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中的难点与解决措施

时间:2022-10-14 09:08:50

浅析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中的难点与解决措施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教学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能,让学生感知运动乐趣,在运动的过程中提高自信心的教育责任。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理解能力差,在领会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上存在难度;学生的心理压力大,自卑心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学生先天运动基础参差不齐,对教学内容的分配及组织带来难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积极的探索各种解决方法。

【关键词】特殊教育;聋哑学生;体育教学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近些年,国家一直关注教育体制的改革,着力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改革的实行,提高了我国的教育水平,促进了教育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聋哑学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水平的高低是也体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就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中的难点与解决措施做出一些探讨。

1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中的难点

1.1学生理解能力差,在领会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上存在难度

聋哑学生因为具有一定的听力障碍,虽然有的学生借助于助听器或人工耳窝辅助听力,但其听取声音的效果还是和正常人存在着差异。虽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会用手语加动作向学生传递讲授内容的信息,但有的学生由于入学时间短,从小也没有得到过手语方面系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手语及动作也不能完全理解。体育教学中涉及到的动作要点比较多,还有就是学生由于听力的缺陷,影响他们的口语,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上存在困难,这就让教师也很难了解他们对自己讲解的内容到底掌握了多少,这种在沟通上存在的困难,很容易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或者是达不到运动的效果,不能实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

1.2学生的心理压力大,自卑心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般情况,由于聋哑学生自身的残疾,如果家庭教育再跟不上,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于很多事物都缺乏自信心,不敢去尝试,缺少主动性。体育教学就是一个让学生活动的课程,让学生感知体育运动带给大家的乐趣,但是,体育教学内容不仅有简单跑步运动,还有其他的一些含技术要领的动作,例如,跳马、后滚翻,还有篮球中的投篮动作,还有一些武术动作等等。这些动作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亲自做才能掌握动作要领,可是有的学生胆子就很小,不敢做,也不想做,克服不了自己的心理压力,无论教师怎样做工作,都不想去尝试。这就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1.3学生先天运动基础参差不齐,对教学内容的分配及组织带来难度

特殊教育的班级组成是十分复杂的,不但班级内的人数较少,而且一个班内学生的素质也不尽相同,甚至年龄都有很大的差距。聋哑学生的素质的不同,不仅体现在听力障碍的损伤程度不同,还有口语表达能力不同,更重要的是智力发展水平不同,这些对教学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因素的存在,也对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挑战。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结合上下肢的训练,结合趣味性与实用性,遵照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但传统教学中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在一个班级内只分为男生与女生有运动差别。但聋哑学生的体育教学不但要注意男女生差别,更要注意先天运动基础不同为教学带来的难题。

2克服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中的难点的对策

2.1如何克服学生理解能力差

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这个难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克服:首先,教师对动作要领讲解在有耐心。聋哑学生和身体健康的学生相比,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是一定的,教师一定要讲解时细心加耐心,由于聋哑学生的词汇量较少,教师讲解的语言要尽量口语话,并将动作要领分解,越详细越好。其次,教师要多进行示范动作。聋哑学生的听力存在障碍,但眼睛可以看得见,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的这个特点,应该多用动作示范来讲解,这样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动作的要领,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了。最后,让学生进行动作的示范,建立反馈机制。教师在讲解完动作后,可以让几位学生进行示范,学生在示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帮助教师判断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误区,示范动作学生的问题也代表其他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讲解更有针对性,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改正也就容易了很多。

2.2通过体育运动项目的锻炼,提升学生自信心

体育运动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与发展能力,体会体育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信念,建立一种“我能行”的信念。这对特殊教育中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体育动作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建立自信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让其在反复练习提高的过程中,变得坚强起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的走过来,必定让学生学会什么是坚持,让学生懂得持之以恒的可贵。体育运动项目中还有许多是集体项目,这些活动项目的开展,让这些身体上的残伤的孩子感受以集体力量的巨大,让他们的团队意识在活动中培养与建立起来,体现一个集体强大的凝聚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一定要对运动要领进行指导,让学生少走弯路。对开体育课上开展的体育活动要适应聋哑学生的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教师要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纠正。教师要注重在活动中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2.3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让每一位学生感受体育的乐趣

由于聋生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给教学组织上带给了一定难度。同一个班里的同学有的智力好,有的智力差,甚至还有极少数聋童智力较差,选择内容时应注重动作的难易程度,聪明的同学要求加大动作的难度完成任务,智力差的同学则象征性地完成动作,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学到相应的体育知识。例如,在投篮教学中,对于聪明的学生采用三步上篮的教学内容,对智力差的同学采用定点投篮的教学内容,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技能,增长知识,锻炼了体魄。教学内容的搭配要灵活多样,科学合理。且学生年龄差距大,运动量的分配要适合学生特点。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赋予了学校体育新的历史使命,为学校体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特殊教育中聋哑学生的体育教育更是承载了培养学生意志,开阔学生视野的任务。在教学存在困难是在所难免,作为特殊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定信心,用自己全部的爱心投入到特殊群体的教育事业上。

参考文献:

[1] 李友亭.抓管理,着力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国教育学研[J].2012(5)

[2] 宁周红 王 琪. 论身体教育中的体育.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J].2012(4)

[3] 杨娟.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与教育教学[J].2012(3)

上一篇:高职院校财经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 下一篇:浅析初中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