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非选择题的主要类型及解题技巧

时间:2022-10-14 02:12:31

初中生物非选择题的主要类型及解题技巧

摘 要 分析了初中生物学非选择题的命题特点、解题的基本思路、考查的主要题型及解题技巧,为日常的教学提供指导意义,重视学生审题和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非选择题的正确率,减少失误和失分。

关键词 非选择题 题型 解题思路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在生物学教学中,不少的学生对非选择题的解答感到非常的茫然和困惑,主要表现为读不懂题意,不明白解题的思路,不知从何处入手,不知道题目问什么,不能从文字、图表等材料中筛选有效的信息和挖掘隐含的条件,不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述答案等,从而导致解答不全,失分过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原理、重要概念等掌握不牢,没有有效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和掌握阅读材料等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因此,笔者对初中生物学非选择题命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题的基本思路,例析了非选择题的主要类型及解题技巧,希望对日常的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培养学生的审题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迁移运用生物学知识,提高解答非选题的正确率,减少失误和失分。

1 命题特点

(1) 命题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三维目标,突出学科的主干知识,凸显重要概念,彰显学科特色。

(2) 注重学科之间及学科内知识的纵横联系和渗透,综合性比较强,只考查单一知识点的题目较少,更多是考查多个知识点。

(3) 题型多样化,主要有识图题、表格题、文字叙述题、实验探究题、概念图题等类型,全方位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原理及实验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 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让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指导生产实践,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5) 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2 解题思路

审题就是对所给题目中的文字、图表等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它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对沉重加强非选题的审题能力和技巧的训练。解答非选择题的基本思路是:

(1) 整体感知题目。对每道题提供的文字、图表、曲线等题干及问题进行整体把握,理解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厘清大致的解题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2) 阅读理解题意。不凭经验盲目做题,应认真研读题干,理解题设,注意题干与题设的关联,对考题的方向和考查的知识点有初步了解,找出已知条件,避免思维定势,不能急于求成。

(3) 获取有效信息。对每一道题都要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挖掘隐含信息,排除迷惑条件,找到简化条件,筛选可能考查到的概念、原理、实验等知识点,进行有效地整合。题目中未明显写出的信息一定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中获得。

(4) 明确答题方向。对题目中文字、图表、曲线走向、对照实验、实验探究过程等的关键之处,应注意易混淆的概念,细心领会,排除干扰,弄清题意,明确方向,厘清思路,全面组织语言表述再做题。

3 非选择题的主要类型及解题技巧

3.1 识图作答题

识图题可比较形象直观地表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调节和实验操作过程。识图题有单一识图题和组合识图题两种类型,组合识图题的考查频率越来越高。这类试题源于教材,以图为主,并注重相关知识的联系和整合运用。

解}技巧:① 理解图形的结构名称及功能,箭头表示的含义,阅读题干的文字叙述和图像所包含的信息;② 注意图与图组合、图形与实物图的关系,按照由局部到整体、由外到内、从上到下的顺序解读图形;③ 图像与教材中相关的生物学重要概念、原理等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注重知识的有效迁移。

【例1】 图1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细胞最外层坚韧的薄壁是[①] ,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2)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具有的基本结构包括 [②] 、[④] 、和[⑥] 三部分。

(3) 水果中的汁液通常存在于细胞的[⑤]

中。

(4)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填序号)中。

解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其中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的进出的功能,细胞质中含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而水果中的汁液存在于液泡中,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动植物细胞具有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答案:(1) 细胞壁 (2)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3) 液泡 (4) ④

3.2 概念图题

概念图一般要求纵横各层面,通过连接词将不同的概念建立联系,从总的概念出发,逐步展开,显示出大概念与小概念之间的辨证关系。概念图成为近年各地中考命制生物的新题型,试题形式一般是给予一个不完整的概念图要考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给予补充,或根据试题所反应的内容提出相关信息,回答若干问题。

解题技巧:① 识别图中概念与箭头,通过箭头的方向寻求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把握整个图形所蕴含的生物学意义;② 寻求图形中信息与知识储备的“契合点”,快速达成知识迁移;③ 根据设问具体指向,具体分析作答。

【例2】 图是2与神经系统有关的概念关系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① ;

