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图案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简析

时间:2022-10-14 10:33:06

传统艺术图案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简析

摘 要:现阶段,伴随着各地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发展,城市建筑项目不断增多,由此人们对建筑设计提出个更高的要求。本文笔者就近年来现代建筑设计中关于传统艺术图案的应用进行了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艺术图案;现代建筑;体现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传统艺术图案以符号,造型等方式来捕捉美感, 捕捉与表达意象, 表达意象与企图,进而达到沟通与说服的一种活动。它可以给你无边界的幻想无拘束的探索。选择图案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美学判断的审美过程, 还有在图案的排列和运用上, 能体现一个创作者对图案的理解和修养。图案是一种语言,它具有感情,能让人产生联想, 它们是可以是情感的宣泄,理想的寄托, 有情调的氛围, 图案题材之广泛, 内涵之丰富, 形式之多样, 流传之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伽利略曾这样描述几何图形语言的地位, 他说: “宇宙是一直对我们的目光开放着的, 但是我们如果不首先学懂它的语言, 并学会解释用来写成它的那些符号, 就不能够了解它。它的符号是几何图形, 离开这些图形, 人类不可能了解这语言的一个单词; 没有这些图形, 人们就是在黑暗的迷宫里游荡。”

一、图案的概念

人类的意识过程, 是一个将世界图像化的过程。思维无非是对图形的一种挑选、 组合、转换、 再生的操作过程。因此可以说, 人是用图形来思维的, 图形是思维的主体。图案设计, 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各种图形的位置、 比例、 相互关系的筹划, 无疑, 这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也是一个开始于创作者, 延续到观众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 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图案。图案艺术除具有一般设计艺术规律(如装饰美、 秩序美等) 之外, 还有独特的艺术规律。 图案 “顾名思义” 即: 图形的设计方案。 图案教育家陈之佛先生 1928 年提出: 图案是构想图。它不仅是平面的, 也是立体的;是创造性的计划, 也是设计实现的阶段。一般而言, 我们可以把非再现性的图形表现, 都称作图案, 包括几何图形、 视觉艺术、 装饰艺术等图案。图案是实用和装饰相结合的一种美术形式,它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进行整理、加工、 变化, 使它更完美, 更适合实际应用。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图案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仅能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 而且还能在实际应用中创造美, 得到美的享受。

二、 传统艺术图案的美感

(1)对比和调和美。特定的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着对比关系, 并且在对比中体现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而调和则是把一些看起来不够协调的事物, 甚至是存在着对立关系的事物进行人为的有目的的组合, 使之达到协调。例如在中国过年的时候, 很喜欢贴一些图案, 希望能给自己带来福气,在这些图案当中就有两个童子,一男一女对称的贴在墙上, 这样的图案不仅能体现对称美, 而且是一种和谐的调和。调和是一种理性的搭配, 如何理性搭配则是一门学问,它需要的是艺术和技巧。

(2)节奏和韵律美。节奏和韵律虽属音乐范畴, 但在艺术图案中也可以运用。节奏是对音乐规律的重复的表现,因此节奏的核心是重复的表现, 那么在艺术图案的运用中, 也可以借助重复而体现节奏感。韵律则是在节奏的基础上的概括, 它赋予节奏丰富的变换。在中国传统艺术图案的设计中, 历来比较重视节奏和韵律的使用, 至于如何使用则也同样需要技巧。

(3)对称美。对称是以某条轴为中心,两边的事物能完全吻合,这种吻合不仅是表面上的重合,它要求无论在外观,还是在内在的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对应关系。咱们国家的人们普遍喜欢对称的东西,如在古代的建筑当中,石狮子的摆放是两边各放一个,屋檐上面也是两边对称的尖角。中国传统图案所具有的对称美也可以应用与现代建筑。

(4)多样性和整体性。图案的作用就是让它所依附的事物所表达的意义丰满起来,而要体现这种作用,就离不开图案元素的多样性。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图案中,所可表现的元素相当多,有鱼、龙、菩萨、童子、汉字等等。在这里,作为各种元素的表现方式,设计技巧, 色彩运用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仅仅有元素变化的多样性是不够的,它会使图案因过于杂乱而失去本真意义,因此在注意多样性的同时, 必须确立中心主题意思, 讲求多样性下的整体性, 只有保持变化和主题的和谐, 讲求多样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才能真正赋予图案真实的意义和生命。例如, 鱼跃龙门的图案, 鱼和龙门都是中国的传统元素,在图案的表现中, 既要讲求多元素的组合,又要保持主题思想的统领,这才形成鱼跃龙门在整体上所蕴含的鱼越过龙门能成龙意义的完美表达。

