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

时间:2022-10-14 11:23:35

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

摘要:混凝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然而,许多混凝土结构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更危及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结构的耐久性。因此,裂缝问题倍受人们关注。然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大量工程实践以及近代科学关于混凝土强度的细观研究都表明结构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材料的一种特性。因此,科学地对待裂缝问题是在对裂缝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裂缝的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原因方法

一、 是什么原因是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纹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水泥

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水泥石的强度及其与骨料表面的粘结强度。混凝土的收缩也有很大部分来来源于水泥石的收缩,水泥石的结构是由未水化的水泥颗粒、水化产物及孔隙组成。水化产物晶体共生交错,形成结晶网络结构,在水泥石中起重要的骨架作用,相互接触而发展了水泥石的强度。但其中内部的孔隙会影响水泥石强度的发展。由于水泥石的孔结构由水泥细度与颗粒组成决定,所以水泥颗粒越细,其水化、凝结硬化速度越快,水化也越充分,有利于其早期和后期强度的提高。

(二)骨料

水泥石与骨料的粘结力与骨料的表面情况有关,骨料的表面粗糙,则与水泥石粘结力较大,故在原材料及坍落度相同的情况下,用碎石比用卵石强度来的高。增大骨料粒径,可以减少用水量,而使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随之减少。同时骨料本身的强度一般比水泥石强度高(轻骨料除外),所以不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但若骨料经风化等作用而强度降低时,则用其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也降低。在实际施工中考虑到泵送混凝土的要求,规范对骨料的粒径和级配都做出了限制。现在一般商品混凝土的砂率在40%以上,比普通混凝土的用砂量高,石子粒径5-25mm,比普通混凝土的石子粒径要小。由于细骨料的增多,减弱了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能力,增大了裂缝产生的机会。

(三)水灰比、坍落度

水灰比是混凝土进行拌和时候的一个敏感指标。这个指标对混凝土的各项影响最大。

在采用同一种水泥(品种和标号相同)时,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毛细管孔隙率或胶空比,这些参数都难于测定,但是充分密实的混凝土在任何水化程度下毛细管孔隙率可由水灰比所确定。在水泥标号相同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水泥石强度越高,与骨料的粘结力也越大,混凝土的强度也越高。同时为考虑对混凝土和易性、水泥用量等方面的要求,水灰比又不易太小,否则将影响强度的发展。当混凝土承受干燥作用时,首先是大空隙及粗毛细孔中的自由水分因物理力学结合遭到破坏而蒸发,这种失水不引起收缩。环境的干燥作用使得细空中的水产生毛细水压力,水泥石承受这种压力后产生压缩变形而收缩,即“毛细收缩”,使混凝土收缩变形的一部分。待毛细水蒸发后,开始进一步蒸发物理―化学结合的吸附水,首先蒸发引起显著的水泥石压缩,产生“吸附收缩”,是收缩变形的主要部分。

(四)外加剂、外掺料

在混凝土中加入各种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获得一些必要的特性。目前商品混凝土中应用的外加剂种类繁多,主要有:加气剂、塑化剂、高效减水剂、矿物质掺料等。

掺加加气剂对混凝土有两种作用:从成分方面有增加收缩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含水量,又减少收缩的作用。二者共同作用对收缩几乎不产生明显影响。

在混凝土中掺加各种塑化剂,高效减水剂可以在保证其他组分用量不变的前提和保持良好的工作性条件下,大幅度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一方面可提高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收缩。但过量的掺加塑化剂和减水剂又会显著增加收缩。

二、 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因此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一)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二)灌浆、嵌缝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三)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四)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五)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防护方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用钢筋、混凝土的长期防腐,既可用于已裂结构也可用于新建结构。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上一篇:浅谈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下一篇:浅谈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