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

时间:2022-10-14 11:18:59

浅析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分析了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国家要在金融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体系;强化财产控制、健全财产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意识。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困境;解决思路

一、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

中小型企业在经济体系中是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其特点是规模较小、经营灵活;生产周转较快,成本低;同时也因其实力不强,中小企业的发展常会受到社会及法律制度的制约。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当前很多中小型企业片面追求销量及市场占有率,对财务管理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非常滞后,且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光短浅,思想僵化,很大程度上受经营者个人的影响,企业的管理通常仅仅是对生产经营的管理,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困境

1、融资困难,资金不足

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但是融资困难、资金紧张依然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也是中小型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经营机制等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意愿不相符合,主要原因如下:我国中小型企业一般信用等级较低、经营规模有限、实力不强、财务信息没有大型企业那么透明,且经营业绩忽高忽低,不稳定,银行不愿意承担较高的贷款风险,不愿贷款给中小型企业;另外,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需求频率较高,金额较小,且时间紧迫,难以适应银行繁冗的贷款程序,通常是贷款手续尚未办妥,商机已不复存在。

2、财务控制薄弱,监管力度差

中小型企业的主体是民营企业,通常是一人或者少数几人控制企业的管理与经营,管理决策等主观随意性强。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往往出现职权混乱、行事越权,且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稽核制度、财务清查制度及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这都是造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混乱、控制薄弱、监管力度较差的重要因素。

3、会计核算基础薄弱、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不全、财务人员配备不齐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有的中小企业根本就没有会计部门,所有核算由会计师事务所;有的中小企业由老板家人任出纳,聘请兼职会计做账;有的中小型企业虽然设置有会计部门,但是没有财务管理部门。且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很多不是财务专业,没有受过系统的财务管理教育,甚至是无证上岗。这些情况都说明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在中小企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薄弱、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4、风险意识差,抗风险能力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企业的利益都有其不确定性,都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即都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中小型企业实力不强,规模较小,通常将精力放在近期的盈利上,不会过多考虑企业的长久发展,也没有长期投资意愿,只想尽快收回投资,因此较小的市场风险就可能造成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抗风险能力非常差。加上中小型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财务信息得不到全面的分析,财务预警跟不上企业管理需要,企业难以抗击经营风险。

三、解决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困境的思路

1、国家要在金融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体系

国家在金融政策上要给中小型企业以倾斜,应建立并逐步完善有利于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为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困境,国家应该重视:一是适当降低中小型企业的贷款风险及交易成本。可制定适合中小型企业贷款流程的信贷制度,实施对中小企业发展创新有利的金融法律法规,同时适当关注抵押法律法规以降低信贷风险。二是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对专业贷款进行技术革新,促进金融机构低成本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适当降低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要求。国家应该给专门服务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及培训支持。三是在各级城市建立专门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部门,转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与扶持,这些部门可给中小企业的信贷提供担保。四是创建中小型企业的信贷担保基金,缓冲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鼓励金融机构综合利用各种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可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转账、贴现、承兑等服务。五是国家要出台一种有利于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的税收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流向中小企业。

2、强化财产控制、健全财产管理制度

首先,中小企业要加强企业的资金监管,尤其是现金监管,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最佳现金持有数额,加强财务报销等支出的明细化管理,并与预算管理相互结合。其次,中小企业要建立一套财产物资管控制度,在物资的流转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维护企业财产安全。再次,中小企业要对企业的资产定期盘点,防止资产流失。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定完善的收款制度,防止呆账产生。最后,企业财产的记录管理要由不同人员完成,二者相互制约。

3、加强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中小型企业要完善企业的会计机构,配备齐全的会计人员,加强企业会计核算。企业要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会计记录与核算非常关键。要实施岗位责任制,在会计人员之间进行相互制约、相互分离。对企业的同一项经济业务,要通过复式记账法进行登记,以防止记录核算有重复或者遗漏等。企业还要加强会计基础核算,不断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为适应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中小企业要不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国家的财经法规不断更新变化,财务人员要不断学习最新的财经法规制度,尤其对税收、金融等相关方面要重视。会计人员在每年的继续教育中要根据自身不足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

4、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意识

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旦收到预警信号,经营者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及财务状况,从容应对,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及投资者的经济损失。在日常财务管理中,要有风险意识,能科学预测到经济环境变化会给企业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同时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状况,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中小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在其财务管理中还存在很多困境与不足,国家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扶持,企业也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提高风险意识等,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东.试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5(7).

[2] 谭健明.浅谈加强中小企业财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5).

[3] 李锐华.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外资(下半月),2009(10).

[4] 陈霞.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建设[J].财经界,2015(3).

【作者简介】

李小闵(1990.05-)女,河南安阳人,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在读.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流通阅览部的管理创新探析 下一篇:浅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