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软件平台化的十字路口

时间:2022-10-14 01:27:08

管理软件平台化的十字路口

以国内厂商主导的软件平台化浪潮掀起之后的几年间,不乏抢镜之举,但大都沿着高调路线无疾而终。与之相反,管理软件平台化的大戏却愈演愈烈,在崭露头角之初就被视为“管理软件的第三次革命”。

平台化厂商对于平台的不同态度、不同商业模式以及不同的切入点,使得相关软件厂商、用户不仅面临平台化和非平台化的选择,更要直面提供或选择一个什么样平台的考验。

作为平台化的主要优势之一――个性化一直是管理软件平台提供商津津乐道的主要话题。某厂商的平台化ERP以其可将操作性大量转移至企业用户的自主性声势逼人,并以其可扩展的特点具备了相当大的杀伤力。

尽管平台厂商对企业用户是否应该具有太多的自主性说法不一,但对于目前以厂商为主导的企业应用确实是不小的突破。博科总裁沈国康一再表明立场:管理是艺术,是没有办法导入的,企业应该有自己的ERP实施专家。专家指出,管理软件平台“半成品”的特点,与客户要完整产品的需求相悖;但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一定是希望越个性化越好,如果说无法尽可能地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也要从厂商自身能力上寻找突破,一言以蔽之――“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

平台化尽管在方向上赢得了业界的认可,但真正实现用户的自主化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小企业在管理理念、实践和IT技术上的弱势,不可避免地存在自主操作带来的风险性。SAP中小业务部北方区经理刘古权的观点是,企业在最初上ERP时,仍是要以引导为主,在实践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将自交给企业。部分厂商明确表示:ERP平台的自主性不是“自助型”,供应商仍该有专业的顾问团队提供服务。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技术创新依然是最大限度发挥平台化优势的关键所在,要让用户“远离”技术黑洞,供应商必须在平台的技术创新上下足工夫。

诚然,个性化是厂商的定位问题。虽然自主化的定位赢得了为数不少的支持,但如何平衡引导性和适应性的关系,如何规避自主化过程中的风险,仍有待在实践中给出答案。

研究机构则认为,如何设计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是摆在厂商面前最大的问题。各平台厂商在推出平台之初,都不谋而合地提出了“联盟”的市场战略,但渠道的认可又成了最大的障碍,他们有“将产品架构在其他人的平台之上,未来将受制于人”的顾虑。某因联盟而失败的供应商得出的教训是,管理软件平台在推广过程中,一定要加入商业化,不然很难有长远的发展。目前,部分主流厂商的推广模式是将平台提供给行业合作伙伴,与行业软件开发供应商形成联盟。在平台上实现通用性的特点,个性化的东西交付给合作伙伴实现。

作为平台主要优势之一的集成依然只是体现在围绕一个平台产品的联盟之上,各家管理软件厂商推出的平台产品仍是基于自己的技术架构,没有形成统一的接口,传递到用户的集成也只能是有局限性的集成。唯恐受制于人的想法和习惯性的跟风使得平台化很有可能重蹈当年ERP厂商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覆辙。业内人士称,2005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让人“喜忧参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软件企业居高不下的成本,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管理软件产品在开发和生产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标准参照,所有产品的品质都是生产出来之后靠抽检的方式确保。该人士认为,以技术含量作为主要衡量参数的管理软件平台,在标准和规范上仍有很大的可作为性,由此也有利于引导一部分后来者参与产业链的其他环节。

应该看到,从平台化到国际化,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在平台化浪潮中,国内厂商抢得了与国外巨头同处一条起跑线的机遇,这在给中国软件产业注入强心剂的同时,也再次将利益协调、产业链细分、市场教育、企业与产业发展如何平衡等问题提上了日程。

上一篇:移动、安全、融合构成移动边缘 下一篇:移动容灾策略选择分析容灾在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