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议论,不如辩论

时间:2022-10-14 10:06:14

与其议论,不如辩论

我们在议论文中分析一个事例的时候往往有两个弊病:一个是举例是真分析是假,材料横陈,然后脱离材料,自顾自议论,洋洋洒洒一篇“演讲文字稿”;一个是有举例有分析没角度,一条路走到黑,几段嗦的议论都是一个角度,凑不满篇幅,就再举例。打个比方就是,就是要么没切入篮下,在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乱投篮,要么切入篮下的角度和线路单一,总在对手意料之中。

议论不出来,是我们积累的新鲜材料太少吗?是我们积累的有议论价值的材料太少吗?未必。素材就像食材,要敢于下刀,切口越多越细越入味,值得提出的问题也就越多,而议论文如果不能从具体材料中发掘并提出问题,又如何分析问题,更别说解决问题了。而现在的议论文习作之所以泛泛而谈、无病,一大半都是因为在议论本就不是问题的问题,真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啊。

议论不好,是找不到切口,找不到问题吗?与其这么认为,不如说是找不到分析的动力。试问人在什么时候会努力去找切口找角度找问题分析?往往是在和别人辩论,在为自己辩护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一个人在写议论文的时候缺乏假想敌,太过“与世无争”。

所以,笔者认为,与其让议论文成为一个人的演讲,不如让议论文成为一个人的辩论

请在自己的大脑中开一场无声的辩论吧,你可以模拟扮演正方和反方的众多辩手围绕主题分层交错辩论,然后再充当为本次辩论做补论的评委来总结全文,使得结论合情合理,辩证地吸取正方和反方议论中的精华。

既然是一场辩论赛,最基本的角度基本不用找,那就是正方和反方(或者从左翼和右翼的角度来划分也可,由于概念复杂,在这里不做赘述),但是正方之于反方不应简单地和赞成方之于反对方对号入座,而应该作为共性、本位、单向等之于个性、换位、逆向等来定位。而由于双方辩手不止一个,分工不同,所以从正方和反方这两个基本立场又可以分解出更具体更有侧重的小切口小角度,将议论引向细化深入。

下面就以对一则老材料的辩论来初步说明上面的理念。材料如下:

①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②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斯基请来。③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④年迈的茹科夫斯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⑤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⑥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

如何能让这则素材在各个命题的议论文中能被更多的主题使用并充分利用呢?那就要多角度切入材料的字里行间分析,然后提炼出多个话题,而这些话题一旦和某篇作文的标题相吻合,就扶正成了主题。所以分析出的话题越多越深刻,这段材料就越容易被主题有效吸纳。对于开发这则材料,笔者建议的议论路线是:

分别从正方(肯定果戈理)和反方(批判果戈理)两个角度出发,从材料每一句中搜寻细节,形成标签,以一个细节或相互联系的几个细节作为论据,得出具体的论证和论点。再从这些论据、论证、论点中提炼出话题。

在这里,笔者要提醒一句,作为举例使用的材料不等于就是论据,材料中能证明你观点的细节才是论据,因为一则材料,既可以证明正方有理,也可以证明反方有理,就看切口在哪,切在哪对自己有利。基本标签如下:

①作品、发表、别人、意见、习惯;②剧本、最、有名、诗人;③午饭、朗读、新作;④年迈、睡午觉、习惯、听着听着;⑤瞌睡是最好的批评;⑥火。

接下来就是一段利用这些论据分角度分话题展开的模拟辩论,按照辩论赛的特点应该是自由辩论环节(解释“模拟辨论”):

一、关于意见

正方一辩:作品发表就是给别人看的,尊重作品和尊重别人的意见是辩证统一的,虚心聆听的习惯是完善自我的表现。诗歌和剧本都是文学范畴,有互补相通之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品在发表普及前需要客观又经典的意见,所以要找就找“别人之最”――别人中的名人。因为最有名往往要么是得到社会认可度很高,要么是其观点可以影响社会舆论。提意见的别人和别人提的意见一样重要。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提意见的别人和别人提的意见当然同样重要,但果戈理找的别人未必得其人,剧本给诗人看、给名人看,不如给剧作家看,给老百姓看。剧作家的评价具有比诗人更专业的眼光,给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看可见更普遍的社会舆论,毕竟这部作品的质量业内人士最清楚,发表后的销量靠的则是广大非专业却感兴趣的读者,这方面可以借鉴白居易的那些连老奶奶都能朗朗上口的诗作。而特意找一个不专业的名人提意见,动机值得怀疑,就像现在许多书为了畅销都会在封面的前后印上一排名人推荐这本书的所谓“意见”,用名人效应带动销量。这种所谓的“虚心求教”真是“用心良苦”啊。

二、关于午饭

正方二辩:请提意见的人到家里吃午饭,表现出了果戈理的诚意和对提意见人的重视。重视你的意见从重视你开始。外国人请人到家里吃饭和中国人请人出去吃大餐一样,都是表达一种诚意和亲近。应该先表示诚意再请对方提意见。

反方二辩:先吃饭再听意见是本末倒置,应该先请茹科夫斯基来给作品提意见,然后再请他吃饭表示感谢也不迟,这样也就不会发生与茹科夫斯基饭后午睡的习惯冲突的尴尬了。饭后血液在胃中,大脑供血不足,当然犯困,这个习惯是普遍的本能。