② ;③ 。

(2) 从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执行“醉驾入罪”政策。凡是酒后驾驶,检测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 mg/100mL,就视为“醉驾”,处3~6个月或以上的拘役。请问:“醉驾”过程中,由于酒精麻醉了脑部的

,使驾驶员的操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因此,我们应大力宣传“醉驾入罪”政策,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在红绿灯路口,当驾驶员看到红灯亮时及时停车等候,这属于 (选填条件、非条件)反射。

解析:抓住概念图中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箭头的连结,把握概念图中神经系统、反射和反射弧3个核心概念,因此①是反射、②是脑、③是神经中枢。小脑主要是调节人体的身体平衡,“醉驾”主要是酒精麻醉了小脑所致。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当驾驶员看到红灯亮时及时停车等候属于条件反射,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答案:(1) 反射 脑 神经中枢 (2) 小脑 条件

3.3 坐标曲线题

坐标曲线题是通过数学方法来描述生物的生理代谢、生命活动过程、生物与环境等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内容广,变化多,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和判断能力。

解题技巧:① 看纵横坐标。仔细阅读题干,结合题目设问,明白所要解决的问题。理解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一般而言,纵坐标表示自变量,横坐标表示因变量。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② 看曲线关键点。观察曲线的起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最低点、终点等关键点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

③ 看曲线走向。观察曲线变化趋势,分析曲线上升、下降、平衡所表示的含义以及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等。特别要注意多重坐标曲线分别揭示的不同方面的变化趋势,对比分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例3】 图3中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部位的血管,a、b分别代表血液里气体含量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

(1) 若横线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b为 的变化曲线,原因是在A段血管中,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 并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由 血变为 血。

(2) C段血管最可能为 毛细血管,原因是 。

(3)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与肾小球的 和肾小管的 有关。

解析:坐标图的横坐标表示不同部位的血管,纵坐标表示血液中a、b气体含量的变化关系;A、C段两个交叉点和B、D段两个平行线的含义;这样可判断a、b两曲线在A、C段血管中的血液发生了气体交换,B、D血管中的血液气体含量没有发生变化。特别要注意题干中横线的A段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这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可以推断a代表氧气的含量变化曲线、b代表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曲线,原因是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氧气与血红蛋分离,氧气扩散到了组织细胞,氧气的含量降低,b二气化碳的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段表示肺泡内的毛细血管,当静脉血流到肺泡内毛细血管时,b扩散到肺泡内时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而肺泡内的a扩散到血液中时氧气的含量增加,这样血液就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有关。

答案:(1) 氧气含量分离(迅速分离) 动脉 静脉 (2) 肺泡内 氧气含量迅速增加 (3) 滤过作用(过滤作用) 重吸收作用

4 表格题

表格题通过文字叙述生物的特征、生理特点、实验处理方法、生命或实验现象,并用数据来说明实验结果,通过分析比较揭示生物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解题技巧:① 要读懂文字材料叙述的意思,注意隐含的条件,明确解题的方向;② 以横或列为单位进行比较,然后整体把握,解读表格中的项目名称和数据的含义,或者是文字表达的意思,注意运用给出的数据和标准参考数据比较;③ 结合题目设问,运用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或规律,根据数据列出等量P系式,用数学方法进行推导或是比较,并分析总结相关结论,回答相关的问题。

【例4】 有无耳垂是人的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部分家庭的耳垂遗传情况进行调查。其结果统计如表1。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1) 表1中第1组家庭的父母都有耳垂,子女中却出现了无耳垂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

(2) 父母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是以 为“桥梁”传递给后代的。

(3) 根据表中第1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控制有耳垂性状的基因是 基因。

(4) 若让第2组中某个家庭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耳垂的可能性是 。

(5) 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则第3组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如果第3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第一个孩子无耳垂,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几率是 。

解析:表格中调查了3组家庭人员的性状,分析了每一组亲代的性状和子代性状的关系以及子代性状中的数据比例,按照遗传规律进行推导。这样第1组家庭中亲代与子代性状的差异是变异,生殖细胞是亲代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桥梁”。第1组的父母有耳垂,而子代中有耳垂与无耳垂之比约3∶1,可以推断控制有耳垂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第2组中父母均无耳垂,子女中不可能出现有耳垂,这样有耳垂的可能性是0。第3组调查结果分析,母亲的基型是dd,而子女中既有耳垂,也有无耳垂的出现,可以推断出父亲的基因型是Dd,子女的基因型是dd和Dd,这样子女中有耳垂的概率是50%。

