广目的、推广人群等都是针对性原则的体现。比如,初级简化套路针对少年儿童、木兰项目针对中年女性、太极拳面向老年人等等。针对性推广既是原则也是策略。木兰拳推广时针对中老年妇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太极拳推广针对人们的健身需要进行研究、宣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武术高段位针对德高望重、对武术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群而设。

1.7.3分层推广。分层推广属于认识范畴的理论,在现实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全民健身武术向普通学校推广时定位于浅层推广,因为对于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来说,传授难度大的技术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把学校全民健身武术推广定位于浅层推广,组织编写教材就容易把握深度。中国武术段位制分初、中、高段位,就是遵循了分层推广原则。全民健身武术健身操在初创阶段遭到许多人反对,但如果认识到这属于浅层次推广,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陈诗强.武术的现代价值[J].体育科技,2002,23(1):528.

[2]王向东,孙刚.关于现代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1,23(4):78-80.

[3]倪依克.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4,24(4):73-76.

上一篇:沈阳高校全运场馆赛后利用价值研究 下一篇:试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经济法完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