三、关于习惯

正方三辩:照顾年迈的诗人,为他朗读自己的作品而不是让诗人费力去看,是懂得换位思考的表现,而剧本以台词对白为主要表达特色,也必须朗读才能出效果。

反方三辩:给茹科夫斯基朗读新作的所谓换位思考未必合理。剧本中的台词固然需要读出来才有效果,但是新作不给别人看一遍熟悉一下就读显得十分突兀,未必能让读者一下子领受其中的内涵。另外,剧本中角色不止一个,要感受其中的优劣,重在参与,最好是让茹科夫斯基熟悉剧本后和果戈理分角色朗读,这样可以让茹科夫斯基身临其境,更不至于睡着了。

正方三辩:考虑到诗人年迈而亲自朗读给他听、等茹科夫斯基睁开眼睛醒来而不中途叫醒,是尊重别人的习惯,换位思考的表现,可见其风度。就像“三顾茅庐”时的刘备站着等孔明睡午觉醒来一样虔诚。

反方三辩:等茹科夫斯基睁开眼睛,只是因尴尬而强颜,故作姿态罢了。应该先了解并协调好自己和对方的习惯,而果戈理恰恰没有征询对方对午饭后朗读的意见就开始。这不是尊重对方的习惯,而是让双方都尴尬。

四、关于批评

正方四辩:把别人的瞌睡当作对自己作品最好的批评而不是抱怨别人无视自己的作品,说明果戈理善于主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敢于否定自我。“听着听着”说明茹科夫斯基试图听但是终究没被剧本吸引。果戈理被誉为“俄国散文之父”而不是“俄国戏剧之父”,剧本写差了也情有可原、合情合理。

反方四辩:瞌睡真的是最好的批评吗?瞌睡可能不是一种批评,对牛弹琴,未必是琴弹得不好;瞌睡可能是一种批评,但未必是最好的批评,至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批评,什么也没指出,到底是瞌睡影响了判断,还是作品真的一无是处?不给句明白话就会误导作者。

正方四辩:一吃完饭就朗读说明作者敢于表达自己,是充满自信的表现。将瞌睡视为对自己的作品最好的批评并将失败的作品投入火中,是敢于直面失败,敢于重新开始的表现。有的作品是可以修改的,但是一部连茹科夫斯基(好坏是文学家)听着都能睡着的作品,说明失败得相当彻底,甚至还没涉及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作品选材本身就不吸引人,与其勉为其难地继续修改,不如吸取教训重新开始。而万事开头难,所以选择重新开始,更加难能可贵。

反方四辩:“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的上文是“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下文是“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果戈理将这句话视为对自己的否定,并不意味着对方也这么认为。一个“而”,一个“火”,一个“你的瞌睡”足以刺激茹科夫斯基的神经,误认为这不是作者否定自我,而是作者对打瞌睡的评论者的反语、讽刺、泄愤。何况果戈理是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这就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他的风格。“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是本材料中的名句,离开材料承载着一段佳话,但是如果联系材料语境却是一句引人误解的疯话。“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是不要变成“语不雷人死不休”的好。

渴求完美、苛求完美可以理解,但不能允许一部别人认为或自己以为的失败作品存在,欲除之而后快,就太输不起了。那果戈理在作品发表前先听别人意见的习惯是谦虚还是虚弱就值得商榷了。既然是承认失败的作品,为什么不能轻轻放下?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母亲都被灭了口,成功从哪里诞生?所以要尊重每一次失败,一部成功的作品未必是第一部作品,一部发表的作品背后未必没有未发表的作品在垫脚,厚积失败才能薄发成功。

作品就如自己的孩子,既不能包庇他,但也不能妄自菲薄,不要抢在评论者之前把瞌睡定论为一种批评,这恰恰有违自己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应该打破沙锅问到底,问清楚茹科夫斯基本人对作品的褒贬看法,或让他带回去好好读完再给出书面的深刻评价,要求茹科夫斯基当场评价本就强人所难,评价一个剧本远没有评价一篇作文那么简单,就算不睡,一时也很难像作品的“父母”那样了解这个孩子。而就算听取了茹科夫斯基的看法也应该再找其他读者评价一下,用审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心血,也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负责。见过根据自己的臆断(还不是别人的)就把孩子往火坑里推的父母吗?

从以上的这段模拟自由辩论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也迸发出了一系列话题,可以为许多作文命题所用,如:

他人评价和自我认知、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习惯、反省、直面失败、善待作品、等待、批评、学会聆听、读、完善自我、追求完美、谦虚与自卑、最、宽容、换位思考、否定自我、重新开始……

当然,在将材料运用于作文中时,材料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做有侧重的叙述,不能毫无侧重、千遍一律地抄写原文。如这篇作文是以“批评”为主题的,那么,这段材料中的“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一句就可以提前,之前的那些情节和细节可以穿插在下面的论述中,娓娓道来。

总之,与其不痛不痒地议论,不如痛痛快快地辩论,从正方和反方立场花开两枝,再围绕其中更细切口处的标签深入辩论是一种给力的议论方式,当然也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以上是笔者的心得,谨做引玉前的抛砖。

(作者:蒋涛,苏州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经典小说赏读两则 下一篇:以探究性实验为载体还原实验教学的物理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