答案:(1) 变异 (2) 生殖细胞(或和卵细胞) (3) 显性 (4) 0 (5) Dd dd 50%(或1/2)

5 文字表述题

文字表述题是通过文字描述创设的情景材料,关注社会热点,将生物学知识等信息融入或隐含于其中的一种题型。学生对题干的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综合来解答问题,常常涉及到多个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是中考常见的题型。

解题技巧:① 粗读,对考题的方向,所考查知识点有初步的了解;② 细读,领会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涉及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找出已知、未知条件;③ 精读,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和限制性词句,并与相关的知识点结合,排除题干中干扰因素,挖掘隐含条件;④ 表述,答题做到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

【例5】 现在,健康饮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前段在市场上发现有一种所谓的瘦肉型猪,这种猪几乎没有什么肥肉,人们戏称为“健美猪”。调查发现,河南多地生猪养殖中使用瘦肉精,养出的“健美猪”流入各地屠宰市场,流入了双汇集团。专家介绍,瘦肉精是一种不易分解的化学药品,在猪的代谢过程中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脂肪的转化分解。其残留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致使人体渐渐地出现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根据上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 “健美猪”相对于普通猪而言 组织发达,皮下脂肪很少。

(2) 人摄取“健美猪”肉后,残留在猪肉中的瘦肉精主要在消化道的 被吸收,然后通过 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3) “健美猪”的血液通过肾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 作用以及肾小管的 作用形成尿液,因而尿液中含有瘦肉精。通过检测猪的尿液,可查出在生猪养殖中是否使用了瘦肉精。

(4) 就上述“瘦肉精”事件谈谈你对目前食品安全的看法: 。

解析:粗读文字叙述所表达的含义;细读“瘦肉精”“健美猪”等与题目问题之间所蕴含的生物知识;精读所给材料,抓住含有“瘦肉精”的“健美猪”肉被人吃入之后在尿液中检测到“瘦肉精”这一线索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利用已学的相关生物学知识进行答题。因此,“健美猪”的肌肉组织比较发达,“瘦肉精”在人体的小肠被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血液再流到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尿液,瘦肉精是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尿液中含有瘦肉精,并针对瘦肉精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提出相关建议。

答案:(1) 肌肉 (2) 小肠 血液循环 (3) 过滤 重吸收 (4) 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对食品生产、加工人员加强法制教育等

6 探究实验题

实验探究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有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种。学生要对教材中的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熟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操作要领,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解题技巧:① 纵观全题,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② 理解实验题中提供的文字叙述、表格数据和记录、操作图及曲线的走向等各种材料,注意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关注操作的注意事项,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强调对照实验等;③ 结合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设计和完善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④ 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注重生物学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知识要点认真答题。

【例6】 某班级的学生想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的能量,于是,他们设置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研究,各小组测得的实验数据见表2。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 比较表中两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2) 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果才更可靠? 。

(3) 1 g花生仁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实际约为23 500 J,1克核桃仁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实际约为31 800 J。与各小组测得的数值相比较有较大差异,请解释原因(答出三点即可):

① ;

② ;

③ 。

解析:通过对表格中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同等质量的桃核仁燃烧放出的能量高于花生仁。对每一组的实验数据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使实验更加科学。桃仁和花生仁的实际能量值与各小组测得的数据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原因主要有:种子的干燥程度不同;实验装置吸热;燃烧时大量的光和热辐射在环境中散失;氧气不充足,燃烧不充分;燃烧物没有迅速放到实验装置内,操作动作较慢;称量和读数有误差;燃烧方式应用火焰的外焰加热锥形瓶瓶底等。

答案:(1) 核桃仁所含能量高于花生仁 (2) 取平均值 (3) 燃烧时大量的光和热辐射在环境中散失;测量时出现误差(称量、读数等);燃烧装置(易拉罐、锥形瓶等)吸热;燃烧不充分;花生仁和核桃仁点燃后未及时放入燃烧装置中;燃烧方式应用火焰的外焰加热锥形瓶瓶底等

上一篇:例谈“e学习”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什么才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