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图册编制建议

时间:2022-10-14 01:58:00

中学地理图册编制建议

摘要:中学地理图册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载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有多种迹象表明中学地理课堂中地理图册的使用频率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地理图册的重要作用。本文就中学地理图册的编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学;地理图册;编制建议

教学地图册是各种教学地图中最基本、用途最广的地图作品,将较为完整系统的教学地图汇集起来,内容比一般的教学挂图丰富、详细,由教学中的各种地图和图表等组合而成。我国的中学地理图册依据中学地理课本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纲领性文件编制,是中学地理教师进行地理教学和中学生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地理教材[1]。在我国,地理图册基本是随着地理教科书发行的。中学地理图册除了应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等要求外,还有很多其它需要注意的地方。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突出重点内容,加强针对性

中学地理涉及内容较多,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地理内容,有一些难度比较大,如“地球的运动”,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只有透彻地理解了地球的运动及地球运动产生的意义才会对该章节内容有全面了解。此外,该部分内容还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足见其重要性。突出重点一方面是为了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师生不必要的教学负担,提高地理的教学效率。所以,中学地理图册的编制必须首先突出重点内容。

中学地理图册必须拥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图册的每一幅图设置安排都是有目的和有用的,都是针对某个地理现象或过程展开的描述和讲解。缺乏针对性的图册如同在没有射击靶的射击场进行射击练习,其训练的要求必然难以达到。导向性是指图册中某一幅图或者某几幅图的设计宗旨最终是导向某个地理问题、原理、核心知识点。如同靶心,无论站在哪个方位、距离多远、从何处射击,最终的目标都是靶心,也就是终极目标。中学地理图册应当在针对性和导向性方面下功夫,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抓住问题核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高过程图、示意图比重,凸显趣味性和直观性

中学地理图册作为教科书之外最主要的地理学习教材,应当充分发挥图册本身的功能提高地理过程图示和示意图的比重。教科书受篇幅和承载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有详细的讲述,课本中难以展开的地理过程或者原理都可以在中学地理图册当中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高中地理中一些相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例如,涉及自然地理部分的地球的运动、板块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循环等体现地理过程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应当增加过程图、原理图、示意图等图像类型,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图像的形式来讲述、剖析,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中学地理图册承担了部分教科书难以体现的功能,提高过程图和示意图的比重使得图册和教科书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中学地理图册中的趣味性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幅地图,可以是一幅漫画,也可以是一小段富有趣味性的阅读文字。例如,中图版初中地理图册就专门设置了“趣味地理”栏目,由简短的一至两段文字再配以一两幅图片组成,讲述的都是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地理知识内容,如地理图册七年级上册中的“冰火两重天――在澳大利亚过圣诞”、八年级上册中的“孪生同胞谁大谁小”等。这些内容的安排不仅让学生对图册的兴趣大大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对学生的发展十分有益。

直观性是一本好的地理图册的重要属性之一。直观性强的地图往往能够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掌握该幅图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地理学科往往有体现动态变化的内容,某个或若干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往往有快与慢、多与少、大与小、强与弱、深与浅、高与低等一系列指标属性的对比,直观性强的图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就上述指标属性做出准确判断。

三、增强地图美感,体现艺术性

尽管图册的图像类型有多种,但其主要图像形式仍然为地图。因而要增加地理图册的美感和艺术性,首先增加地图的美感和艺术性。地图美感具体包括:符号美、色彩美、注记美和整体美。

地图通过特有的符号系统表现各种复杂的空间和非空间对象。要增加地图产品的美感,增强其艺术特性,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去完成使用地图的目的,就必须在地图符号的设计上合理应用一些美学原理,设计出成功的符号,给人以美的享受[1]。一般而言,地理图册都具有相对统一而完整的符号体系,且在版本之间保持相对稳定性。因此,在设计统一图例符号时,首先就应将符号美的设计理念植入脑海中。

色彩作为地图的一个视觉变量,本身包括色相、亮度、饱和度,通过色彩的整体效果、等级感效果、差异感效果设计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增强地图的表达能力,使地图的各要素层次分明、清晰易读,丰富地图的图面效果,增加地图的艺术性。地图中的色彩具有以下作用:提高地图的视觉感受和传输效果;使图形符号简化和要素清晰;提高地图的艺术价值[2]。利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均衡、层次与结构等构成方式并结合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之间的不同搭配,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地理图像,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地图注记设计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地图注记的功能与特点、注记字体的分类与特点、地图字体的设计与排版、地名的解译和译名要求、地名注记的配置要求等。地图的注记主要有标识地图的作用、指示制图对象的属性和说明符号的含义三种功能。因此,注记的字体、字大、字色、字位、字向、字隔(字距)、内容、排列方式等都需要进行精心设计[2]。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才能使整个图面有层次感和美感,才能容纳更多的地图内容,使知识点能够清晰并完整地传递给学生。

地图作品是科学、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体,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审美价值。地图也要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协调统一,既要有漂亮的外观以提高其艺术价值,更不能缺少其内在美,即版面合理,层次分明,内容准确[1]。在今后的图册编制过程中,应当提高对图册的主要构成要素――地图整体美的重视。

四、加大图册编制理论研究,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

一些专家、学者对中学地理图册的研究或者一些师生在使用地理图册后的感受与建议是地理图册编制者的重要信息和参考资料。例如,李书伟、唐芝在《编制教学地图册的新思路》中给出了教学地图册编制的思想和原则:①忠于课程标准;②节约资源,避免浪费;③减少内容重复,提高用图效率;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3]。邹小福在《浅谈新地理图册的特点和几点建议》中就给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增加地图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内容;二是可以增加一些优秀的地理主题漫画;三是一些人文地理资料应该标注年份等[4]。这些意见与建议实际上是给编制提供了思路与参考,对于提高地理图册的质量有很大帮助。

相对于地理教科书,对于地理图册的研究相对要少一些,但是仍可以看到一些编辑人员或者地理研究人员对国内外地理图册的关注。例如,余凡在《英国柯林斯学校地图册系列评介》一文中指出了英国地图册的特点:框架结构设计注重能力培养;栏目设计亮点突出;内容选取繁简相宜;多种图像类型组合运用等。并强调该系列地图册在图册结构设计、内容选取、呈现方式、图幅负载量大小(图幅密度)、图面配置、图例设计等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编制原则――以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依据,充分尊重并尽量满足学生对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所有要求[5]。此外,李红梅在《英国初中地理图册编制风格研究》一文中也对英国初中地理图册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系统性强,自成体系;抓住典型,以点带面;资料翔实,注重能力;简单明了,主题突出等[6]。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曹一冰,付洪贝,潘志超. 地图设计中的美学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1).

[2] 王光霞等. 地图设计与编绘[M]. 测绘出版社,2011.

[3] 李伟,谢超,吴增红等.电子地图符号设计中的美学研究[J].北京测绘,2008(4).

[4] 邹小福. 浅谈新地理图册的特点和几点建议[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2).

[5] 余凡. 英国柯林斯学校地图册系列评介[J]. 地理教育,2011(6).

[6] 李红梅. 英国初中地理图册编制风格研究[J]. 2011(5).

上一篇:营养早餐您吃对了吗 下一篇:卷烟包装箱循环利用的工作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