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4 02:21:28

湖南省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摘要:从会计专业的个案调查入手,分析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指出中高职衔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衔接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字: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调查

[中国分类法]F230

《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之一是到2020年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114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223万人的51.12%;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57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125万人的45.6%。

一、湖南省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调查

中、高职衔接不是中职与高职两个系统的简单叠加或者接续,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的兼容并蓄和可持续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省中高职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会计专业中高职的衔接,主要还是招生模式上:

五年制专科招生模式。可以分为五年分段制和五年一贯制。五年分段制是五年不在同一个校园学习,一般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二年转为高职学籍到高职院校学习,如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前三年在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五年一贯制是五年同在一所学校学习,有一所学校管理为主,只是在学籍上前三年为中职学籍,后二年为高职学籍,如: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商职业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对口招生模式。中职毕业生参加全省统一的入学考试,根据分数填报志愿,选择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高职入学考试的时间与普通高校入学考试时间相同,但考试的内容和难易程度不同。学生进入高职学习3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经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文凭,成绩优秀的学生还可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进入对口的普通高校的本科继续深造,也有一些普通高校直接通过高职入学考试,招收少数本科生。主要有: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18所高职院校。

单独招生模式。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或中职升学考试报名的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主要有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和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二、湖南省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1、学制衔接规模小、渠道不畅、招生制度不完善

目前全省共有高职院校66所,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21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31.82%,具体这21所高职开设会计专业的学校如下表一:

表一2013年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招生人数(湖南省内)

学院名称 普高人数 对口人数 合计

1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65 120 285

2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115 35 150

3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139 30 169

4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 125 15 140

5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90 15 105

6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76 10 86

7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126 10 136

8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100 10 110

9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157 10 167

10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215 10 225

11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127 8 135

12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70 6 76

13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 5 25

14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36 5 41

15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44 5 49

16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 46 5 51

17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74 2 176

18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50 1 51

19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320 320

20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 150 150

21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140 140

合计 2485 302 2787

占招生总人数比例 0.89 0.11

(注:此数据根据湖南省职成教育信息网公布的2013年招生统计

由上表可知,2013年全省高职会计专业共招2787人,其中普高生源2485人占招生总人数的89%;职高对口302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1%。而这302人分布到了18所学校,这18所学校只有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和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学校可以对职高对口生源单独编班进行教学,而其他15所学校招收职高对口生源是1-15人不等,根本无法单独编班教学,只能与普高生源混合编班。

2、中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统一

现阶段,多数中高职院校开设了会计专业,然而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对口生源和单招生源每个学院招收人数少,不能单独编班,只能与普高生源混合编班,使用的是面向普高生零专业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甚至从毕业要求获得会计类证书而言,很多高职院校只要求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与中职要求几乎相同。

3、课程体系衔接缺乏

通过调研发现,高职单招模式中和对口招生模式的会计专业,由于中高职学校缺少沟通,围绕各自的培养目标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重复率比较高,学生后劲不足。其关键是课程和教材上的缺乏衔接,是制约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大难点。

一是文化基础课存在脱节现象。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学习,在专业课学习方面普遍较为理想,但学习文化基础课就较困难。这是由于中职教育按其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素质、能力为根本组织课程内容体系;高职教育则从高等教育的要求出发,在普通高专的思维惯性作用下,文化基础课以普通高中为参照系。

二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通过对某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某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从开设课程来看,中职的开设的《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在高职阶段基本都出现,《会计电算化》课程甚至出现了采用同一版本教材的现象。进入高职的中职生普遍反映专业课以前都学过,学习积极性不高,高职教师则反映招收的高职生以前学得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比招收的普高生还要难教。

三是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由于高职校对中职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甚了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强,有些高职校甚至不顾普高、职高两类不同生源的基础学力特点和的差别,采用同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困难,学习积极性受到伤害。同时又因为目前高职生源的主渠道还在普高,因而,高职多数是以普通高中课程为基础。

三、提升湖南省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

1、明确中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做好培养目标的衔接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中高职会计教育应在一致性的基础上,体现出层次上的差别。作为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初级会计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中级会计人才。高职是中职的延伸与提升,较初级会计人才而言,中级会计人才的专业知识面更宽,会计专业的理论更深,会计技能更熟练,能获得更高的工作层次和更广的就业范围

2、积极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办学道路,推进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

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鼓励和支持中、高职学校间积极开展多形式的联合办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中、高职学校要主动开展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沟通之类的活动,以促进中高职间较好的衔接。通过中高职校际联合办学的形式,即在统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由中职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并组织完成中职教育任务,再由高职院校通过对中职毕业生进行入学资格审定,合格者继续接受高职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有利于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扩大中高职生源,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3、实施弹性学分制管理,课程考核全面沟通

课程考核评价的沟通是课程体系衔接表现的一个方面。中职获得技能资格在高职也可以用。采用学分制为通道,做到中职与高职的课程沟通。教育主管部门要行文统一各学科的学分标准、不同教学单元的学分标准及不同学历层级的学分标准,不同学历对应不同学分总数。让学科学分成为在各级各类中、高职院校相互认可的“护照”,成为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在学分制管理方面,对于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不理想的生源要延长学程。采用学分制管理,能够使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起点不同的生源,在相应的时间里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效率。

4、兼顾不同生源的素质,在高职阶段实施分别教育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要兼顾生源素质差异,以有效解决课程衔接问题。普通中学毕业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扎实,对理论接受的能力强,但专业基础薄弱,对他们应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他们的实践技能;而中职生源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基础较好,应通过加强理论教学弥补学生文化基础不强,接受能力差的不足。这样便使得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够达到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育职成[2011]9号

2、中高职存在的问题集原因分析[J].附件教育(职成版),2012:12-14

3、刘育峰.论我国中高职简介的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2(10):5-70

项目来源: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研究》(项目编号:ZJB2012028)研究成果

上一篇:浅析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 下一篇:语文第二课堂在中职越南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