三、 传统艺术图案的寓意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艺术图案的美感表达是离不开形式的,但如果仅只是注意形式的运用,则会略显单薄,因此在取形的同时赋予其寓意, 才能使之富有生机和灵动。

(1)借图案的谐音寄托情感。在中国的文字文化中, 运用最多的就是借助图案表达的谐音文化。对此, 那些在移动营业厅门口经常高价叫卖一些诸如“888”“ 666” 之类的靓号, 就是一种代表, 而之所以称为靓号, 并且产生非凡的价值, 就是因为在数字 “8” 或 “6” 的组合上分别构成了能代表 “发财” 的 “发” 和“顺利” 的 “顺( 溜)”的谐音文化。而事实上, 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中也有较多运用谐音技巧的先例, 例如有些建筑设计成了 “蝙蝠” 的形状, 就是因为 “蝙蝠”和 “遍福” 谐音, 寓意了建筑遍地是福的意思。还有的建筑设计成 “鱼” 的图案,而 “鱼” 和 “余” 谐音, 表达了年年有余的寄托,同样,一些建筑喜欢点缀一些“蝴蝶” 或者 “獾” 和 “喜鹊” 的组合, 也正因为它们和 “福叠”“ 欢天喜地” 谐音, 寄托了人们福上加福、 天天开心的愿望。

(2)借图案的形状含义寄托情感。在现实的生活中, 人们常常会借助一些事物去表达情感。同样,在传统图案里人们也会借助不同的艺术造型表达不同的思想, 例如佛教的吉祥八宝, 法螺就代表妙音吉祥; 宝伞代表张弛自如、保护众生; 宝瓶代表福智圆满不漏; 莲花代表圣洁、出污泥而不染, 宣示生命之本; 盘长 (吉祥结) 代表回环贯通、 连绵不绝, 寓意消灾避祸。而在某些带有艺术风格的建筑物设计中, 就有部分运用了 “盘长” 的造型,以线条的交汇融合来反映回环贯通和连绵不绝, 寄托人们消灾避祸的心愿。

(3)借图案的变形寄托情感。中国传统的艺术图案毕竟有限, 如果只是单纯的反复运用某几个图案去表达些什么,不免有陈旧雷同之感,因此必要的图案艺术变形是表达不同意思和思想的重要手段。而图案变形一旦用之于建筑艺术设计,不仅能反映传统文化的继承, 而且也能体现建筑艺术设计的时代特色,提升建筑物风格的文化品位。诸如现在不少建筑物内部和外部所喜欢运用的 “福” 字, 大部分都是运用变形的手法和电脑设计的技巧,在保留传统汉字部分形体笔画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的艺术构思, 从而塑造了一个个崭新的栩栩如生的 “福” 字的造型。

(4)借图案的多种意义综合运用去寄托情感。毫无疑问, 作为传统艺术图案, 除了在形状、 谐音和变形诸方面的个性展现外,其更多的内涵蕴藏和意义表达还需要依靠多层要素的综合作用。因此, 多图案多意义的综合表达则成了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所必不可少的运用。例如, 现代建筑中很多地方使用了“龙” 的图案, 而每一个龙的形象都反映了不同的文化构思和不同图案多重意义的综合效应, 可以说是一种立足传统和接驳现代的综合意义表达和艺术创新。

四、 总结

中国的传统艺术图案可谓是极其丰富, 并且这些图案自身也具备着对称性、 调和性、 对立统一性和多样性、 整体性等多方面的特点,体现着各自的美感。因此, 在建筑艺术设计中注重对传统艺术图案的运用,不仅能丰厚建筑的文化内涵, 而且能明显增强建筑的特色和艺术感染力, 并适应文化时代艺术发展的规律和人们对文化精神需求的满足。

参考文献:

[1]蔡克.呼唤精品建筑: 深圳文化中心工程设计有感.建筑创作, 2006 (10 ) :10-11,

[2]李威.千年溯源,建筑体现: 世界客属文化中心设计.建筑创作, 2006 (1 ) :102-109

[3]王传龙.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重庆: 重庆大学, 2009.

上一篇:船舶制造相关工艺的应力与变形问题研究 下一篇:刍议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