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人住宅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析

时间:2022-10-14 01:43:22

基于老人住宅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析

【摘要】社会“老龄化”已经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解决好“老龄化”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从设计理念上体现对老年人人文关怀做好设计和开发是建筑师的光荣,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本文就老人住宅建筑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老年住宅;设计原则;注意事项

1老年住宅建筑设计指导原则

1.1以老年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

老年住宅的使用主体是老年人,因此,应树立以老年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住宅建筑设计应考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习惯、爱好、心理和生活等因素,创造使老年人能健康、安全、方便、舒适地生活于其中,并能培育、发展其才华的居住环境。并建立具有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的老年设施。

1.2坚持社会共居性

共居性是指居住环境能够保证老年人与他们的家庭、同代人和其他几代人共同居住生活。老年住宅应既能保证老年人的隐私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应鼓励并帮助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使自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从而使老年人融入社会中。

1.3老年住宅应具有适应性与可变性

当前的住宅建设应多建一些中、小套型住宅。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住宅,以满足家庭居住模式多样化选择的需求,为多代同居家庭创造更为灵活多样的居住环境,通过住宅的组合变化,在将来发展变化成老年住宅。因此,设计人员应具备创造出一种限而不定的分隔形式的设计思路,以提高住宅空间的可变性与适应性。

2老年住宅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功能设计上的问题

在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中,应当能够根据老年人自身年龄段的区别而在功能设计层面产生一定的区分,从而来更好的满足老年人日常的居住习惯以及特点。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能够针对介助、介护以及自理等不同程度的老年人进行不同的需求设计,而这才是我们目前时代应当具有的老年人建筑设计方式。

2.2无障碍设计问题

由于老年人自身年龄以及身体上的特点,需要能够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无障碍的设计。所谓无障碍,就是通过对于环境以及建筑等细节的改良设计来尽可能的弥补老年人自身所缺失的心理以及生理机能,从而以建筑设施的设计来帮助其提升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以此使其能够感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而在老年人建筑的无障碍设计中,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无障碍室内设计

在老年人建筑室内设计中,首先是对于房屋的几大区域卧室、卫生间以及客厅的设计。其中,室内家具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便捷是很多老年人家中常常被忽视的地方。而在房屋的这三大区域中,其正是老年人在家中活动最为集中的空间,所以应该以最为便捷、简短的通道对这三个空间进行联通。而在房屋内部地面设计上,则应当尽可能的选择浅色,从而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能够在视觉层面具有更好的舒适感,而在地面材质方面,也应当选择具有防滑功能的材料,以此来最大程度的保障老年人的安全。

(2)无障碍室外设计

在老年人住宅的设计中,其出入口以及主要的交通区域也是我们在无障碍设计过程中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部分,对于这部分区域而言,其正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以及活动的必经之路,所以在对路面设计的过程中则首先应当保证路面具有良好的防滑性,并且在角度方面的设计上也应当尽可能地保证其舒适、平缓,从而以此保证老年人的出行安全。

(3)公共服务设计

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公共配套设施来说,其都是按照普通人的生活需求而设计的,没有进一步的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而设计。而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老年人却是这部分公共设施的主要使用者。这就需要建筑设计者在对公共配套设施实际设计的过程应当能够充分的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

3适应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的住宅建筑具体设计

3.1住宅户内设计

1)平面尽可能方正,柱网布置简洁,避免出现凸角。不规则的或者凹凸变化的平面布局,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布置家具,也不利建筑节能;对于老年人居住空间而言,简单、通达是一个重要的要求。平面方正、柱网简洁的居住空间,易于达到此项要求,而且也便于各种空间改造,适应不同老年阶段的需求。

2)门扇、走道及主要功能空间应考虑轮椅通行。应保证门扇和走道足够的宽度,门扇净宽不应小于800mm,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00mm,还应考虑扶手及安装空间。户门应保证门扇开启执手的侧边设有宽度不少于400mm的墙面,门扇内外应留有直径不小于1500mm的回转空间;进入各个房间的走道,宜直不宜弯,转弯会给使用轮椅的老人,带来不便。房间内应保证轮椅进入及回转必要的空间。

3)卫生间的措施。其次老年人身患泌尿系统病症比较普遍,卫生间要设在方便使用的位置,靠近建筑的服务中心区域。由于老年人行动缓慢应当有足够的空间通行。卫生间也是老年人事故多发地,设计尺度要合适,安装要牢靠。公共卫生间的设置因考虑轮椅老人进出的需要,还要考虑护理者陪同协助操作的需要,厕位间尺寸应当加大到1200X2000。相应位置设置安全抓手,方便老年人的使用。设置蹲位数量应尽量多余常规设计,老年人生理的需要往往比正常人多。有足够多的蹲位数量以免发生过长的等待时间。

4)消除高差。应避免设计错层平面,不利于腿脚不便及使用轮椅的老年人使用。卫生间、阳台等小高差处应设置缓坡过渡,避免老年人因为没注意到或腿脚不利索而被绊倒、摔骨折,继而卧床不起。

3.2公共区域设计

1)楼梯。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楼梯应尽量平缓,宜采用直线形楼梯,踏步高度应在160mm以下、踏步宽度不小于300mm。宜在两侧设置扶手;踏步凸沿缩进尺寸应小于20mm,避免绊倒老人。防滑条宜有鲜明的色彩并覆盖整个踏步转角、且不突出踏步表面,可防滑并提示高差;楼梯照明,宜设置地灯,或采用多灯形式,防止踏步表面出现阴影或自身投影。

2)电梯。配备电梯的高层住宅,每个单元应设置一部无障碍电梯。12层以上高层住宅,每个单元应设置一部担架电梯。其电梯呼叫按钮高度为0.9~1.1m,轿厢侧壁设置高度为0.85~0.9m的扶手。其公共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并宜沿一侧墙体加设(或预留)高度为0.85~0.9m的单层或双层连续扶手。低、多层住宅尽量配备电梯,或预留电梯位置,便于日后改造。

3.3人性化、实用、健康、安全的室外活动空间

1)建筑设计应为创造舒适、安全的室外活动空间积极创造条件

建筑设计应尽量多地设计适合老年人交流、活动、停留的室外活动场所,如底层架空,并布置座椅等方便老年人聊天、打牌、下棋;可将小区内的建筑,结合景观,通过风雨廊相连,满足老年人全天候户外活动的需要。

2)不同室外活动区域的适老化设计

住区步行道路地面铺装材料应采用防滑材料,防止雨天或雪天老年人滑倒跌伤。步行道路上铺装的遇水篦子孔洞宽度不应大于0.15m。在有高差路面台阶的起始处应设置脚部照明,并应依据《无障碍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设置扶手。肢体活动较大的户外活动场地应铺设塑胶地面,并应设置可供老年人晚间活动的灯光照明。

4结束语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切实落实《老年建筑设计规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老年住宅“事业化”转变为“产业化”,在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人性化设计和开发,做好老年住宅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媛媛.关于慈爱老年公寓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新建筑.2008.(16).35-36

[2]朱建达.人口老龄化对住宅区规划的影响[J].新建筑.2001(2):18~21

上一篇: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及预防措施探讨 下一篇:浅析市政市政道路桥梁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